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母校舉辦第70屆校運,亦逢臺大田徑隊創立70週年,意義殊勝。在校友總會及體育室協助下,臺大田徑隊友會特別規劃「臺大校運首次聖火傳遞」,並由會長69級農推姚逸瀚及黃淑茹夫婦、46政治林茂雄、63物理治療簡文仁、75森林葉偉富曁旅居澳洲的57化工袁德欽、58植物鄭秀蘭夫婦等七人籌組聖火傳遞騎士隊,於11月19日在臺大最高峰-梅峰由姚逸瀚代表首次點亮校運聖火(圖1)。
聖火登頂武嶺百折不撓行飄渺雲霧之中
參與點亮聖火的尚有93藥學陳品孜、95化工蔡佩紋、98機械盛維康,他們前一天(18日)即從埔里騎上清境,並在19日一大早到梅峰會合。陪伴我們一路經過鳶峰、昆陽,接著挑戰登頂臺灣公路最高點武嶺(圖2),此時東峰、奇萊盡在眼前,雲海、草原皆於腳下,這是臺灣屋脊,更是臺大人高崇目標的象徵。三位一直陪騎到合歡山為止才原路返回。
11月20日騎士隊從觀雲出發,穿越合歡隧道宛如走進神隱少女的幽幽世界,楓紅層層靜謐無憂。伴著起伏的喘息聲大夥行經梨山、環山,觀賞梨子、蜜蘋果在枝椏間結實累累,這是山間人家的溫飽,卻是城市民眾口福的炫耀。之後再過南山,來到四季,放眼無涯山谷滿植的高麗菜,體會農民汗滴勞力碌碌的辛勤。此時我們在霪雨濃霧中早已濕透衣衫、凍僵了身軀,但卻奔騰了滿腔的熱血、激發無限強韌的意志,咬著牙一定要把聖火傳進70屆校運會場。當晚在英仕山莊鼾聲四起一夜好眠。
臺灣美景賞心悅目令人心曠神怡
21日進入蘭陽平原,我們像是觀光客貪婪地悠遊各景點,其中最特別的是從蘭陽發電廠排出的水流「電火溪」在大洲被分洪堰切割為二,分流奔騰的溪水灌溉嘉惠了羅東、三星、五結廣袤農田,故又名安農溪。站在水門上閉目聆聽那滾滾琤琤,腦中浮出摩西分海的想像。晚上,礁溪溫泉是隊員們將酸痛化解在水中的好所在,大夥從來沒有感覺泡溫泉是這麼爽的事!
從礁溪出發趁著短暫的好天氣,我們從烏石港反面欣賞猶如北海岸半面山造型的蘭陽博物館矗立在池塘邊,建物在波光倒影中虛實相映成趣(圖3),別是一番風情。在雨中穿過1924年啟用的草嶺隧道,大夥在福隆火車站吃由林茂雄學長創辦發明的福隆便當。之後騎士隊過雙溪、平溪抵達汐止富信飯店做整備。(林茂雄學長高中時期就在福隆辦營隊,一直到大學畢業創辦全臺最大的鄉野旅行社未曾間斷,為了服務大批營隊學生,他在當時顏姓副站長火車站前的家做便當供應,菜色也是學長親自設計的,延用至今,因此店名就用「鄉野」。
16把火矩象徵臺大薪火傳承枝開葉茂的歷史榮耀
11月23日上午聖火抵達傅鐘,由姚逸瀚傳給臺大田徑隊友會永久榮譽會長顏甘霖(圖4),並在聖火騎士隊所有成員及49農工葉政秀、61農推周志秉、66政治韓國峰、69電機張智星、71法律馬宗義、88政治詹大千、93藥學陳品孜共同護送下進入校運會場(圖5)。在司令台前由顏學長代表將聖火交給管中閔校長再傳承給田徑隊隊長劉晁沅,之後聖火引燃成為16把火炬分成兩隊交叉反向繞行田徑場至聖火台點亮聖火(圖6、7)。象徵臺大薪火傳承、枝開葉茂的歷史榮耀,並宣揚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精神,啟動活力臺大、卓越創新、全人關懷的體育運動新紀元。
此次臺大校運點聖火是七十年來首次,空前但不絕後,因為管校長表示,明年他將親自參與跑一段聖火,我們樂觀其成並拭目以待。
圖說:
圖1:聖火由姚逸瀚(中左起)及黃淑茹夫婦、鄭秀蘭、蔡佩紋、陳品孜及林茂雄(中右起)、袁德欽、簡文仁、葉偉富、盛維康共同點亮。
圖2:登上臺灣公路最高點-武嶺,此時東峰、奇萊盡在眼前,雲海、草原皆於腳下。
圖3:反面欣賞猶如北海岸半面山造型的蘭陽博物館矗立在池塘邊,建物在波光倒影中虛實相映成趣。
圖4:聖火在傅鐘前由隊長姚逸瀚傳遞給臺大田徑隊永久榮譽會長顏甘霖。
圖5:聖火騎士隊所有成員及葉政秀、周志秉、韓國峰、張智星、馬宗義、詹大千、陳品孜共同護送下進入校運會場。
圖6:顏學長代表將聖火交給管校長再傳承給田徑隊隊長劉晁沅,之後聖火引燃成為16把火炬。
圖7:16位聖火手分兩隊交叉反向繞行田徑場至聖火台點亮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