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卓越

◆ 臺灣大學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3/12啟用

鴻海集團郭台銘董事長捐贈本校成立之「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移植病房,於312日在臺大醫院東址舉行啟用典禮,由本校李嗣涔校長、郭台銘董事長、臺大醫學院楊泮池院長及臺大醫院陳明豐院長共同主持。

郭董事長以永齡健康基金會名義,捐贈總值約新臺幣100億元的癌症中心及質子治療中心予本校;另提撥50億元與本校進行產學合作。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移植病房,即為本案第一個正式營運的項目。

目前中心團隊16人,由唐季祿醫師擔任主任,已建立「幹細胞移植臨床資料庫」,彙整過去26年間超過1,200例的幹細胞移植資料,並協助臺大醫院兒童醫療大樓及東址病房進行改裝工程,將可提供14間幹細胞移植病房,並提供全人整合性團隊照護。

在研究方面,將建置幹細胞研究及處理實驗室,發展幹細胞移植及白血病診斷相關之前瞻技術,提升幹細胞移植治療水準。(取材自《臺大校訊》998號第1/2010.3.17


⬛ 基礎建設

◆ 臺大校園建築新典範~總價16.1億元社科院動工

本校社會科學院新建工程於32日上午10時舉行動土典禮。本校李嗣涔校長、社科院趙永茂院長、孫震前校長、東和鋼鐵侯貞雄董事長、臺灣水泥辜成允董事長、辜嚴倬雲老夫人及其家人、財團法人國際文教基金會劉介宙董事長、日本伊東豐雄建築師、互助營造林志聖董事長等校內外貴賓均出席盛會。

總工程費高達16.1億元的社科院大樓,總樓地板面積為16千多坪,地上8層,地下兩層。基本設計由國際著名建築師日本伊東豐雄設計,細部設計則由伊東豐雄建築事務所、宗邁建築師事務所及大涵學乙設計工程等三團隊合作完成,得標公司為互助營造。完工後,將提供社科院師生全新的教學環境,免去其奔波社科院與校總區的辛苦,也能加強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交流,而社科院新穎的建築也將成為校總區新地標。

李嗣涔校長在致詞時指出,社科院新大樓是臺大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項工程建設。其中校友捐獻40%經費,他感謝所有捐贈者,也對蒞會的東和鋼鐵侯貞雄董事長(捐贈24仟萬)、臺灣水泥辜成允董事長(家族捐款總額19仟萬)、國際文教基金會劉介宙董事長(捐款11仟萬)等人致意,讓這棟歷經12年籌備的校舍能順利動工。(取材自《臺大校訊》997號第1/2010.3.10

 

圖説:

圖1:社會科學院新大樓造價16.1億元,並由國際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設計,在臺大校園建築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之意義。(提供/社會科學院)

圖2:32日社會科學院新大樓動土典禮。(提供/社會科學院)


⬛ 教學卓越

◆ 本校與趨勢科技合開「雲端計算趨勢」學程

有鑑於雲端計算已成為資訊產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本校電資學院與趨勢科技合開「雲端計算趨勢」學程,攜手為臺灣競逐雲端世界舞台培育人才。本學程由本校電機所、資工所、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教授組成堅強師資陣容,並邀請哈佛大學、也是中研院院士孔祥重教授授課,同時透過產業經驗與技術傳承,兼顧理論與實務。結業的學生在通過測驗後即可成為趨勢科技的新鮮人。

本學分共24學分,包括先修「計算機概論」或「計算機程式設計」,必修「雲端運算」,以及至少9學分之核心課程,有系統程式計算機網路、雲端計算安全、網路及平台服務程式設計、分散式系統、平行與分散式程式設計等。「雲端計算趨勢」學程網址:http://www.csie.ntu.edu.tw/cloud/index.php

◆ 本校與上海復旦合開EMBA

本校與上海復旦大學日前宣布合開EMBA,齊力培養世界一流企業家。兩造於414日以視訊舉行EMBA開班儀式。湯明哲副校長表示,期透過兩岸頂尖管理學院的結合,發展出屬於華人社會的管理模式。至於學位,限於教育部未開放承認大陸學歷,目前只能各自授予學位,待開放承認後才會授予雙學位。

◆ 學務處開設「校園碳盤查」服務課

本校學務處於這學期開設「校園碳盤查」服務課,整合學生的服務動能及相關系所的專業技術,為節能減碳展開積極作為。

量化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盤查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只有建立明確的資料庫,才能「對症下藥」。本學期將從學務處相關組室著手,進行過去5年的溫室氣體盤查,設定基準年做為「碳中和」的目標。

本學期有30名來自不同學院(財金、歷史、數學、機械、電機、牙醫、政治、森林、生技等)的學生選修,期藉由他們作為種子,將理念推廣到各個領域,或為自己所屬的學系研討適合操作的「排放清冊」。服務課也將觸角伸及社區,將與鄰近國小合作進行碳盤查,亦歡迎有興趣的社區民眾加入志工,有意者請洽activity@ntu.edu.tw

國際標準組織(ISO)自2002年起開始制定ISO 14064系列標準,提供各一套規範,以有效進行溫室氣體之申報與減量活動。其中ISO 14064-1為「組織層級」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與移除之量化與報告附指引之規範。參考http://www.ema.org.tw/News/ISO_News/ISO_095062201.htmGHG Protocol為國際常用的溫室氣體協定,請參考http://www.ghgprotocol.org/


⬛ 榮譽榜

◆ 臺大學生團隊勇奪ACM ICPC國際程式競賽第3

本校資訊工程學系參加2010ACM ICPC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國際程式競賽,榮獲第3名,李嗣涔校長特別在323日頒發獎金予以嘉勉。

在校長的全力支持下,本校資訊工程學系於2006年成立ACM程式競賽培訓班,迄今已運作4年。為爭取20102月決賽權,先於20097月中旬舉行預賽,入選同學於暑期展開密集訓練,開學後,藉著每週一次的練習賽和團隊作業,讓同學適應各類題型與解題熟悉度,同時培養團隊默契。

臺大代表隊由資工系傅楸善與鄭卜壬兩位指導教授領軍,在總決賽中解出6題,獲第3名(前4名均為金牌獎),係臺灣參賽以來最佳成績。第1名為中國上海交大,莫斯科國立大學名列第2,兩隊均解出7題。此次共有103個大學參賽,臺灣有臺大和交大,美國21隊,中國20隊,俄羅斯11隊。(取材自《臺大校訊》1000號第1/2010.3.31

◆ 本校舉辦第一屆杜鵑花盃校友卡拉OK大賽

313日杜鵑花節當天,臺大秘書室主辦「第一屆杜鵑花盃校友卡拉OK大賽」,約400位校友與啦啦隊以歌喉熱情響應。經過激戰,由去年(2009)剛自會計系畢業的黃偉豪以“洗牌”一曲拿下冠軍,第二名則是2004年化工系畢業的陳頤欣,第三名黃宋儒,機械系2008年畢業,另有3位優選,分別是馮光偉(戲劇系2008畢)、陳文馨(社工系2009畢)、黃志成(牙醫系1979畢)。廖咸浩主任秘書表示,今年的杜鵑花節特別為校友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時光隧道老照片展、校友講古、校友專車校園導覽,以及壓軸-杜鵑花盃校友卡拉OK大賽,期藉此建立校友們返校傳統,重溫學生時代情懷。

 

圖説:

圖1:臺大第一屆校友卡拉OK大賽在3/13杜鵑花節隆重登場。

◆ 應力所謝明哲同學獲上銀機械碩士論文首獎

應力所研究生謝明哲與王安邦教授以「無閥式微幫浦之腔體設計與作動機制研究」,榮獲今年「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Hiwin Thesis Award)金質獎以及100萬元獎金。

王安邦教授代表致詞時表示,謝明哲此次獲「金質獎」,讓他對「得」與「失」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謝明哲在碩一時即獲得第一屆「奇美獎」實作競賽首獎,為求好心切,選擇延畢,看起來是「失」,如今獲獎,是評審送給他另外一個「得」表示肯定。

除了謝明哲之外,還有幾對師生搭檔的研究也都獲得肯定。他們分別是:應力所辜煜夫與黃榮山教授以「壓阻式微懸臂梁生化感測系統溫度效應之量測消除與應用」獲銀質獎與獎金80萬元。獲佳作有兩組:一是應力所王筑顗與李世光教授「整合次波長圓環型孔洞與準分子雷射開發高深寬比光學鑽孔儀的先導性研究:以三維積體電路矽導通孔為應用平台」;一是機械所周睿程與范光照教授「一種對於鏟花工件表面輪廓的光學量測法」,各得獎金10萬元。

上銀科技於2004年起委託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辦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Hiwin Thesis Award)。選拔總經費每年高達新臺幣1,000萬元。獎金由入選碩士生及指導教授平均分配。入選者與其指導教授還可獲邀前往日本參觀國際工具機展。(取材自《臺大校訊》1002號第1版/2010.4.21)


⬛ 訊息布告欄

◆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慶祝50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前身為農業推廣學系,2008年更名,今年適逢農推系成立50週年,為延續良好之學術傳統,生傳系於5月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生傳週(5/17-22)、師生成果展(5/21-22)、學術研討會(5/21)、系友回娘家暨系慶餐會(5/22)、生傳之夜(5/28)等,並編印紀念特刊與籌募系務基金,共同緬懷過去、砥礪將來。詳情請洽系辦:(023366-4411

◆ 臺大醫學人文博物館展出「臺灣人哪裡來」

臺大醫學院人文館在1998年整修重新啓用,成為醫學人文教育、醫學文物展示及校友師生交誼中心,並於200811月納入臺大博物館群,進一步規劃典藏、展示和教育推廣,發揮社會服務與教育功能。

醫學人文博物館已於近期推出「生命的誕生」及「臺灣人哪裡來」兩項新的常設展,竭誠歡迎全校師生、校友及各界人士蒞臨參觀。

「生命的誕生」以懷孕280天為時間軸,從歷史與科學等面向探討懷孕各階段中的醫學發展。讓觀眾一方面透過醫學視野去探索生命誕生的奇妙,一方面也能反思:醫療對人類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臺灣人哪裡來」則首次呈現臺大醫學院解剖學科在「體質人類學」研究的成果,包括臺灣原住民與週邊地區各族群的體質測量、起源與遷徙的科學證據等,除了認識不同族群之間的歧異度,也能對臺灣人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有更深刻的體認。

開展日期:2010618日上午9點,地址:臺北市仁愛路11號。

NTU Weblogs全新改版

臺大部落格近日全新改版,推出多項新服務,包括自製訪客留言板、嵌入Google Calendar、顯示作者列表、文章閱讀小Tipmp3播放器、嵌入PDF/PPT、線上Viewer50個佈景主題等,歡迎試用。在臺大還沒有個人網誌嗎?趕快加入吧!個人或校內單位部落格,使用計中單一認證帳號即可登入,不須另外申請:http://blog.ntu.edu.tw/wp-login.php。校內課程或團體部落格請線上申請:http://blog.ntu.edu.tw/apply-form/。聯絡:danatang@ntu.edu.tw,電話:3366-5054

◆ 臺大機械工程學系機械舊館、志鴻館印象典藏

二戰期間,臺大前身臺北帝大興建工學部館舍,即機械館與志鴻館前身的土木館,超過半世紀,這兩座老舊校舍在陸續矗立新大樓的臺大校園裡,顯得滄桑許多,可也承載了無數機械人的回憶,爲此,機械系自即日起徵稿,凡相片、圖畫影片均歡迎提供,期在新館動土前,為兩舊館留下最後身影,美好回憶長存。請上網(htp://www.me.ntu.edu.tw/ntumehistory.html)下載報名表,連同作品投稿至臺灣大學機械系辦公室。報名至5月30日截止。作品收件時間至7月30日止(作品放牛皮紙袋内,親送或郵寄至系辦陳玉玲小姐,信封上請註明「機械舊館與志鴻館典藏紀念徵稿活動」,E-mail: kittychen@ntu.edu.tw。預定在9月開學前公布於機械系網站、bbs站以及懷舊活動blog。

◆ 徵文:消失的地景-永遠的洞洞館

原為人類學系、哲學系和農業陳列館使用的洞洞館,因人文大樓的興建,即將拆除。

洞洞館係1960年代美援補助所建,在1963-64先完成農陳館與農經系/農推系館(農經系/農推系移出後,哲學系遷入),1970年再完成人類學系館。建築融合了中國傳統三合院意象,因此在椰林大道上顯得獨樹一格。

多少年來,多少人類學系、農推系、農經系和哲學系師生在洞洞館出入,猶記得曬陶片、彈吉他、玩飛盤、閒聊天的日子,怎能讓你我的青春歲月隨著洞洞館消失,且將洞洞館的故事寫下來吧!

◆文長:2000-2500

◆附相關舊照片2-5

◆個人簡介300

◆個人照1張(非大頭照)

◆截稿期:2010810

◆ 復刻青春記憶~圖書館募書

臺大圖書館自即日起至2011331日徵集青少年圖書,歡迎臺大人參與,捐出曾經陪伴自己渡過童年及青少年成長時期的書籍,以延續其旅程,繼續帶給更多生命不同的迴響與激盪。

徵集書籍類型:優先考量:可供青少年、小學生閱讀之書籍,屬於藝術、社會科學或心理勵志類出版10年內之一般書籍。婉拒如下書籍:具時效性之書籍,教科書、電腦軟體、參考書等專業書籍政黨、宗教、宣傳圖書或個人論文、剪報資料,毀損、缺頁等不堪閱讀之書籍限制級及違法、查禁、違反著作權法之書籍。

收書地點如下:

(1)    臺大總圖書館1樓門廳,右側

(2)    臺大醫學院圖書分館1樓影印公司前

(3)    臺大社會科學院圖書分館1樓入口,右側

詳情請上網:http://www.lib.ntu.edu.tw/CE/events/2010_bookdonation/

◆ 5月的臺大很原味!

5月份藝文中心邀請您品味臺灣最原汁原味的原住民藝術!精彩活動別錯過!更多消息,請上藝文中心網站訂閱電子報:http://homepage.ntu.edu.tw/~ntuartpro/index.htm

★ 517日(一)12:20~13:10鹿鳴廣場

泰雅族的樂器與文化/泰雅族武塔部落江明清牧師

517日(一)19:00~20:30雅頌廣場

競爭與合作-南部阿美族的複音歌唱

518日(二)12:30〔紀錄片影展〕藝文中心會議室

《光影中的旋律》/林建享

《阿美嘻哈》/蔡政良

《愛戀排灣笛》/胡台麗

519日(三)19:00~20:30雅頌坊(索票入場)

波光的律動-達悟族的歌樂舞蹈

520日(四)19:00~20:30雅頌廣場

如泣如訴-排灣族的情歌與笛樂

◎戶外演出若遇雨改至雅頌坊,唯座位有限,現場依先後順序發放號碼牌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