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系列的畫家傳記電影,2017年6月26日,看的是寶拉•貝克。對於這個畫家,過去並不熟悉,只是當其中一張畫作出現時(圖1),有似曾相似的感覺,原來女主角就是德國早期表現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寶拉·莫德索恩-貝克(Paula Modersohn-Becker,1876-1907)。在她31歲的短暫一生中,創作了許多突破性的作品。
寶拉•貝克在德國的德勒斯登出生和長大。她在家裏七個孩子中排第三。父親是俄羅斯大學教授的兒子,在德國鐵路工作。母親來自貴族家庭。
2007年11月寶拉逝世100周年時,她以前在不來梅的房子被改造成寶拉·莫德索恩-貝克博物館。
我在看她的作品時,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她的許多顔色近乎我喜歡的保羅·高更的畫法(圖2、3),而由於沒有受到真正長時間的正規藝術訓練,因此有的作品又像素人畫家盧梭的畫風(圖4、5),不過整體而言,是十分感人而獨特的。記得羅特列克十分喜歡人物畫,甚至曾說過:只有人才是存在的,風景不過是附屬品。所謂純風景畫畫家只是野蠻人。
我覺得她的人物畫作的確感人(圖1、4、6),但風景畫(圖7)也有可觀之處。
她說過:孤獨有時使人憂傷,有時使人幸福。我想孤獨讓人深刻,在孤獨中我們不為了外界的表像和被知活著。
內心的感覺比外部的重要和珍貴的多。
我應該學習怎樣表達事物微弱的的顫動。
寶拉•貝克1876年在德勒斯登出生和長大後2年,舉家遷往不來梅。1882年她與父親的姊妹們之一住在英國七個月,在那裏上了第一次的素描課程。在她雙親的要求下,於1883至1885年參加了女子教師課程。同時,不來梅的藝術家Bernhardt Wiegant教她素描和繪畫。
1896年她參加了一年半的學徒課程。最初著重在人物和裸體畫。後來她進入了Jeanne Bauck的繪畫課程。
1897年的夏天,她第一次拜訪沃爾普斯韋德(Worpswede),並與Fritz Mackensen認識。以後都是Fritz Mackensen教她。1898年秋天,她搬到沃爾普斯韋德。
1900年至1907年,寶拉到巴黎數次,在她停留在巴黎時,曾到柯拉羅西學院和美術學院進修,並在那裡認識了前衛藝術家。寶拉尤其受到塞尚和高更的影響。也是第一位瞭解他們的重要性的德國人。而其畫作上的簽名,PMB 就是其姓名Paula Modersohn-Becker的縮寫(圖8)。
1901年,她嫁給了奧多,是1897年在沃爾普斯韋德認識的。1907 年11月他們的女兒出生。但生產時有難產之現象,隨後她暈厥摔倒在地去世。
雖然過去被認為是心臟病過世,可是當電影演出的場景一出現時,我直覺的反應是產後的腦垂腺功能低下。這叫做希罕氏症(Sheehan’s syndrome)。Sheehan氏症是產後大出血,可能造成休克,導致腦垂腺缺氧壞死,進而出現腎上腺、甲狀腺、性腺功能不足。臉色蠟黃蒼白、乳暈顔色較淡、陰毛很少爲其特殊表現。如果不治療,會血壓低、暈眩而死。
早在1913年至1914年,Glinski和Simmonds就已報告這種病人的屍體解剖發現,但到1937年,Sheehan HL才描述這個疾病,根據他當年的報告,每十萬個人當中有1-2位患者,主要是因為生產時大出血休克,造成腦垂腺缺血性壞死。由於在懷孕時腦垂腺分泌的乳促素(prolactin) 愈來愈高,腦垂腺變大30-100%,因此容易在生產休克時造成缺血性壞死。在病理組織上,可以看到腦垂腺壞死,而且被結締組織所取代。由於其病程可以慢慢發生,因此Goswami提出自體免疫的理論,認為產後出血造成組織壞死,釋放出抗原,誘發腦垂腺自體免疫反應,而產生延後的腦垂腺功能低下症,這些抗體是對抗49-KDa 腦垂腺細胞質的抗體,以及neuron-specific enolase的腦垂腺抗體。而依據Debellis的報告,正常對照50人沒有抗下視丘抗體,和抗腦垂腺抗體,但Sheehan氏症則20人當中40%有抗下視丘抗體,35%有抗腦垂腺抗體。
產後出血到發生臨床表現的時間,據統計,可以由1至33年不等,它可以是快速像腦垂腺中風一樣的發生頭痛、休克、視力障礙、哺乳障礙,也可以是緩慢的出現沒有乳汁(90-100%),性腺功能不足(80-100%)-包括沒有月經、乳房萎縮、不孕、子宮萎縮、陰毛減少、性慾減少,和甲狀腺刺激素(TSH缺乏(60-100%))-包括頭髮乾燥稀疏、怕冷、皮膚乾燥、便秘、皮膚蒼白、智力遲緩,和腎上腺皮促素(ACTH)缺乏(60-100%)-包括低血壓、乳暈、陰部皮膚色素變淡、倦怠,和生長素缺乏(95-100%)-變胖、生活品質減低。而生長素缺乏是最早出現的荷爾蒙缺損。此外有5%的人有尿崩症,其它有精神異常,而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攝影(CT)可以看到空蝶鞍症,也就是腦垂腺萎縮的意思。
在診斷方面,由病史,荷爾蒙功能測定,磁振造影檢查,就可以確定診斷,當然急性期的腦垂腺,磁振造影並不會看到空蝶鞍症,反而是變大。
在治療方面,主要是針對這些缺乏的荷爾蒙作補充,包括hydrocortisone, thyroxine, estrogen/progestorme, rhGH和DDAVP等,但通常最常用的補充還是Prednisolone 5mg和Eltroxin 100μg,也就是各一粒,主要因為病人是繼發性腎上腺功能不足,因此不必用到cortisone acetate。
就像潘玉良一樣,雖然說是因鼻子有病,無法回鄉,但由歷史博物館掛著的照片看來,生長素過量造成的肢端肥大症是最有可能的。同樣的,寶拉的過世,在內分泌專家看來似乎像是產後腦垂腺功能低下也是有可能的。
總之,面對著其厚重顏料堆積的作品,不由得讓我又想起她的話語;孤獨有時使人憂傷,有時使人幸福。我想孤獨讓人深刻,在孤獨中我們不為了外界的表像和被知活著。
參考文獻:
[1]http://jzbtsg.blog.163.com/blog/static/4304805020112910957327/
[2]https://zh.wikipedia.org/zh-tw/保拉·莫德索恩-贝克尔
[3]http://blog.sina.com.cn/formoso
[4]http://www.paula-modersohn-becker.com/
圖說:
圖1:自畫像1908
圖2:高更作品靜物
圖3:寶拉作品靜物
圖4:自畫像 局部 1906
圖5:盧梭作品 1907
圖6:小女孩局部 1905
圖7:風景
圖8:自畫像局部 1907 左下角 簽名式 PMB
圖9作者小檔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