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22期 2018-03

仿昆蟲複眼鏡片成像照片。因昆蟲複眼結構的關係,在六邊形鏡片內各自形成小範圍圖樣。經過後續電腦處理計算後,即可形成一個完整成像。(提供/蘇國棟)
-
校長開講 一生懸命~就任第12屆臺灣大學校長演說 管中閔 近年來,臺大(如同臺灣本身)面臨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衝擊,競爭力下滑,昔日的光榮似已褪色;如何回應衝擊,重振臺大聲威,正是校內外許多人最關心的事。
-
研究發展~仿生學 仿生光學 蘇國棟 在光學當中,過去幾十年也有愈來愈多的研究,是受到生物結構啟發的仿生光學(Bio-inspired Optics)。
-
管理新知 明天是否會更好?淺談貧富不均與低經濟階級流動性在當代管理上所帶來的挑戰 楊俊明 近年來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普遍出現一些共同的「症狀」:經濟成長的果實並沒有讓社會中所有成員共同受益,反而是形成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現象。
-
李弘祺專欄 不平與社會公義 李弘祺 社會的不公平是屬於我們所說的"社會正義"的問題。關於"正義"的觀念,在西方從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開始,討論的已經很多。但是"社會正義"的探討則較少。
-
花亦芬專欄~【詩的探險,藝術的事1】 魯本斯的荊棘 花亦芬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的父親因為選擇新教信仰,為了躲避宗教迫害,流亡到德意志地區,因此魯本斯出生在今天德國的Siegen,出生時接受的是喀爾文教派洗禮。
-
校友情與事 人間處處有地理──臺大地理系系友的故事 姜蘭虹 我希望這本書提供他們一部分答案;不是只有硬梆梆的定義,而是以這些畢業生的故事作為了解地理學的開始。
-
楊雅惠專欄 經濟舞台動物秀 楊雅惠 人類可不會放過這些自在的動物們,看出每種動物自有特性,外形突出易識,與某些經濟現象感受有些類似,在傳達意念時可以借用。
-
張天鈞專欄~藝術與醫學(13) 卡蘿與「我的奶媽與我」 張天鈞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1907年7月6日-1954年7月13日,47歲),出生於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約阿坎(Coyoacán)街區,以自畫像著名。
-
賞心樂事 走訪荷蘭皇家花園 王基倫 這麼首屈一指的美景,放眼各國,恐怕也難以望其項背了。不同時間來到羅宮,看到不同的美景,幸運而又難忘。
-
保健天地 讓我們一起健康到老 陳昭瑩 只要心態上年輕,數字並不可怕!但是,隨著年齡數字上的增加,體能上的漸漸衰弱,的確是我們要認真面對,而且是可以預防的。
-
校友會訊 法務部調查局暨碧潭風景區參訪紀行 蘇素雲 新北市臺大校友會一行37人,在名譽理事長吳叔明學長帶領下,到新店法務部調查局參訪;下午還到碧潭風景區遊玩。這是一個兼具知性與保健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