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從1971畢業離校後一直不曾像最近這般的與母校頻頻接觸,接觸的原因乃為承母系──電機系李學智教授──我當年的臺大電機系同學的推介,為電機系籌設博理藝廊事宜,頻與電機系吳瑞北主任接觸和多次開會討論,並於去(2007)年校慶在博理藝廊開館舉行我的書畫個展。
也因為這個書畫展,與從事書畫古董交易,同時也是于右任先生書法的愛好者──「騁懷堂」主人黃銀千先生,有更進一步的接觸。黃先生與我屬舊識,但不知我是臺大校友,到博理藝廊參觀我的書畫個展之後,方才得知我是臺大校友,兩人交談的話題便多了。而最近在客人寄售的一件書畫中,有一件相當有年份的日人書法作品,經他翻閱資料後發現落款竟是國立臺灣大學的前身──日本帝國大學的第一任校長「幣原坦伯蕩」。黃先生便立刻想到我這個既是書法人也是臺大人。
我在接到他的電話後便立刻趕到騁懷堂去。慚愧得很,我雖然是臺大校友,但對於「幣原坦先生」是否是前帝大校長卻並不清楚(甚至一直以為傅斯年先生是臺大第一任校長,而不知道羅宗洛先生才是接收臺大後首任校長),更遑論這件作品是真是贗?但在初步鑑賞黃銀千先生展示的這幅幣原坦氏墨寶後,我認為這件作品所寫的「山月度寒光」與落款「春邱居士,坦書」的這幾個毛筆漢字行書書法,寫得非常好,鈐印白文為「幣原坦伯蕩」,朱文為「春邱」,刻工亦相當精細,而且捲軸裝裱也有日本風格,十分精緻。至於「幣原坦伯蕩」是否真是前臺北帝大校長,或是否為他所親筆所書,卻不敢肯定,認為還是要回母校查證再說。我當然知道在商言商,他開價8萬元,希望經由我的推介,讓臺大價購回臺大收藏,我也同意如果幣原坦氏真的是臺大前身帝大首任校長,而這件書法又確是他的真跡,則價購讓它回到臺大校史館收藏並公開展示,才是它最好的歸宿;我身為校友若能促成也是美事一樁。在徵求他同意讓我留下借據後,便帶走墨寶回校查證。
我離開騁懷堂後,立即聯絡老同學李學智教授,向他報告這件事,希望他幫忙轉達李嗣涔校長或校史館。隨後我便騎車到臺大電機系,在他的研究室展示給他看這件墨寶並說明我的看法之後,便同去校史館查證。在校史館內果然看到陳列在展示牆的幣原坦前校長的歷史照片及簡史,初步證實幣原坦伯蕩先生確是前校長。下一步便是找幣原坦校長的字跡資料以核對筆跡及印章。此時時近午休,不便即找館長,乃先赴鹿鳴館餐廳用膳,在餐廳中巧遇李嗣涔校長,便趁機向他報告此事,他非常高興有這種際遇,並同意先跟校史館館長打個招呼說我們將去拜訪,請其協辦查證。
午飯過後,學智與我逕赴校史館拜會,由張編審安明小姐接待引見與臺大圖書館林副館長光美女士會面,會談與展示墨寶。在做了初步鑑定後,大家有了共識,認為要先在校藏資料中找出幣原坦校長的手跡加以比對,其次便是購買墨寶的費用問題,因為8萬元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張小姐建議由我與學智邀同屆系友合資購買,贈送給母校當更具意義。我們也願意盡力促成。我同時提出可商請本校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藝術界知名的書畫鑑定專家和書法家傅申教授幫忙再加以鑑定,以防萬一。初步洽談後,我將墨寶捲好先交予林副館長保管,並留下騁懷堂黃銀千先生的名片給張小姐,請她直接連絡黃先生洽談價格問題。張小姐其後找傅教授做過初步鑑定,傅教授對這張墨寶的鑑定意見大致與我的看法相同。而張小姐在連繫黃銀千先生洽價後,黃先生也願意合作降價,盡力促成這樁雅事。
今年2月2日,我收到張安明小姐電話傳來消息,總圖館特藏組編審郭嘉文小姐已找到幣原坦校長的資料──一大冊當年帝大的畢業刊,上有1頁載有幣原坦伯蕩校長墨跡「一誠以貫之,坦題」等行草的漢字書體及鈐印白文為「幣原坦」,朱文為「伯蕩」等字。我回傳張小姐請她安排春節寒假後,商請傅申教授與我一同再作一次幣原坦校長的墨跡與資料對比鑑定。至於價購經費,李學智教授同意由他的研究費支出以玉成這樁美事,讓前校長的手迹回到母校來。張小姐表示,今年適逢臺灣大學(含前身帝大)80週年慶,如果在慶祝活動中同時展出第一任校長的墨寶豈不是特別有意義!
寒假過後,張小姐終於約好傅申教授、郭嘉文小姐代理人蔡佳縈小姐,帶齊幣原坦校長的資料和墨寶,與我在藝史所會議室見面。在經過傅教授詳細對比墨跡書法印鑑後,發現資料上字跡與印章很小,上面所寫的「一誠以貫之和坦題」等字行草字體寫得非常流暢,與捲軸行書字體筆法相若,同為一人筆跡的可能性很高。且根據資料顯示,幣原坦校長是歷史學家,精通漢學,毛筆書法應不至於請人代筆,即使授權代筆,以慣例言,也視同本人文件。印章卻因太小,臨時找不到放大鏡,只能將就著觀察。但卻發現兩者印鑑不盡相同,墨寶上除蓋有白文「幣原坦伯蕩」五個字的印章外,另有「春邱」兩字的朱文印章,而資料上的印鑑卻是白文「幣原坦」與朱文「伯蕩」姓名兩章分開;兩者的啟頭章也不相同。最後結論,傅教授與我大抵認為以常理看,該書法不至於為他人仿作或代筆,印章雖不盡相同,亦可能係幣原坦氏不只使用一、兩枚印章,書法寫得也相當好,如果價格稍再降一些,站在對臺大有歷史意義的立場而言,是可以考慮購藏的。
我銜命再往騁懷堂議價,卒以5萬元成交。我將議價結果報知李教授,李教授堅持由他全數支付。在與騁懷堂結帳後,我也取回了我的借據。
感謝李學智教授的慷慨解囊,傅申教授的協同鑑定,張安明小姐與郭嘉文小姐的協助與及騁懷堂黃銀千先生的注意,終於完成了這件有意義的事,讓第一任校長幣原坦伯蕩先生的墨寶在經歷了數十年在外流浪後,終於回歸母校典藏,並將於臺大校史館公開與大家見面。(2008.3.7)
圖説:
圖1:2008年1月14日,李學智教授、黃友佳校友、圖書館林光美副館長,觀看幣原坦校長墨寶。(提供/校史館)
圖2:2008年2月27日,商請藝術史傅申教授鑑定墨寶。(提供/校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