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上的小鳥  只會吱吱喳喳
蹦 蹦  跳 跳  從不飛進來
因為他們  嫌老師太吵
說話課  老師講笑話
我們笑彎了腰  吊燈也東晃西搖
後來,有
小小的聲音在響  啾─啾─啾
是小鳥  在吊燈上微笑

隨著麻雀蹦蹦跳跳,學生時在課堂上放空的畫面也跟著浮現…。這是洪淑苓老師發表的第一首童詩<教室裡的小鳥>,初刊在臺大的學生報紙《大學新聞》。

看安徒生童話長大,想當兒童文學家,只是後來走上學術之路,就專心在教學和研究,即使如此,淑苓老師並未忘情於創作,忙裡偷閒,寫現代詩和散文,(2016)年一口氣出版了4本書,有童詩,現代詩,散文和研究論文。結合新書發表會,11月18日至12月18日在總圖舉辦的<以詩尋覓愛與溫柔>特展,以手稿、插畫、照片和許願樹交織成動態展示,讓人充分感受到愛的熱度。另外,11月12日至12月3日,也受邀在臺中市立圖書館梧棲親子館舉辦展覽,獲得各界好評。這次出版與展覽,再次展現她在創作實踐上的巨大能量。

童詩《魚缸裡的貓》

在這4本作品集當中,最令人驚豔的首推童詩集,「很多人訝異我會寫童詩,因為我不是研究兒童文學出身。我是在大學時開始嘗試創作,加上小時候讀安徒生童話,很受感動,很想成為跟他一樣的作家。」1984年以<起床>獲得臺大現代詩首獎後,陸續有稿約,使她對童詩寫作「充滿信心和能量」,得以經年累月不間斷。由於寫作時間較長,心境上有轉折,寫的角度也不同,有20來歲時回頭看自己的童年,純真而充滿想像力;有30歲以後為人母的參與觀察,陪伴孩子再過一次童年;還有以旁觀者的角度寫出少年的生活和心聲,探觸他們的歡樂與哀愁。所以說,這是本童詩和少年詩的合集更貼切。

很多孩子都曾經上課不專心,淑苓老師經由<教室裡的小鳥>吱吱喳喳想告訴老師該下課了,而站得直挺挺的<椰子樹>則是因為和風講話被處罰,下課時風和椰子樹一起擦黑板,單純的友情令人莞爾。這時期的創作字裡行間透露出豐富的想像力,和對環境敏銳的感知。而當她跟著子女成長,為孩子講故事之餘,也開始觀察、揣摩少年人的情感和思想、生活與苦悶,「這是一個新的嘗試,一般人以為童年就是很快樂,但其實有很多人的兒童時期並不快樂,也有煩惱、憂愁和悲傷,加上臺灣的升學制度一改再改,更加重青少年的負擔,<自殺的葉子>就是用椰子樹葉的自殺來處理這種灰色議題。」

除了課業壓力,青少年也經常為同儕相處而感到苦悶。「這首<魚缸裡的貓>寫的是花貓找不到魚,鑽到魚缸裡,牠想我只是輕輕咬你一口,怎麼你就不見了?表面上是貓咬了魚,魚逃走了,實際上是在影射人際關係,讓人窒息的愛,有時候一種無意識的開玩笑或輕拍一下就是致命一推。」但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所以她寫了<給我一座山>。「我曾經跟小學生分享,問他們想要什麼東西?要用來做什麼?有人說『給我很多錢,我會去救濟窮人』,有人說『給我一部電腦,我要用它來宣告世界和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小孩,藏著最初的天真的夢想」。所以,童詩不是單單給兒童看的,凡是童心未泯,和關心兒少的,都是讀者。

既是童詩,插畫自然不可少,大朋友徐璐的插畫,可謂相得益彰。「書名用《魚缸裡的貓》,她畫了兩幅,封面是貓看著魚缸裡的魚,還有一隻在牠身上,封底則是結果,貓鑽到魚缸裡去而魚在缸外。她畫的圖非常傳神又有趣。」由於臺灣的兒童文學大量採用國外譯本,少有本土創作,這本童詩集的誕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文學界朋友們紛紛催促她快寫第二本。

新詩《尋覓,在世界的裂縫》

新詩集是淑苓老師的第二本詩集,距第一本出版已是15年後,也是經過漫長歲月淬鍊而成。這本詩集有兩大特色,一是親情倫理,一是為女性發聲。書名《尋覓,在世界的裂縫》同名詩是寫給她的父親,「我的父親在我忙升等教授時走了,那時我心情十分低落,心裡想為什麼不早一點升等!有一次在列車上看見一名白髮翁的背影,很像父親,一直看著,想著,如果他轉過身來…寫完這首詩我瞬間淚崩。」她說現代詩較少寫親情,因為太平常、也不好寫,但她卻寫了很多首給母親、先生和3個孩子,毫不保留地流露出身為女兒、妻子和母親滿滿的愛。

從研究民間文學出發,到現代詩性別研究,淑苓老師對傳統女性的處境有著極為深刻的感觸和思索,所以以詩改寫童話而有<睡美人的睡前祈禱詞>、<小紅帽變奏曲>,以詩重新解讀時事新聞而有<女聲尖叫>、<晚間新聞>。「那幾年連續發生彭婉如、白曉燕、張富貞命案,手段凶殘,震驚社會,而彭婉如的命案遲遲未破,生活在暴力氛圍下,讓所有女性不論年齡對黑暗都有著莫名的恐懼感。」無論社會如何進步,女性似乎仍被視為第二性、受到不平等對待。<晚間新聞>就是改寫自一則無名婦女自殺事件,淹沒在一連串政治口水和腥羶新聞之下,數十年如一日為家人無私付出的婦女內心的苦楚,淑苓老師以平實的文字呈現,令人讀來心有戚戚焉。她說,「可是朋友打趣說『其實也沒那麼悲慘,只是去旅行前要先預備好食物放在冰箱,免得回來時先生和孩子都餓死』,說完我們兩人哈哈大笑」。

淑苓老師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又能跳脫個人經驗,介入社會議題、特別關懷孩子和婦女。沒有華麗文字,然而溫柔敦厚、觸動人心,有深刻的思考,一樣達到興觀群怨的作用。

散文《騎在雲的背脊上》

相對於創作詩,她的散文集屬於小品,有趣的經驗分享。自稱「雞婆」個性,是會么喝眾親朋好友聚會的那一型,「這部散文集可以讓讀者感受到我生活的熱度,我可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相信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才有可能成為精采的人。」以<茶事>為例,寫的是博士班修羅聯添教授「唐代文學專題」的趣事。「羅老師說唐代茶道很盛,所以要我們輪流在上課時泡茶,但是我們不會泡茶啊!他說各隨己意。他有一個茶海,看起來很講究,我們想一定很貴。有次忍不住問他,他大笑說是在聯經外面的車攤上買的,一個才10塊錢。修行到一個境界,茶葉或茶具好壞不是那麼重要。」生活品質不是取決於價格,而是由內而外煥發,返璞歸真。

在取詩集的書名時徘徊許久,童詩集還做問卷調查,可是散文集的書名,她毫不猶豫就用了《騎在雲的背脊上》。因為「搭飛機時看見雲海的千變萬化,很壯觀,像一隊隊馬車奔騰,當下就認為這是我要的感覺。」

詩論《孤獨與美──臺灣現代詩九家論》

第4本作品《孤獨與美──臺灣現代詩九家論》是她對9位詩人的研究論文集,其中葉維廉、杜國清都是臺大外文系畢業,是詩人也是學者,淑苓老師說對他們的研究給自己啟發很大,學術與創作是可以同時兼顧,相輔相成。少女的她以第一志願進入中文系,想當作家,可是聽說中文系並不是訓練作家的地方,心想反正很會讀書考試,就努力用功,當個認真負責的好學生吧。不過,大學時,她也在課後和同學擔任「文代會」(文學院學生會)的工作,辦刊物、文學獎和各種活動,最大收穫是結交一群藝文同好,如蔡珠兒、許佑生、傅承得等,現在都已成大家,各有一片天。「其實很多作家都是出自中文系,譬如林文月老師、陳幸蕙、簡媜學姊,都是中文系畢業的。中文系也早就開了現代詩、現代文學之類的課程,很鼓勵學生創作。」她希望有興趣創作的學生或是老師,都要努力實現自己的文學夢。

淑苓老師笑著說,因為用功讀書,所以順利考上中文研究所。但進入研究所後發現學術也未必枯燥,緣於家庭背景,她對故事研究特別感興趣,而以牛郎織女為論文主題。她說:「我來自大家庭,很注重傳統禮俗,七夕時家裡就會拜拜。對我來講,研究素材能取材自生活經驗,和自己生命價值觀吻合,所以學術研究就沒那麼冰冷。」

對於此次同時出版4本書,淑苓老師視之為創作上的自我實現,即使學術和行政會占用很多時間,仍不忘最初夢想,在創作上努力經營,有為者亦若是。她期待自己的第3本詩集,甚至要挑戰臺語詩,誠如她自己所說:「一旦愛上詩,便是終身與詩為伍」。

洪淑苓小檔案

臺大中文所博士,現任中文系教授,曾任臺大藝文中心創制主任、臺大臺文所所長與合聘教授。專長現代詩和民間文學,在研究、教學與創作上,都和現代文學息息相關。曾獲臺大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北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詩歌藝術創作獎以及科技部人文專書出版獎助等。

主持臺大藝文中心期間,每年舉辦校慶詩歌音樂會、臺大杜鵑花節詩歌節及臺大文學獎,並主編臺大藝文年鑑。

2016年同步出版《魚缸裡的貓》、《尋覓,在世界的裂縫》、《騎在雲的背脊上》及《孤獨與美-臺灣新詩九家論》4書,並於臺大總圖書館、臺中市圖梧棲親子館舉辦新書圖文特展,展現其強大的創作力與學術能量。

圖說:
圖1:2016年同時出版4本書,從童詩,現代詩,散文到研究論文,並在臺大舉行創作特展。
圖2:洪淑苓教授新書創作特展開幕,與文訊雜誌社長封德屏、圖書館館長陳光華教授一同剪綵。
圖3:受邀至臺中市圖梧棲親子館辦展覽,洪淑苓教授與散文集攝影者李百珣女士,李百珣是本校圖書館學系畢業校友。2016年11月12日開幕時合照。
圖4:愛詩並愛與詩終生為伍。
圖5:詩作<風與玫瑰>,攝影為李百珣校友。
圖6:(小檔案用圖)
圖7(配合詩刊登):《魚缸裡的貓》插畫和詩集封面

<睡美人的睡前祈禱詞>

根據童話
我必須睡著
在十六歲那年
被一個紡紗機的紡錘刺昏

但是慈愛的主啊
請原諒那個寫故事的人
他的粗心
使我的生活完全脫離現實
十六歲?睡著?
別開玩笑了
十六歲的我
高中一年級的我
確實被縫衣服的針刺傷
在訓練賢妻良母的家事課上

不過慈愛的主啊
我還是要感謝
感謝我可以因此沉睡一百年

我希望我醒來
一顆膠囊可以抵用三餐
這樣我就不必學會煮菜,在烏煙瘴氣的廚房
在睜開眼睛的前一秒
我希望吻我的不是英俊的王子
而是燦爛的陽光
因為我等待光明甚於愛情

那時候我會剪掉我的長髮
因為我怕另一個王子會走錯,走進我的故事裡
我還要換下蓬蓬裙,我必須快走
就算王子不來追趕我
也還有爸爸、媽媽、宮女、侍衛
一百年後終於復甦的宮殿
有很多人、很多事在等著我

當華麗的鏡廳奏起悠揚的舞曲
拋下公主的皇冠吧!
戴著輕便的鴨舌帽
像個野孩子吹著口哨
快速的出走

如果我已經沉睡一百年
更沒有理由再沉醉一百年
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要一步一步  親自去查訪

根據我自己的童話
我會乖乖睡著
在十六歲那年
被一個模糊又堅定的意志催眠
——2006.5初稿

<魚缸裡的貓>

我家的花貓
在金魚死掉以後
跳進空的魚缸
住了好幾天都不出來
喵嗚喵嗚
牠一定在說
「小金魚,你到哪兒去了
趕快回家來呀
我只是開個玩笑
輕輕咬你一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