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跟著導演齊柏林的《看見臺灣》俯瞰,春天的桃園海岸一片通紅,這是觀新藻礁,已劃設為保護區。但是同樣在桃園,大潭藻礁卻極可能必須被剷除,因為天然氣開發。當大家爭先觀賞齊導的《看見臺灣》,讚歎臺灣之美的此刻,我們需要的是更審慎的全盤的思考,保護區是真為永續生態保育?還是只是德政示範區?
藻礁的價值
藻礁,顧名思義是藻類造的生物礁,有別於動物造礁的珊瑚礁。珊瑚礁由於生物多樣性豐富,生產力強,有「海中熱帶雨林」之稱,礁體形狀色彩也很奇特吸睛,熱帶地區海岸到處有,世人耳熟能詳;相對的,在略顯特殊環境中自成天地的藻礁比較少見,一般人了解不多,它的生態雖稍遜於珊瑚礁,但同樣是海洋生物重要的育嬰房;而稀有珍奇卻成了它無可取代的特色。
建造生物礁的底質必須夠堅硬,桃園古石門溪沖積的礫石層成為桃園藻礁穩定的基底。再由於季節風、河流輸沙和地形因素使桃園海岸沙丘群落發達,影響海岸水質的濁度,加上其他如海水鹽度、氣候等因素,竟造就了桃園海岸這獨一無二、連綿27公里藻礁和珊瑚礁交錯生長的奇特地質地形。
臺大地質學者陳文山教授指稱桃園藻礁具有國家級地景的層級,是研究臺灣古環境、氣候變遷的重要素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博士更盛讚桃園藻礁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現任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曾發表論文,統計顯示國人願意每年用63.5億元保育藻礁。農委會林務局的自然地景保育網,將桃園藻礁列入國家級地景,標示其價值「具有科學上的地質多樣性和生態的生物多樣性」,認定為具有國際地質重要性的景點。
大潭藻礁是最早發現也是最壯闊的藻礁群
1998年,臺大戴昌鳳教授和公視記者首先在觀音大潭海岸發現臺灣有這種以藻類造礁的生物礁。未幾,公視記者柯金源透過空拍發現這一帶藻礁的壯闊屬全國之最。在有限的藻礁調查資料裡顯示,這是目前所知全球最大的藻礁群落;但也因為研究資料不足,珍稀的藻礁尚未獲得普遍重視,它的命途也特別多舛。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選址大潭藻礁區
由於「非核家園」已成國人共識,在核四停建,核一、二、三廠不再延役的影響下,電力缺口亟須補足;加上中南部PM2.5空汙問題嚴重,燃煤電廠擴增產能阻力大增,此時天然氣廠擴增產能就成為無可迴避的基載電力選項。大潭電廠因為預留的腹地夠,擴增機組和產能都沒問題,於是規劃發電量將由目前占全國11%擴增為23.5%,成為全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火力氣發電廠。因此鄰近的觀塘工業區就成了中油最便宜行事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站址。
這項開發案初期工程將填海造陸77.2公頃,全面開發會把230公頃的藻礁地形整個活埋。文明國家不會對這樣對待國寶級地景;大潭藻礁若不幸遭填海造陸活埋,可以是另一個臺灣已成財團治國的實證。
自己的藻礁自己救
正常民主國家的倫理關係裡,人民是主人、政府官員是公僕;但若人民缺乏公民素養,無力監督政府,政府就成了權力怪獸;再由於資本主義的巨輪正在輾壓前進,政府權力的背後其實是財團在操弄,或者是交歡共生。
大潭藻礁面臨被活埋的命運,我們看到財團在後面影武的鑿痕;中油公司把大潭藻礁區導引成是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無可取代的唯一方案,為財團解套企圖昭然若揭;地方主管機關是劃設自然地景的關鍵環節,但新市長選前選後兩個樣,他的背信忘義也可能為自己招來「藻礁世紀殺手」惡名;再加上學術掮客違背學術良知為中油說項,讓搶救大潭藻礁的形勢更為嚴峻。
公民此時除了搜羅相關權責單位的缺失提告、在未來的環評監督程序裡全力遏阻外,只有讓議題擴大到全國甚至國際關注,展現集體公民的力量向中央請願或施壓,或可保住這7600年的珍稀地景以留傳給後世子孫永續發展。
敬邀大家一起來搶救大潭藻礁!
延伸閱讀:
[1]看大潭藻礁有多美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algalreefs/posts/924522824354841
[2]大潭藻礁指定為自然地景聯署: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70531101038
[3]搶救大潭藻礁國際發聲:https://www.facebook.com/stone2504/videos/vb.100000109372766/1722574901089472/?type=2&theater
珍愛桃園藻礁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algalreefs?fref=ts
圖說:
圖1:壯闊的大潭藻礁,是國家級地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攝影/潘忠政)
圖2:大潭藻礁疑似瀕臨絕種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攝影/劉靜榆)
圖3:會造礁的殼狀珊瑚藻與強勢物種「兇猛酋婦蟹」。(攝影/劉靜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