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53期 2007-09

大腦擴散影像研究。(提供/陳志宏)
-
校長開講 臺大竹北分部之產學策略聯盟 李嗣涔 嗣涔與本校多位同仁搭乘高鐵到新竹,與新竹縣政府簽訂「國立臺灣大學竹北分部建設發展合作協議書」,
-
特稿 川流基金會與我 李華林 藥學系是新的學系。當時覺得念一個新的領域,第一屆畢業生應該有很好的機會,而且製藥工業似乎也是個好的行業,所以就決定念藥學系。
-
邁向頂尖之研究 校級研究中心Ⅱ:臺大醫學卓越研究中心 臺大醫學卓越研究中心 隨著人類基因體計畫的完成以及人類基因組之解碼,醫學研究已進入了後基因體時代。
-
邁向頂尖之研究 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研究計畫Ⅰ:心臟螢光基因轉殖魚用於心血管藥物篩選及安全性評估研究 蔡懷楨 斑馬魚(Danio rerio)是一種小型淡水魚,是目前十分新穎的模式動物。
-
邁向頂尖之研究 台大核磁共振光譜實驗室 陳志宏 核磁共振(NMR, MRS)長久以來為物理化學分析之利器,自1980年後,新發明之成像方法(核磁共振影像,MRI)已將其應用拓展至生物及醫學領域,
-
研究發展 癌症病人生活品質國際合作研究 季瑋珠 接觸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研究,是一個偶然。我過去的研究是乳癌的流行病學,研究做到一個程度,對傳統危險因子已經有很清楚的瞭解,
-
吾愛吾師--謝煥儒老師 吾愛吾師──謝煥儒老師 林秀美 本校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謝煥儒副教授日前在前來學校途中遇襲,不幸身亡,享年55歲。
-
吾愛吾師—謝煥儒老師 永遠的36歲──記謝煥儒老師 呂厚興(1992植病學系畢業) 上謝老師的課,一刻都不得閒,不但手要不停地抄筆記,連眼睛都要張得很大,這讓愛打瞌睡的人十分吃力,怎麼有學識如此淵博且上課又超級認真的老師。
-
吾愛吾師—謝煥儒老師 憶謝煥儒老師 葉貞吟(1985植病學系入學) 假如我要感謝父母栽培我上大學,謝煥儒老師、莊在揚老師以及系上所有老師就是我的再造父母,不但沒有放棄我,更不斷關懷鼓勵。
-
吾愛吾師—謝煥儒老師 追尋 王光聖(1992植病學系畢業) 無言的我,流下傷悲的淚,我告訴你的單車這不是我所熟悉的環境,他說:「你累了,我帶你去休息。」後來,我們來到一顆樹下,我閉上眼睛靠著樹休息。
-
校園新鮮師 在台大教與學的日子 王瑜 算算在臺大的日子,從學生時代到返校教書將近三十五年,一點都不適合稱為校園新鮮師。
-
校園新鮮師 春風化雨──感恩的日子 詹森林 我在1975年10月進入本校法律系就讀,畢業後先行服役兩年,再於1981年至1984年就讀法律研究所碩士班。就學期間內,在法律學習、人格養成、為人處事各方面,受到許多老師的教誨及感召。
-
老台大人 獅子心火不熄 荊棘焚而不毀──公衛學院邱清華教授專訪 林秀美 他是第一個在本土攻讀公衛碩士的醫生,1964年臺大牙醫系畢業後,考上臺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成了該所第三屆唯一的學生,
-
椰林風情~校史館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 張安明 臺大校史館於2005年6月22日揭幕,地點設置在舊總圖書館二樓中央閱覽室。
-
椰林風情 樹木黑死病「褐根病」──從明達館老榕被伐談起 蔡淑婷(總務處技士) 這幾個月很多師生同仁經過明達館時,發現一棵高大的老榕樹被大卸八塊,甚至連樹頭都挖掉了,感到相當不捨而且不解,因此,總務處這幾個月來也一直收到「學校亂砍樹」的意見。
-
黎兒專欄 日本職棒淪為大聯盟二軍──兼談日本12位選手在大聯盟的身價 劉黎兒(1978歷史學系畢業;旅日作家) 美國大聯盟今年前半段都是日本選手占盡話題,先從去年球季結束後,紅襪隊為了原本在西武的投手松坂大輔付出一百億日圓的話題席捲了美國媒體,
-
法律與生活 民事保全之必要性 鄭玉山 為防止恃強凌弱,維持社會秩序及安全,現代法制就私權糾紛之解決,已將自力救濟限縮在最小範圍。當事人除經調解、仲裁外,多循訴訟由法院公平裁判後,依其結果聲請強制執行,以法定程序完成權益之保護及實行。
-
保健天地 健康食品新寵兒──輔酶Q10 鄭金寶(臺大醫院營養部主任) 最近市面上出現了輔酶Q10的產品,到底它的作用機轉為何?需要額外補充嗎?什麼年齡需要?效果如何?這些都是在營養門診中民眾經常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