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榮譽發行人、校友總會理事長辜振甫先生,因腎盂癌轉移併發心肺衰竭,於今年1月3日凌晨病逝,享壽89歲。

圖/周業輝/本刊檔案照片

 

辜振甫先生,字公亮,1917年1月6日生於台北市。來台祖落籍彰化鹿港,父親辜顯榮在日治時代事業發達,世稱鹿港辜家。

辜先生自幼聰慧,求學順遂,他曾表示除台北高等學校是考試外,其他全是保送。1937年被保送臺北帝國大學(臺大前身)政學科就讀,專攻政治經濟學。同年12月父親過世,他繼承父業,二十歲即開始在事業與學業之間兩頭忙。提起在臺大求學經過,他曾謙遜地說:「我不是個好學生!」由於身負重任,常常上課到一半被迫「逃課」,不過,他還是能夠保持優異的成績直到畢業。他認為當年所學習的法律、政治與經濟,對其日後在政經界的發展助益很大。

1940年畢業後,辜先生赴日本東京大學進修財政及工商管理,並考進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從月領75元的基層做起,藉以累積實務經驗。他對這段經歷頗引以為傲,因此後來他堅持子女也要在外歷練,也要求兒子在接棒前從基層做起。

1945年臺灣光復,辜先生參與台籍人士自治組織「臺灣自治委員會」,任總務部長。1946年遭檢舉,與林熊祥(板橋林家)、許丙(許博允祖父)於3月被捕,被控陰謀竊占國土罪名而遭判刑,羈押獄中期間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

1949年與林熊祥外甥女嚴倬雲女士結婚,育有二子三女,五位子女均取得碩士以上學位。(長女辜懷群曾在臺大外文系任教,現任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新舞台」館長,致力於推廣藝術與文化活動。她將為本刊撰文紀念辜振甫先生,專文訂於五月號刊出)

1950年配合政府「耕者有其田」政策,釋出1.5萬公頃田產換取台泥股票,隨後進入民營化後台泥公司任職,1954年以常務董事兼任總經理,1973年起膺任董事長,而於2003年交棒給次子辜成允後,改任榮譽董事長。1959年創立臺灣證券交易所,隨後創辦中華證券投資公司(後改制為中國信託)、中信投資等五十餘家公司,形成多元化的和信企業集團。

1955年辜先生獲蔣中正接見,代表我國出席日內瓦國際勞工會議,從此開展他的經濟外交生涯。1961年辜先生當選工商協進會理事長(1994年卸任,此後升任名譽理事長),1981年接任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於致力於推動工商業發展之餘,亦開始參與國際經濟事務,1966年創立亞太商工總會,歷任國際商會副會長、亞太商工總會理事長、中美經濟合作策進會理事長、中歐貿易促進會理事長、東亞經濟會議主席、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常任理事等職。1989年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在台召開第23屆年會,先生當選為該會國際總會會長。1993年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在授予其名譽法學博士時,即讚譽他為「現代亞洲的建造者」,為亞太地區的經濟、政治與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1989年李登輝總統特頒授二等大綬景星勳章,為民間獲此殊榮的第一人。1995年起,連續三年代表總統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開創個人經濟外交生涯的高峰。

辜先生自稱是「服務工商業半個世紀的老兵」,奉行「致和之道在謙沖,立信之道在開誠」的行事準則,以「和」及「信」建立企業文化。

在政治上,1981年出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1988年獲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1990年獲李登輝總統邀聘參與國是會議籌備工作,1991年獲聘為總統府資政。同年「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擔任董事長。1993年4月,代表臺灣赴新加坡與中國代表汪道涵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為兩岸正式協商建立歷史性的溝通管道。辜先生活躍於政經舞台數十年,知人善任,不慍不火,為人處事深受肯定,所獲「現代陶朱公」、「紅頂商人」、「總統特使」等多項頭銜,絕非憑空而至。

眾人皆知,辜先生熱愛京劇。因父親時常延請戲班來家中演出,他從小就會哼唱兩句。啟蒙則是在1949年至1951年間旅居香港期間,隨李啟錚老師習戲。最愛扮揚波與孔明,都是足智多謀的功臣。

2002年臺大校慶,辜振甫先生獲頒台大第一個名譽博士。

 

辜振甫先生學養深厚,嫻熟國際政治與工商企業實務,事業與聲譽俱著,而且熱心公益,對國內外教育機構的捐助不遺餘力。辜先生多年來持續關懷母校的發展,捐款成立「財團法人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發展基金會」;長期擔任校友會總會理事長,促進母校與校友情感之聯繫;1999年《臺大校友》月刊自季刊改版為雙月刊,辜先生出任名譽發行人並贊助出版經費等;先生對於凝聚校友向心力、推動校務發展、提昇學術研究等可謂貢獻至鉅。有鑑於此,本校於2002年校慶時,將臺大建校以來第一個名譽博士學位頒授給辜振甫先生;其學問、道德、事功,足以表率群倫,允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最佳典範。(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