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推動創業見成效 學生創業團隊前進矽谷創募資最高紀錄
臺灣大學近年來積極鼓勵學生創業,除陸續成立創意創業學程、臺大創聯會外,並建置「臺大車庫NTU Garage」作為共同工作空間,讓學生激盪創意,已有成果展現。以臺大學生為主體的創業團隊FLUX,成為臺大第一個前往矽谷的創業團隊;第二個學生創業團隊Somer,今年1月也赴矽谷進行創業培訓。此外,更有3個臺大學生組成的團隊獲得科技部2014年「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創業傑出獎」。
校長楊泮池表示,臺大培育人才責無旁貸,學校要扮演推手的角色,「臺大車庫NTU Garage」的計畫就是提供一個讓學生激發創意的平台,包括學校老師、法律、會計團隊參與幫忙,還有天使基金給予資金協助,讓學生不會因為缺乏培育環境或資源而裹足不前。而成功的案例更走出臺灣,「看看世界是什麼樣子」。如創業團隊FLUX到矽谷發表3D印表機,已募得164萬美元資金,創下臺灣史上在Kickstarter募資的最高紀錄;6名臺大學生組成的Somer團隊,以重新改造社群網站的社交功能為出發開發的App「murmurTM」,讓你匿名說悄悄話,也獲得「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決賽的「創業潛力獎」,於1月接受科技部補助赴矽谷參與創業培訓。
學術副校長陳良基則指出,2014年臺大的代表關鍵字是「創新」,這一年來積極讓多元創意呈現,歲末的記者會也將舞台還給學生。
陳副校長認為,過往趨勢著重於軟體的轉型,但近年硬體創新市場逐漸擴大,軟硬體的整合會是未來趨勢。如由臺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教授陳炳宇指導的GaussToys樂磁玩趣團隊,從學術研究出發,5年後轉型為學生創業靈感來源,在平板下象棋!GaussToys結合傳統實體玩具和平板電腦,突破平板電腦扁平的二維限制,兼顧了實體玩具的真實觸覺體驗,與平板遊戲豐富的內容和聲光效果。他們的創意榮獲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創業傑出獎,產品將於今年上市,未來還可能跨足復健醫療,讓家中可攜式螢幕搖身一變成為老少咸宜的實體互動遊戲平台。
另外,由臺大醫工所師生組成的EpiFaith團隊,以工程思維試圖解決臨床醫學問題,共同設計出安全、省時又低成本的穿刺定位用針筒,能將針頭準確地置於一約0.1 cm的空腔,進行「硬脊膜外腔麻醉術」的止痛程序,以避免醫療上因醫師個人判斷或執行技術上的偏差所造成對中樞神經的傷害,並降低癱瘓等副作用發生。EpiFaith團隊是透過臺大新近發展的生醫創新與商業化系列課程,在校方各單位的支持之下形成。日前也獲得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首獎,已完成多國專利布局,預計2年後通過美國FDA許可上市,可望造福有止痛需求的患者。
陳副校長強調,除了產品本身,建立好的創業生態鏈才能不斷培育出優秀的創業團隊。他期許成功的創業團隊能夠扶植團隊在Kickstarter有更好的表現,不斷更新超越紀錄,有如此的氣度也才符合創業家精神,讓創業生態鏈生生不息。
圖說:臺大已培植近60個新創團隊,並走出臺灣,讓世界看見。圖為2014年終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