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畢業同學、各位家長、各位貴賓、各位同仁:大家早安!

今天站在這裡,內心充滿祝福與期許,恭喜各位同學順利完成學業,即將展開人生新的旅程,無論是繼續深造,或是進入職場發揮所長,謹代表全校師長、同學,祝你們前程似錦,鵬程萬里。

當前世界局勢隨著氣候變遷劇烈與地緣政治衝突兩大危機搖擺,前景充滿了不確定性,從國家安全、經濟金融到科技產業,甚至是個人生活,都受到極大影響。面對多變的局勢,更顯得我們所培育的人才需有「學業固本精進」、「增加知識廣度」、「拓展國際視野」和「實踐學用合一」等4項學習基本要件,以及「結交好友」、「培養挫折忍耐力」和「勇敢追夢的勇氣」等3件要注重的事。

陳文章校長在113學年畢業典禮上致詞,分享對於臺大定位及遠景的想法,期盼畢業生們能更有信心及勇氣面對挑戰,承擔責任。

 

本校即將迎來百歲校慶,在此跟你們分享我對本校的定位及遠景的想法,希望我們能更有信心及勇氣面對挑戰,承擔責任。

這兩年多來,一直有人問我臺灣大學是不是世界上的頂尖或令人尊敬的大學?我個人認為本校的主要使命是培育各專業領域的領袖人才,以及支持師生從事研究,或引領思潮、或解決問題,對世界重要議題有貢獻,並能積極協助國家社會進步發展。

校友的傑出表現是彰顯一所國際頂尖大學的重要元素,透過今天將播放的影片,我們可以看到校友們無論在學術、工商業和社會服務與綜合表現各方面都有傲人成就,例如臺大人不論擔任臺灣Fortune Global 500企業負責人或是獲中研院院士國家講座總統科學獎及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學院發明家學院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等等之比率可說皆是獨占華人頂尖大學鰲頭;而這些成就和貢獻並不是以現有世界排名方式可以評量的。

因此我個人認為要成就一所世界頂尖大學,應具備下列要件:具學術影響力的領先研究產出、培育出不同專業的領袖人才、具全球影響力的產學合作成果、孕育指標性新創公司及獨角獸、落實永續發展指標與國際接軌、校友及師生成就傑出且具高度社會影響力。就像去年本校第一次遴選出百大貢獻事蹟,包括在臺根植的當代國學典範奠定近代臺灣史學研究蛇毒研究肝炎聖戰肺癌的防治與研究地震防災科技的研發臺灣烏腳病防治及其他世界性公共衛生典範、開發第一台迷你電腦推動臺灣電腦產業躍進、以及蝦白點症的研究翻轉全球養蝦產業等等,每一項研究成果不論在學術或實用價值上都具有世界影響力,這是臺大的重要貢獻。

去年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來校演講,他強調成功的關鍵在於創新與堅持,「我們不能害怕失敗,反而要從失敗中學習。」張忠謀先生的人生可以說是領導者的最佳典範,不僅具備技術能力,並擁有全球視野與高度責任感,無論擔任何種職位,都秉持正直與誠信的價值觀,為社會貢獻最大力量。

今年四月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來校與談,也說其實嘗試錯誤是好事,能從當中學到教訓,她從自己犯下的重大錯誤中學到最多。所以,不要怕犯錯,要選擇最困難的問題去解決;要對目標有野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要選擇自己能發揮影響力的領域投入,成為領導者。而大學就是學習和探索的最佳時期,她鼓勵同學把握在學機會,為未來做好準備。 

而今天所邀請的演講嘉賓、也是本校校友的林之晨董事長,大學時代時即投入新創,後來創辦AppWorks,引進創業加速器概念,以自身創業的經驗,為臺灣的軟體開發貢獻心力,扶植更多軟體創業家。AppWorks創立之初根本不被看好,於今成為亞洲最具規模的創業加速器,他更蟬聯亞洲最佳管理團隊「最佳執行長」第一名。這三位所分享和展現出來的領導者特質,就是臺大教育使命所在:培養各專業領域具世界影響力的領袖人才。

恭喜你們要畢業了!相信在臺大的學習,讓你準備好了。母校的師長對你們充滿信心,請帶著我們的祝福,世界格局的氣度勇往直前,追求真理,熱愛創新精進專業,感恩利他並奉獻社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也成為影響他人的力量。祝你們未來榮耀父母,榮耀母校,榮耀社會,榮耀世界。也祝在場所有師長、嘉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祝福每位臺大社會新鮮人勇敢追夢,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左為國際學位生致詞代表、中國文學系宋美娜(Mina Song)(韓國籍),右為本地生致詞代表、歷史學系雙主修校學士戴薇珊。

戴薇珊說,臺大學生並不只是讓自己飛黃騰達,更是能在各領域發揮影響力,延續社會裡善的循環,以符合臺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當中的「愛人」。

宋美娜則說,從小學習中文即設下非臺大不念的目標。來臺大就讀中文系後,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加入臺大慈幼社服,服務基隆偏鄉小學,當選該社團創立50年來第一位韓國籍社長。她說,大學生活讓她知道自己為何在此,又終將前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