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乃古代中國選拔民間人才,學子躍入士大夫行列的方式。「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是唐朝孟郊考上進士,喜躍中快筆的《登科後》。科舉是平民攀登龍門的機會,莘莘學子多年寒窗,數度離家趕考,就是為了光耀門楣。科舉制度起自587年隋朝,唐朝發展成形,到清朝1905年廢止,約1300年的制度,是歷代朝廷晉用人才之道。現在臺灣實施的公務員考選制度,也可說是演變自科舉制度。

嚴肅的典章制度回顧,包涵著重大思維的改變,君民互動的脈絡。翻閱史扉,撿拾傳說,年年春秋晝夜洗練的歷史時空,在留下的痕跡中,可以看見朝廷取才的建物與文物,也遙訴著考生成敗的悲歡故事。臺灣雖非科舉重地,也有若干痕跡,保有點榜慣例,亦堪玩味。

科舉制度源自隋文帝,改革舊有取才為官的制度[1]。早從西周以還,高級官員皆為世代相傳,平民百姓無緣問津。魏文帝曹丕進一步採用「九品官人法」,原意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到了南北朝,變成只問門第,不問才德,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這種世族把持朝廷官員之路,權貴子弟擁有士宦之席,平民百姓見摒門外的制度,自是無法在追求公平正義的人間長存,必被革除。

隋朝開設科舉制度,改變了門閥士族把持選士的專權局面,讓民間學子有躍登龍門的機會。唐代科舉進一步完備,分為常科與制科,常科每年舉行,制科是皇帝臨時設置的科目。宋代再加以改良,宋太祖趙匡胤期間確立了解試、省試、殿試之三級考試制度,進士皆稱「天子門生」。清朝亦有三級架構,稱為鄉試、會試、殿試。

清代科舉考題與答卷(攝自鹿港民俗文物館)。

 

考生應考,是場身心煎熬的挑戰,關關艱辛。科舉三年一試,每場連考三天,應考者被分配到一間「號房」中,三天裡在此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吃喝睡臥,不得離房。天凍寒風刺骨,酷暑昏熱揮汗,但為不負父老期許,期高摘金榜,數十年寒窗揮灑,此其時矣。鄉試高中稱為「舉人」,頭名舉人稱「解元」。舉人可於次年參加會試,中者稱為「貢元」,貢元首名稱「會元」。貢元得於同年參加皇帝主持與出題的殿試,點出狀元。

科舉之見廢,乃鴉片戰爭之後,社會思變,清朝康有為、梁啟超舉人建議改革科舉,興辦新學。1905年袁世凱等再建議廢止,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之名廢止這長達1300年的科舉制度。原在全國各地設有的大小考場,隨著制度變革,也面臨著改建重造或遷移他用的規劃。

臺灣府儒考棚,位於台中(作者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今日位於台中的臺灣府儒考棚[2],就是昔日國家考試舉辦之處所,從清朝、日治到民國期間,其定位數度更迭,幾被遺忘。筆者走訪此地之時,正值大雨傾盆的仲夏午後,落地雨水跳躍路間,我鞋襪沾濕,踩著一地積水,寸步難行。此時遙想起昔日考生離鄉背井、不畏風雨的應考毅力,今人實沒有輕易回頭之理,遂不猶豫地跨步前往探古。話說清末臺灣升格建省,於中部建立臺灣省城,打造科舉考棚。隨著科舉廢止,儒考棚難逃被拆除的命運,徒留一部分遺構。清朝時臺灣省會在光緒20年(1984)從中部移至台北,日治後(1895)改造中部原址,1913年起擴建臺中州廳,啟動拆除遷建儒考棚。二次戰後(1945)行政制度變革,產權分配紊亂,幾經波折,2006年始由台中市府公告為市定古蹟,多年後又經過修復計畫、改建啟動等不同舉措2021年儒考棚與其他單位合作,推出咖啡香氣塑造的休閒場域。

儒考棚的棟樑木柱,屬江浙派風格,工法及用材均具建築史意義。筆者想在濃郁的咖啡香中尋找古意書香,固然書香不乏,但是古意不強。不禁想著,若在此擺上點榜的文昌筆,讓咖啡裊裊飄著金榜題名的風味,或可吸引準備應考的孜孜學子來此沾濡考氣,憑添信心,更凸顯風味。

談到點榜筆,乃毛筆沾上硃砂,稱硃砂筆,由主考官進行點榜。此筆有其典故,硃砂為天然礦物,大紅色彩,亦為中藥材之一,過去認為具有鎮靜、安神、助眠之功能。硃砂筆還有特別用途,皇帝御批文件稱「硃批」,帝王發布敕令稱「硃諭」,試官閱卷稱「硃卷」,公文校古作業等稱「硃筆」。此傳統實施至今,考試院舉辦之國家考試,每場國考均由總統任命典試委員長主持,猶如昔之翰林大學士。放榜時,典試委員長手持硃砂筆,於榜單上進行點榜並鄭重簽名。傳說得此點榜筆者,有助應考人金榜題名,亦可助家族趨吉避凶。

魁星踢斗(攝自鹿港民俗文物館)。

 

另外關於掌握文人生涯發展的神明,一般人常提及文昌君,所謂「五文昌」,是道教奉祀的五位與讀書相關的神明,分別是「梓潼帝君、魁斗星君、朱衣帝君、文衡聖帝、孚佑帝君」。寺廟拜祀眾君,各有傳說軼聞,考生絡繹朝拜之。

如魁斗星君的傳說,便有不同版本[3],頗具激勵意涵與談述趣味。傳說中文昌君被塑以魁梧大漢之形,左腳踢星斗,右腳踩鰲魚,有獨占鰲頭之意,稱為「魁星踢斗」。魁星爺的故事之一:才高八斗的魁星爺有意問鼎仕途,惜在進京趕考途中不慎失足墜跌山谷,面容受傷扭曲,幸好山神相助倖免於難。他忍痛赴京趕考,通過重重關卡,最後一關由皇帝當面殿試。皇帝問:為何滿臉傷疤斑點,魁星爺答曰「麻面滿天星」;皇帝問他為何跛腳?魁星爺答曰「獨腳跳龍門」。好語似珠,文思潮湧,贏得龍心大悅,受封狀元。

另一說:魁星爺原為失意才子,連考三次終達榜首成績。然而在殿試時,皇帝嫌他太過醜陋,予以除榜,並當庭厭惡驅趕。他蒙此大辱,難以自持,含恨吞悲,投河自盡。幸而玉皇大帝頗為惜才,知有奇才殞落,特派出鰲魚救他出海,直飛達北斗星,賜他文昌君之職。因此魁星爺的塑像就是右手點榜筆,左手持墨斗,右腳踩鰲頭、左腳踢向星斗,代表「魁星踢斗,獨占鰲頭」。筆者拜訪鹿港民俗文物館時,見著魁星踢斗之雕,其黝黑身軀與醜陋面形,揚揮文思飛躍之姿,似正痛陳人間不公,控訴著才華豈能以外貌取捨,學識豈能以膚淺評量。

國家考試點榜典禮。

 

為國取才之道,傳承至今,在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五權分立理念下,強調權能區分與平衡,五權分立而相成,設立了考試院,考試權獨立運作。考試院成立於民國19年,至今已逾90年。每項國家考試均由總統任命典試委員長主持,玉尺量才。考試分為兩大類:公務人員考試、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國家選才制度多年以來屢有改革,從歷代科舉演變至當前國考制度,未來在政經社會變遷下是否會有改良工程,有待社會共識。

回顧科舉制度歷史,不論是有形的建築房舍,或無形的傳說軼事,茶餘飯後引為趣談,也刻劃著學子的艱辛旅程及人生關卡。放榜之刻,中榜者歡呼,落榜者黯然,悲歡立見。例如上榜者唐朝徐夤:「宣宣車馬欲朝天,人探東堂榜已懸」,欣喜若狂。落榜者宋朝柳永:「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一派灑脫。另一位落榜者唐朝黃巢:「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忿恨而去,後成為民變軍首領。上榜者的歡欣與落榜者的遺恨,千古難消。這一幕幕國家取才的大戲,在一次次硃砂點榜中牽動人間悲喜,也在一代代史扉上跨時空鑼鼓震響。

 

註:

1:參考(1)中華民國考試院院史,2020,考試院。(2)中華民國考選部部史,2013,考選部。

2:參考:(1)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2)維基百科:臺灣府儒考棚

3:黃彥昇(201956),「文昌保庇/我很醜但是我很聰明!考生必拜魁星爺」,NOWnews今日新聞,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5623918

 


楊雅惠小檔案

學歷:

臺大商學系1978年畢業

臺大經濟學碩士、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訪問學人

現任:

考試院考試委員

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曾任: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

中央銀行理事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臺灣經濟所所長

興趣:音樂、文學。合唱團指揮,獲金韻獎作詞作曲獎,曾辦鋼琴獨奏暨獨唱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