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知識經濟的世界大競爭時代來臨,日本政府為了提升日本國內研究環境的國際競爭力,由文部科學省擬定政策強化大學的國際化策略。而身為日本最高學府的東京大學,雖然在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THES)被評為世界前200名大學中的第12名,在全球一片國際化的熱潮當中,也不例外地積極邁出國際化的腳步,在既有的基礎上尋求更進一步的發展。在東京大學本身所訂定的中期發展目標及計畫當中隨處可以見到國際化的字句,更顯出東京大學對於朝國際化發展的重視。

東京大學對於20042010年這6年間所訂定的中期發展目標及計畫,主要有四大項:學術、教育、研究與大學自治。除了大學自治項目之外,其他三項都把國際化列為主要目標,如在學術方面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在教育方面培養具有國際觀的學生,在研究方面帶領跨國研究等等。並且,在學校法人化之後,為了有效率地推行國際化,於文部科學省的支援之下,在20054月成立了「國際連攜本部」(Division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統籌一切與國際化有關的事項。

成立國際連攜本部

國際連攜本部底下主要設有「國際企劃部」、「國際支援部」和「IOInternational Office)統括部」三個部門,並且與研究協力部的國際課和留學生課等其他部門相互合作。「國際企劃部」負責訂定和推行國際化策略,掌握學校本身國際化的現狀,並且同時對於國外知名大學的國際化措施進行現狀調查,之後利用這些調查結果,對學校本身的國際化措施分別進行校內及校外評價,再將這些評價納入「國際化推進長期構想」,反應在下次的中期發展目標及計畫當中。「國際支援部」負責支援研究教育在國際上的發展,除了充實現有的國際研究交流組織如APRU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AEARUAssociation of Eastern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IARU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和BESETOHA(東亞四大學論壇)之外,也建立新的校際或各科系間的國際研究交流網,並且在海外設置辦事處推行相關校務。而「IOInternational Office)統括部」則負責改善校內的國際研究教育環境,提升並培育校內負責國際業務職員的能力,推動各種文書多語言化等等。

增設海外辦事處

針對在海外設置辦事處一事,由於位在亞洲,而且在東京大學就讀的留學生有80%來自亞洲地區,其中又以來自中國的學生居多,東京大學首先在2005年成立了北京代表處,其主要目的在於(1)促進與中國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2)推行在中國的產官學合作關係;(3)招募優秀的中國學生到東京大學留學和派遣東京大學學生到中國知名大學留學;以及(4)支援中國東京大學校友會的活動。除了北京代表處之外,也計畫在2007年成立首爾代表處,提升與韓國的交流層級。

加強留學生輔導

另外在留學生方面,留學生事務主要由留學生中心統籌處理,而各科系院所也大多有專人負責留學生相關事宜。2005年,在東京大學就讀的留學生共有2,269名,約占全校學生人數的7%。其中以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有679名,其次為韓國留學生,有502名,第三則為台灣留學生,有123名。在東京大學的台灣留學生全數在研究所就讀,沒有大學部的學生,並且以理工科的學生人數較多。

東京大學對於留學生的照顧年年都有改善,現在留學生中心會不定期地以電子郵件提供課業及生活上的有益資訊給留學生,而且不單侷限於在學期間的課業及生活,甚至連畢業後就業所需的資訊及諮詢都有提供協助。關於輔導留學生就業,東京大學的留學生中心並不只有被動的等留學生上門尋求幫忙,甚至也會主動以電子郵件提供各界的求才訊息給留學生,做為求職方和求才方的橋樑。除此之外,東京大學留學生中心還設有一個名為「FACE」的義工組織,由有興趣與留學生交流的日本人義工所組成,提供留學生在課業之餘與日本人相處交換心得的機會。FACE的日本人義工,有學生、退休人員和家庭主婦等等,交流活動的內容也是形形色色,對留學生來說是深入認識日本社會的好機會。而對大多數留學生來說十分重要的獎學金等經濟支援,東京大學近幾年除新設留學生特別獎學制度之外,也持續將獎學金列為改善項目之一。

結語

東京大學為了推行國際化,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之下,設立了直屬校長管轄的國際連攜本部,對外努力提升學校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與競爭力,對內則加強改善校內的國際化環境,每年都定有詳細的計畫加以執行。另外,隸屬於國際連攜本部的成員間也不定期地舉行研討會,從教育、研究、社會、海外發展等各個面向就東京大學未來的國際化走向進行討論,在在都突顯出東京大學對於國際化的重視,而這些也可以提供給其他大學作為參考。

後記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對東京大學的國際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於國際契約、現代美國法入門和美國信託法三堂課。國際契約的課由東京大學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合開,由兩個學校的學生分別扮演締結契約的雙方當事人,透過視訊設備仿照實務進行跨國商務談判。在東京大學的部分是由任教於東京大學的美籍教授負責,而不論是教授的上課內容,還是和華盛頓大學學生間的溝通,所有的內容都是以英文進行。現代美國法入門由美國密西根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分別講授憲法、刑法、國際金融和民事訴訟法,而美國信託法則是請密蘇里大學的教授來講課,讓學生或多或少體會實際在美國的大學上課的氣氛。為了鼓勵對自己的英文程度沒有信心的學生修課,以及讓學生能夠更加理解上課內容,日籍教授會適時地在課堂上穿插講授內容大意的日文翻譯。這幾種上課類型是在大學的時候所沒有過的,因此感到很新鮮,並且也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陳逸竹小檔案

2000年 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學士

2001年 律師考試及格

2005年 東京大學大學院法學政治學研究科碩士

現任職於日本Anderson Mori & Tomotsune法律事務所,擔任Foreign Legal Associate

 

圖說

圖1:東大法學部。

圖2:東大法學部留學生參觀國會議事堂,筆者位於中排右5

圖3:東大地標之一:「安田講堂」。1960年代學生運動普遍聚集於此。

圖4:2005年筆者(右)畢業時與日本同學攝於東大著名的「赤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