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學的弟弟,因為在日本留學時,開始喜歡上舊書店,回國後開始喜歡收集臺灣古文物,後來在父親留下來的診所的一部分,開了一家秋惠文庫(Formosa Vintage Museum Cafe),除了可以喝茶、喝咖啡外,還可欣賞臺灣古文物,是相當特別的地方。

有一天,我和內人到那裏一遊,要離開時剛好看到一本介紹李香蘭的書,帶我進入了時空隧道。

月光小夜曲&莎韻之鐘
《月光小夜曲》的歌詞是這樣的:
月亮在我窗前蕩漾
投進了愛的光芒
我低頭靜靜地想一想
猜不透你心腸
好像今晚月亮一樣
忽明忽暗又忽亮
啊…到底是愛還是心慌
啊…月光

其實那首歌本來叫做《莎韻之鐘》。原來歌詞是這樣:

暴風雨吹襲著山谷
洪流衝擊著獨木橋
那過橋的美麗姑娘是誰
紅紅的雙唇  啊  莎韻
為了捍衛鄉土即將出征
雄赳赳的師長讓人懷念
扛著行李歌聲宏亮
大雨一直下著  啊  莎韻
暴風雨中凋零的落花
哀怨的消溶於霧中
山地森林的小鳥啼叫
為什麼不回來  啊  莎韻

清純少女真摯的心
誰不落淚懷想思慕
南方的島嶼黃昏深沈
鐘聲響了又響  啊  莎韻  

這是在1938年,因為莎韻帶著老師的行李,要送老師去出征,結果在過獨木橋的時候,不慎掉落水裡淹死了。臺灣總督為了鼓舞原住民當兵,所以就送莎韻的族人一口鐘,他們將之做成神社。當時的神社位於高山上。後來,還在霧社拍了一部電影,由李香蘭主演,叫做《莎韻之鐘》。而最後送葬時,唱的就是這首同名主題曲,但節奏是緩慢的、曲調是悲傷的,伴隨著淒涼的鐘聲。後來這首曲子居然被人改成月光小夜曲,由悲壯的內容改成愛情的歌曲,反而因此保留下來。

前新光金控林克孝總經理高中時就讀成功高中,為成功高中登山社創社社長。大學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後赴美國留學,獲得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回臺灣後,擔任台証證券總經理,並兼任於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1996年,當選第一屆十大傑出證券暨期貨人才。由於他過去是臺大登山社的社員,對爬山十分有興趣,就從南澳原來獨木橋的地方回溯上去,尋找當年莎韻送別老師,從流興社走到獨木橋的這一段路。2009年12月31日,並出了一本書,叫做《找路:月光.沙韻.Klesan》。

等到他找到那一條路,並出版了書籍以後,他就想Klesan是攀爬山的人,也就是說,泰雅族如何經過南湖大山爬山,遷徙到南澳的流興社。但不幸在尋找路當中,於2011年8月10日,掉落80公尺深的溪谷,頭部撞到石頭而過世。

他在生前曾經因為他的臺大登山社友,爬山時掉落山谷而亡,寫了一篇文章安慰他的山友,內容十分感人,文章是這樣寫的:

我有時也會獨自上山,
也很快發現在任何再安全的地方不小心摔一跤,
都可能讓自己陷在別人想找都找不到的地方。
所以也會揣摩如果陷入這種困境,我會怎麼想。
我會非常想念家人,我會在山上大聲喊我愛他們。
我會希望大家能堅強地原諒我的疏忽。
我希望大家能把有限的生命與相聚無限延長到想像中的一生。
我對山的浪漫想像使我走上這條路,
希望大家在怪罪我之餘,
也能因為這個浪漫本質而用另一個角度欣賞我的莽撞。
不過,如果怪我可以使大家能消一些氣,
我也會很甜蜜的接受。
被罵,此時是甜蜜的。大家要好好過這輩子。
我暫時回不去,如同我不能回到童年。
但我們一定會再相見。
我想知道我走後的地球發生什麼事,
也會準備一些我在另一個世界看到的其他地球難以想像的趣事,
讓我們下次相會有說不完的話題。
像爬山前的短暫分別,我出門去登一座沒爬過的山了!

為了欣賞現在「莎韻之鐘」所在地的南澳,我曾開車經烏石鼻一遊。烏石鼻海岸是臺灣東部一塊突出的鼻形海岬,海拔高度約為330公尺,為蘇花公路上景緻最為壯觀的岬角。因此回來後,我畫了烏石鼻海岬一圖(圖1. 53x65公分,油彩畫布,張天鈞畫),左為老鷹,右為內人為女兒縫的布偶。

高山症

許多人喜歡爬山,因為登高望遠那種感覺,十分令人舒服。但爬山有爬山的風險,例如從山上滑落山谷。另外就是罹患高山症,它是人體在高海拔狀態由於氧氣濃度降低而出現的急性病理變化表現。它通常出現在高海拔。高山症可以發展成肺水腫和腦水腫,嚴重時可能致死。

至於為何會造成水腫的病理原因目前仍不明,對於肺水腫,以類固醇治療可以暫時解除症狀而爭取送醫的時間,以類固醇治療高山症之作用機轉並不清楚,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本藥是否能幫助身體加速適應高山環境,且使用本藥後如一旦停止服用,很可能會有高山症反彈現象,而加速出現高山症,故使用本藥要小心。

高山症肺水腫為造成高山症患者最常見的死因,症狀包括運動能力變差(常為最早出現症狀)、虛脫、胸悶、休息時仍然會喘、乾咳並接著出現帶有血絲之粉紅色泡沫痰液、血氧濃度減少、發紺、肺有囉音。降到低海拔處可以減輕這些症狀。

高山症腦水腫同樣是致命的病症,在登上2700公尺海拔的人群中,約有百分之一會出現這個併發症。症狀包括頭痛、虛脫、視力模糊、膀胱功能失調、失去身體協調性、步態不穩(ataxia)、身體單側無力、和意識混淆。降到低海拔同樣可減輕這些症狀。

結語

人在做某些有意義的事情時,都暗藏著一點風險。但即使有風險,人會為了夢想去做這些事情。不過,人因有夢想而偉大,如果因為怕風險,什麼事都不敢做,就會虛度此生。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臺大校友林克孝先生,雖然位居高位,理當可以舒適過日子,卻願意冒險,而且一再強調請大家重視我們臺灣是南島語系之母的緣故吧!

參考文獻:
[1]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李香蘭
[2]https://zh.wikipedia.org/zh-tw/莎韻之鐘
[3]https://zh.wikipedia.org/zh-tw/林克孝
[4]https://zh.wikipedia.org/zh-tw/高山症

張天鈞小檔案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名譽教授,曾任臺大醫學院內科特聘教授。臺大醫學系畢業,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專長甲狀腺及內分泌學疾病之診治,主要成果有:甲狀腺疾病之細針吸引細胞學診斷及其與預後之關係,甲狀腺眼病變致病機轉及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葛瑞夫茲氏病)遺傳基因研究,輻射鋼筋污染之建築其對甲狀腺之影響,甲狀腺未分化癌再分化方法之研究等。曾任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理事長、臺灣臨床細胞學會理事長。

圖說: 
圖1:造訪南澳尋找「莎韻之鐘」,完成《烏石鼻海岬》。53x65公分,油彩畫布,張天鈞畫。
圖2作者小檔案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