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在2025年1月20日,展開了他的第二次總統大位。他的第一次總統登基於2017年(通稱川普1.0),第一任任期結束時,尋求連任失敗,四年後捲土重來,順利達陣(川普2.0)。其前後三次參選,高喊口號:「美國優先!讓美國再度偉大。」他所採取的策略與措施並不墨守成規,不少是改變現狀、具開創性甚至破壞性,經常引發爭議和討論。這位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先生,為何大選能以美國之夢的呼喚獲得壓倒性勝利?自建國以來,在美國夢的驅策下,這個國家成長壯大,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大國。建國至今248年,全球江河推拉,國際風雲多變,美國夢發生了何種變遷,喪失了何種利基,造成人民思變?川普將把美國帶向何處?全球屏氣凝神,盯住川普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看到此人的非典型舉措,無不令人心驚膽顫,坐立難安。
搭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的一群清教徒簽署的《五月花號公約》,成為美國成立時的憲法精神基礎。圖為五月花號的複製品,五月花二號。現停泊於麻薩諸塞州普利茅斯。由 Paul Keleher - "Mayflower II" on flickr,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797175
美國夢的象徵,在紐約自由女神像身上得以望見,此雕像是自由和美國的標幟,也是對外來移民的歡迎信號,其基座刻有美國女詩人拉撒路(E. Lazarus,1849-1887)著名詩句:「給我你的疲憊,你的貧困,你那些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美國夢緊密地扣著「機會」與「開拓精神」。有部電影被稱為美國夢的代表作,乃獲得1994年奧斯卡六項金像獎的電影《阿甘正傳》,傳遞令人感動的情操,不論出生階級、膚色種族,皆可藉著努力與堅持獲得成功。
回溯美國夢第一個發芽點,不能不談起1620年,英國船隻五月花號(Mayflower)載著一群清教徒,為了爭取宗教自由,毅然決然拋離了英國,懷著滿腔熱忱和理想,渡過大洋,在美洲大陸普利茅斯登陸。上岸之前,乘客即共同簽署了《五月花號公約》(Mayflower Compact),核心內容包括同意建立多數決定的自治政府,服從共同制定的法律,建立公平而有道德的殖民社會。這份公約被視為美國民主制度的先驅,以及美國卓異論(又稱例外論、特殊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17至18世紀之間,殖民地逐漸拓增,豐碩的貿易經商機會吸引了歐洲國家不少人民奔向美洲。1776年13個殖民地攜手合作,建立美國,《獨立宣言》楬櫫的理念:「人人生而平等,並擁有生命、自由與追求幸福的權利」,奠定了美國夢的核心價值。1862年美國立法允許移民與貧困者獲取免費土地,只要開墾並定居數年即可擁有土地。19世紀後期,進入工業化時代,移民蜂擁至城市,一些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如鋼鐵大王卡內基等,有如成功的典範,吸引懷夢的人們。
20世紀經濟景氣循環的低谷,曾經幾乎打消美國夢的熱忱。1930年大蕭條期間,華爾街股市崩盤,銀行機構破產,市場自由運作的生產交易機制失效。原本經濟學古典學派主張由市場供需的價格機制來調整並決定資源的分配,足可累積國家社會的最大財富,這是《國富論》作者亞當史密斯(A.Smith)所主張的理念,與美國夢的自由奮鬥精神可謂相應相符。然而當大蕭條來臨,無法交由市場自由運作來維持經濟活力,政府遂另採用經濟學者凱因斯(Keynes)的建議,以政府財政介入的「新政」(New Deal)方式來挽救經濟蕭條。當時總統羅斯福公開說明,強調新的措施旨在保住美國夢的延續,促使經濟回溫,美好理想依然可期。
二次世界大戰後是美國的黃金時代,美國取得世界主導地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美元乃是全球認同的交易貨幣,形成全球金融霸權。為安頓退伍軍人,立法容許其可獲得房屋貸款與教育的機會。民權運動興起,不同種族平等相連。金恩(M. L. King Jr.1929~1968)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將種族平等納入了夢想的一環。人才透過「民族大熔爐」,四方人力來集,生產製造,研發科技,經濟飛騰。美國在全球打造出世界第一大國的獨特地位,扮演著照拂洲際的世界警察角色,動靜影響他國呼吸吐納。
到了20世紀末,天下局勢改變了。全球化時代來臨,各企業尋求低成本生產據點,產業外移,自動化發展,科技進步。於是乎,美國人民若干工作機會被外國人接收,或被機器取代,求職不易,長期失業者增加。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製造業就業人數從1990年約1700萬人下降到2020年約1200萬人,失業率居高不下,求職時間延長;自2022年底以來,長期求職者人數增加了50%以上。且某些特定行業頗受影響,若干高薪白領相關工作求職更困難。
所得財富分配更為不平等。根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研究,在1978到2020年,美國首席執行長的平均薪酬增加了1322%,而同期普通員工薪酬僅增加18%。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最富有的1%家庭擁有超過20%的全國家庭總財富,此比例更顯著增加。據美聯社報導,2023年美國貧富差距創歷史紀錄,國家總收入中,49.4%的錢流入20%最富有階級的口袋,最低的14.5%人口只取得3.4%財富。無家可歸者流落街頭,已逾77萬人。
「努力一定成功」的理想,受到了質疑,川普便在這質疑中對選民拋出改革的夢想,遴選范斯(J. D. Vance)為副總統,更是成功吸收選票。范斯自傳《流浪者之歌》一書,描寫幼年在阿帕拉契貧窮生活與社會問題,道出基層民眾想換個勇於改變現狀的領導者之心態。川普選前即強調改變的想法,選後上任即把想法一步步推上檯面,其政策包括:管制移民、取消出生公民權、加強邊境安全、提高進口關稅、退出若干國際聯盟、強硬外交談判等等。政策變革,自會引起不少撕扯崩裂的調整成本,再加上川普的談判性格,常常把目標過度高喊,令人乍聽驚嚇,作為威逼談判的謀略。川普種種措施,想把美國在全球的角色重作定位,不停歇地發聲挑戰現狀,影響尚在發酵,效果尚未明朗。
美國副總統Vance的《絕望者之歌》原版封面。取自詹姆斯·大衛·凡斯 -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27161156-hillbilly-elegy, 合理使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7191588
川普偏愛關稅政策,屢次提及,有其布局策略。其策略之一,乃是爭取人民工作機會,透過關稅提高,增加美國至國外設廠的企業成本,期能把國外投資的企業拉回美國,讓選民得以居鄉謀職。在川普1.0期間,已把美中貿易戰打得震天價響。川普也把關稅作為談判的手法,聲稱倘若金磚國家採取去美元化措施,將把關稅提至100%。又為了防杜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非法罪犯大舉移民進入,川普以高關稅迫使鄰國採取有效管制。甚至被記者詢及台海兩岸問題,他也答覆以關稅作為處理手段之一。觀諸資料,美國之出口依存度(出口占GDP比率)相對較低,如2020年只有6.9%,而墨西哥38.9%,臺灣高達51.6%,這應是川普自認為關稅戰對其他國家影響較大,自忖好整以暇的算計。
然提高關稅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影隨行。實際加稅的落點落在何國何物何時,隨著談判進程而有諸多變數。進口品價格因此提高,推升物價,可能加遽通膨問題,反而是風險,後續須密切觀察關稅加徵幅度、牽連商品種類、聯準會調息步調等。而且,被提高關稅的國家一般不會默然接受,極可能報復性地提高關稅或進口設限,尋求其他替代品,調整國際間產品供應鍵。而匯率貶值以振興出口,預料也會是國際間隨時開打的貨幣戰爭。此外,虛擬貨幣在川普2.0被大肆宣傳擴張,為金融市場注入不穩定因素。至於AI科技戰、外交勢力戰等等,同步地在不同場合跨洲上演。到底這些措施能否有助於本國就業,或是反而加深貧幅差距,對各國的衝擊及其反彈力道,尚未定著。川普也對內閣大幅揮刀,造成國內震盪。對於未來,討論者眾,確定者寡,最常見的共識是:不確定,難鐵斷。
「美國夢」從最初的宗教自由、經濟機會,到19世紀的個人奮鬥與土地夢想,再到20世紀的中產階級生活模式,而今在全球化而多元的環境下,局勢混沌多變,川普本身就是最大變數。手揮全球最有權力的旗棒,跳脫往例的行事風格,扭轉國內外政經情境,川普正在改寫歷史,雷震風掃。將來的歷史記載,應不只是美國夢變遷下的政策調整,也是關乎世界各國前景的關鍵時刻。
楊雅惠小檔案
學歷:
臺大商學系1978年畢業
臺大經濟學碩士、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訪問學人
現任:
中華經濟研究院諮詢委員
曾任:
考試院考試委員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
中央銀行理事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臺灣經濟所所長
興趣:
音樂、文學。
合唱團指揮,獲金韻獎作詞作曲獎,曾辦鋼琴獨奏暨獨唱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