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第一期「五年五百億」邁頂計畫執行有成,教育部將推動第二期,惟側重研究中心。對此,李校長與國內多位大學校長聯名建言,期延續第一期之精神,以基礎建設為主、研究中心為輔,並強調尊重大學自主權,不宜強制規定經費分配比例。

有邁頂計畫支持,臺大在幹細胞研究卓有成果。人體幹細胞有成體與胚胎之分,二者都具有自我更新與分化之能力。1998年,美國首先成功建立人類胚胎幹細胞,臺大陳信孚教授的研究團隊則於2004年成功建立3株,並藉此發展出一系列研究。除了治療疾病外,幹細胞也應用於組織再生,陳敏慧教授自迷你豬的牙胚細胞養成牙齒,是臺灣也是世界領先,為牙齒再生乃至器官再生跨出一大步。吳信志教授以模式動物研究,成功產製綠色及紅色螢光豬,由此切入間葉幹細胞於再生醫學之應用,亦產出豐碩。

而江昭皚教授以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於全臺布建監測站,準確掌握農業害蟲-東方果實蠅之生態,協助農民進行有效防治,減少農業可觀損失。這套世界首創的技術更通過莫拉克颱風考驗,為微氣候之跨領域應用提供另一種可能。

2009年八八水災肆虐,南臺灣農業受創嚴重,也是災民的校友古文錦籲人們正視大自然的啟示,主張發展有機農業,形塑有機農業的價值-對環境友善,誠信互助與提升心靈,為地球也為人類未來謀永續。

新年尹始,那瑪夏鄉民還在為重返部落抗爭。誠如謝繼昌教授所言,臺灣原住民與大自然相處的智慧無與倫比,如何面對極端氣候,有賴更具適應性與前瞻性的視野。再者,災難有其結構性因素,通常是人類耽溺於權力的結果,對自栩多元、民主、法治的臺灣,也是一種試金石。

臺大眾多師生在第一時間投入救災,表現人道關懷。蘇明道教授參與屏東縣受災戶災情調查工作,快速建立起受災戶補助金發放標準。國家發展研究所黃崇祐同學發起、組織北部40多大專院校系所學生,南下嘉義協助災區復原。他們的認真付出,令人感動。

大學即成名的民歌手楊峻榮,自認本科所學不精,但肯定臺大5年的造就,讓他樂於享受處處驚奇,在流行音樂界打造出天王周杰倫,且聽他的巧克力盒人生理論。

臺大電機系畢業校友林本堅博士,2002年研發193奈米浸潤式微影技術,利用水的折射率,縮短光波長,提升微影製程技術,為半導體產業樹立重要里程碑,也為自己的人生創造驚奇。

陳柔縉在1月號,聊森永牛奶糖,這期,談明治巧克力,原來臺灣最早的喫茶店和霓虹燈是這麼來的。接下來,陳柔縉要帶我們回味哪些臺灣的百年老牌子?且拭目以待。

吳誠文的<主席>寓意深,不過不難解,因為臺大人也容易犯這種大頭病。要群策群力還是獨立戰鬥?端視目標為何。

賴聰乾教授本期談1978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H. A. Simon有界理性理論,對組織決策乃至個人均極具參考價值。

看過變焦眼鏡廣告「看遠看近一副搞定」?請讓陳慕師醫師告訴您老花的成因、檢查方法與鏡片差異。

3月春暖,又是杜鵑花開,臺大杜鵑花節在13&14日盛大登場。花瀁嬌嫩的杜鵑花,與挺拔又壯碩的大王椰子、龍柏和樟樹,相互輝映,為椰林大道憑添幾許柔情與新意。且讓蔡淑婷帶您走入歷史隧道,一窺椰林大道景觀變幻的由來。捷運已成為臺北市民通勤必須,其實早在1921年,羅斯福路就有捷運,透過路統信老師提供的老照片,讓我們想像臺北最早的新店線,汽笛呼嘯與蒸氣迷茫的景致。洞洞館也將成為消失的地景,本刊要邀請曾在洞洞館窩過的您,談洞裡乾坤。在醫學校區的臺大醫院,古老建築有著撲朔迷離的地下世界,想親身體會歌劇魅影與鐘樓怪人的氛圍?謝豐舟教授推薦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