當年事漸長時,口腔組織也會產生變化,如黏膜的彈性變差、唾液稍微減少(明顯減少是服用藥物的副作用,如降血壓藥物)。最顯著的變化應該是牙齒。蛀牙、牙周病或外傷都會影響口腔,因此修補缺損的牙齒及口腔組織,是治療口腔疾病極為重要的一環,也是口腔保健的第一步。

固定義齒

口腔內軟、硬組織的修補,就是做假牙或義齒。在牙科部門,修補義齒通常由補綴專科負責,或稱為贗復科。義齒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固定義齒。由牙醫師置放於病患口內後,病患無法自行取下,因此清潔方式同自然齒列,需用牙刷或牙線清洗。

◆ 牙冠

固定義齒包含牙冠與牙橋。若牙齒本身齒質破壞嚴重,只靠補牙復形已無法恢復牙齒形態,就要做牙冠,即俗稱的牙套(圖1)。抽過神經的後牙,通常齒質破壞較多,必須以牙冠恢復形態與功能;至於抽過神經的前牙,不一定需要牙冠,但需考慮牙齒變色的美觀問題。

◆ 牙橋

若牙齒缺損過大、無法保留,只能進行拔除。此時缺牙區兩側的牙齒,可作為支柱牙,進行牙橋製作(圖2、圖3)。若接鄰的兩顆牙都缺損,仍可以鄰近之支柱牙作牙橋;若連續接鄰三顆牙缺損,尤其是後牙區,則最好考慮改用活動義齒或口腔植體。牙橋的支柱牙皆需磨製,不想磨製支柱牙的病患,也可以選擇在缺牙區作口腔植體,修復缺牙區即可。必須注意的是,牙齒若有缺損,最好在半年內予以修復,否則可能對咬牙會長長、鄰牙會傾倒。

◆ 固定義齒材料種類多

牙冠依製作的材料可分為金屬冠、金冠、金屬瓷冠及全瓷冠(圖4)。一般而言,後牙以金屬冠或金冠製作最耐用,基於美觀考量,前牙多以金屬瓷冠及全瓷冠製作。金屬冠與瓷冠各有優缺點。金屬牙冠耐磨,而且硬度接近齒質,但不美觀。瓷冠較美觀,但硬度過高且易碎,恢復牙齒形態所需的厚度空間較大,又不耐撕裂力,對咬自然牙易受磨損或瓷面易破裂缺損,一旦破裂就必須重做。由於材料進步,瓷冠的透明度增加,用以製作前牙已幾可亂真,加上瓷材硬度也有很大的改進,因此也有病患要求用於後牙的咬合面。但瓷冠恢復牙齒形態所需的厚度空間大,需犧牲的齒質也較多,故以抽過牙神經的牙齒較適合。此外,若牙齒的牙冠過短,也不適合做瓷冠。

活動義齒

第二類義齒為活動義齒,病患可以自行取下清潔。此類義齒包括用於全口無牙(圖5)的全口活動義齒(圖6)、用於局部缺牙的局部活動義齒兩種(圖4。採用局部活動義齒時,由於口腔中還留有自然牙齒,設計上常會以之作為支撐及留置,僅加以些許磨製以提供放置鉤靠及牙鉤所需的空間,穩定性較全口活動義齒為佳。但牙鉤易黏附食物,所以每餐飯後一定要取下清潔,否則容易形成支柱牙蛀牙及牙周病。有些人以為放置牙鉤會鉤壞鄰牙,事實上是因食物堆積而造成支柱牙齒蛀牙及牙周病。

◆ 全口活動假牙穩定性較差

採用全口活動義齒時,由於口腔中沒有牙齒,因此穩定性比局部活動義齒差。此外,下顎的全口活動義齒因覆蓋面積小,咀嚼時又有舌頭在活動,所以穩定性及留置性也比上顎差很多。約有80%的全口牙病患可以良好使用全口活動義齒,但有少數病患因口腔肌肉、組織的協調性較差,無法良好使用,只能藉助口腔植體來穩定假牙,尤其是下顎。目前全口無牙的標準治療方式為:在下顎兩側犬齒區各種一顆口腔植體,協助全口活動義齒的穩定性,並增強義齒使用的效率。

◆ 覆蓋性活動義齒

還有一種覆蓋性義齒,以全口活動或局部活動義齒覆蓋部分抽過牙髓神經的健康牙根,此種覆蓋的牙根一方面可協助支撐活動義齒,一方面可減少齒槽骨的吸收或變薄。但是齒槽骨太過隆凸的患者,就不適合採用覆蓋性活動義齒。

口腔植體

以往對於牙齒缺損,只能以局部活動義齒進行治療。目前則因口腔植體的成功率達80%以上,對於沒有經濟壓力的患者,口腔植體逐漸成為標準的選擇(圖7)。一般而言,上顎的骨質較疏鬆,所需的植體數目較下顎為多,等待骨整合的時間也較長。固定義齒所需的口腔植體數目也較活動義齒為多,上顎需6~8顆,下顎則需4~6顆。至於活動義齒,若口腔黏膜覆蓋較多,壓力分散承擔,則口腔植體的數目可減少;但吃東西較無口感,口感是味覺的一部分,因此戴活動義齒的病患(尤其是老年人),通常味覺較差。

如何正確使用義齒?

為使義齒減少不必要的耗損,應了解正確使用義齒的方式。不論固定或活動義齒,皆需減少使用前牙切咬食物的習慣。尤其採用瓷冠的固定義齒,最怕撕裂力導致崩裂;全口活動義齒更會因前牙切咬而喪失留置力。因此,以後牙咬磨食物、減少前牙的切咬,才是正確使用義齒的方式。

結論:清潔最重要

爲延長義齒的使用壽命,不論是固定、活動或植體義齒,口腔清潔都是最重要的。自然牙齒表面光滑,尚且會黏附食物,更何況是義齒。因此使用後加以清潔是絕對必要的,清潔更是減少蛀牙及牙周病的不二法門。有些人認為,做牙橋或活動義齒的支柱牙容易一顆接一顆地壞下去,牽連鄰近的牙齒,事實上主要都是因為義齒清潔不足所造成。許多研究顯示,清潔義齒得當,不僅可延長其使用壽命,還可大大減低蛀牙及牙周病的機會。一般而言,固定義齒的平均壽命為10~20年,活動義齒的平均壽命為5~10年,清潔習慣良好還可以延長使用壽命。(本專欄策畫/臺大醫院骨科部江清泉主任)

 

王若松小檔案

1976年自臺大牙醫學系畢業,於臺大完成4年住院醫師訓練,包含2年補綴專科訓練。隨後赴沙烏地服務2年,於霍埠醫院專做義齒治療。回國後升任補綴科專任主治醫師。1987年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習咬合學,3年後學成歸國。曾任中華民國贗復牙科學會理事長、臺灣顱顎障礙學會理事長、亞洲顱顎障礙學會理事長。現任臺大牙醫學系副教授、臺大牙科部補綴科主任、臺大牙科部顎關節特別門診主治醫師。

 

圖說:

1:牙冠。

2:前牙為跳顆缺牙。

3:跳顆缺牙宜作牙橋,此處材質為金屬瓷冠。牙橋後方則為鑄造式局部活動義齒。

4:後牙無金屬全瓷冠製作。

5:全口無牙病患。

6:全口無牙病患之雙顎全口活動義齒。

7:後牙缺失的病患,由口腔植體植入到牙冠置入的過程約需3個月至半年。

8:小檔案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