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藍寶──藍玉髓
中文:藍玉髓
英文:Blue Chalcedony
成分:SiO2
產地:臺東縣東河鄉
提到珠寶,大部分人可能聯想到南非的鑽石、緬甸的紅寶石、翡翠以及哥倫比亞的祖母綠等,你可能不知道臺灣也有生產寶石呢!藍玉髓就是臺灣自產的寶石之一。
玉髓,或稱石髓(Chalcedony)。玉髓是纖維狀微晶質二氧化矽(SiO2),也就是石英礦物的一種,屬於六方晶系。玉髓常含有極微量的水,因此比重較標準石英為低,約為2.58~2.64,硬度則為7。於顯微鏡下常呈放射纖維狀,有蠟狀光澤,由透明至半透明,時有粒度或透明度不同的帶狀構造。因含色素離子和雜質滲入白色玉髓母體晶粒間之孔隙或晶面,而使其呈現不同之顏色。顏色的變化範圍很大,可以是白色、藍色、紅色、綠色、棕色或黑色。臺灣所產的藍玉髓即因含有矽孔雀石而成藍色,有時亦因伴隨微量鈾,而具有放射性反應。
玉髓是纖維狀的石英結晶,內部含有許多氣泡,影響光的透射,故不如水晶一般清澈透明。大部分主要生成於低溫低壓環境,如低溫熱水礦脈中,與中性或酸性火成岩換質後的產物,常形成脈狀充填。海岸山脈之玉髓,主要係受火山活動區域之熱液上升至淺處時,其溫度與壓力下降後,熱液作用的產物。
臺灣藍玉髓產地主要在海岸山脈的南段及中段。其中海岸山脈都蘭山產的玉髓,呈深藍、淺藍或藍中帶黃綠色,由於顏色典雅、透明度高,色澤與藍寶石極為神似,因此而有「臺灣藍寶」的美稱,是臺灣目前所產寶石中價位最高的一種。但臺灣藍寶與剛玉類的藍寶石(Sapphire)不同,而是內部有含結晶水硫酸銅,或矽孔雀石(Chrysocolla)的石英。
深藍色半透明的藍玉髓,顏色非常接近剛玉的藍寶石,只是天然藍玉髓的顏色在熱的環境下,容易脫水褪色(因無水硫酸銅為白色)。有些藍玉髓甚至在空氣中久放也會脫色,因此寶石店中經常將藍玉髓泡在水中來保存其色澤。在褪色後亦可將它泡水後放入冰箱的冷凍庫中,重新找回藍色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