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院職司為國舉才職責,期選賢與能,為求人才能有效晉用,教、考、訓、用,宜適切聯結,與各校教育制度之關係甚密,有賴相互交流以達選才旨意。2023年6月15日風和日麗的午後,考試院由黃榮村院長率團,包括考試委員、秘書長、考選部長及同仁等,踏入臺大行政大樓,在會議廳與陳文章校長及各學院系所共19位代表,交流討論若干議題,如合作宣導國考與徵才活動、學術及政策研究,研議電腦化試場以及國考相關議題。
刻正於考試院服務的我,亦為臺大校友,榮幸擔任此次活動之聯絡窗口。在收集相關資訊時,看到臺大人在歷年國考資訊中的數據,對於臺大人的公職傾向有些解讀,故在此分享。
鐘鼎山林,人各有志。校園驪歌聲起,學子在菁菁校園裏埋頭學習的日子告一段落,將踏上芸芸眾生的多樣世界,展翅開航,作出抉擇。這個抉擇是人生重要的關鍵點,投入企業界,抑或進入教研圈、公職,不同的走向,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有著不同的意義,人生也刻下不同的軌道。
國家考場的窄門
考試院考選部所舉辦的各式國家考試,一年約20場,分成兩大類:公務人員考試(高考、普考、初考、特考、升官等考)、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以下稱專技考試,又分為高考與普考)(見圖1)。高普考及初考包括行政類科及技術類科,特種考試包括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司法人員、警察人員、身心障礙人員、原住民族、外交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等等。升官等升資考試為在職者陞遷晉階之試。至於專技考試,錄取者取得證照,方有進入職場服務的機會,乃針對特殊學識或技能,其業務與公共利益、人民生命財產等權利有密切關係,依法律應經考試認證者,例如醫師、律師、建築師、會計師等專業。
圖1:國家考試體系簡要圖。(資料來源:考選部)
每場國考皆動員不少人力進行典試與試務工作,規模則隨考試類別而有差異,其中以每年7月之高普考最具代表性。111年典試工作邀集了逾千名專家學者擔任出題、審題、閱卷工作,試務工作約動員了8900人,分在全國13考區(112年增為14考區,113年增為16考區)進行,由各地方政府與學校支援協助。一旦貼出朱砂筆圈點的錄取榜單,幾家歡樂幾家愁。考試通過者,再經過國家文官學院的訓練,合格者透過分發,步入公門。
圖2:公務人員考試到考人數與錄取率。(資料來源:考選部)
每年參加國考者眾,觀察公務人員100年至111年到考人數,顯示逐年下滑趨勢(圖2)。人數的遞減應與少子化(學校總畢業人數逐年遞減),經濟榮枯(景氣循環影響投入公職意願)、公私部門待遇差異(民間產業與公務員薪資福利差異),乃至於社會氛圍(公部門形象之社會觀感)等相關,各因素影響權數不等。任一因素變動,均影響了報考應考人數之增減。至於公務人員之錄取率並不高,100年為3.26%,111年為6.49%,這些年之平均錄取率為5.40%。目前應考者減少尚不致於造成沒有新血加入,但公務人員組成結構將有何變化,則有待進一步研究觀察。
一般大專畢業當年約22歲,畢業立即取得公門入場證者不多,約有九成是數度應考,待鯉躍龍門之際,已近而立之年。以公務人員高普考而言,高考錄取者之平均年齡為30.6歲,普考29.8歲。在65歲退休之前,四、五十年間委身公職,參與政策決定,服務鄉梓社稷,表現績效各自差異。每年考試院選拔傑出貢獻公務人員,獲獎者來自不同機關,皆在職涯上耕耘出亮眼感人的事蹟。
英雄榜中的臺大人
國考向天下廣招英才,邀請各校學子前往試筆。攤開各項國考及格資料,經過一番競爭後的榜單,各校表現大相逕庭。根據報考資料,整理學生畢業3年內投入111年高普考的錄取人數,對各校錄取人數高低予以排名,表1顯示:不分類科之總錄取人數,前5名依序為成功大學、政治大學、中興大學、臺灣大學、高雄科技大學。行政類科中臺灣大學居第二,技術類科中臺灣大學與高雄科技大學並列第三。
在報名人數與錄取人數上,臺大未居鰲頭,但在錄取率上則閃爍出亮眼光譜。表2顯示:111年高普初考之全國總報名人數中,臺大生占2.5%,錄取率達6%;特種考試全國總報名人數臺大占3.2%,錄取率為3.4%;專技人員高等考試之兩項比例分別為3.6%與5.3%;專技普考之兩項比例分別為1.21%與2.15%。由此可見:無論公務人員考試或專技人員考試,臺大畢業生占全國考生之比例均低,而錄取比例則遠高於全國平均值。
若干專業領域,必須通過專技考試,取得一張認可的證照,方能在職場上掛牌取的發揮的機會。這方面,臺大畢業生表現得頗為優異。舉例而言,臺大畢業獲得律師、醫師、會計師執照者不少,臺大人之錄取率皆比全國及格率為高。以醫師而言,臺大生之及格率為80.85%,高於全國考生及格率61.51%,律師、會計師之臺大生及格率分別是21.40%與27.14%,高於全國及格率8.31%與16.58%。其實,進入臺大就讀的學子大多是第一志願踏入校園的,在專業證照上表現優異並不意外。
根據臺大之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的調查,從111年8月13日至10月30日的調查,如表3所示,各學院在企業、政府部門、學校、非營利機構、創業,以及政府、自由工作者等任職的比例不同,整體而言,皆是在業界任職比例最高,再者,第二位可能是政府部門或學校。以政府部門居第二位者包括法律學院、社會科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至於以學校為第二位者包括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院等。不同領域的職涯發展路線,有相當差異。
政府部門中的公務人員分成政務官員與常任文官,其選任過程與負責事務頗有不同,前者主導政策走向,多隨執政策略而有任免易動;後者執行措施,不隨政黨輪替而出入公職。確有不少臺大人在政府部門擔任高官要職,至於在政府部門中不同層級比例高低,則有待進一步檢視。
公門修行:先天下之憂而憂
古今中外,不少賢人達士對公務部門任職的意義多所闡釋,彰顯價值。宋朝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慨然道出為官者奉獻社稷,蒼生為念的氣魄胸襟。被稱南非國父的曼德拉(N.Mandela)說:「行動是改變的基礎。不要只是抱怨問題,要成為解決問題的一部分,成為公務員。」前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Kennedy)的名言:「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鼓勵年輕人:「改變的不是我們的信念,而是我們的行動。如果你想改變世界,踏出舒適區,成為一名公務員。」企業界中為蘋果電腦創造輝煌績效的賈伯斯(Steve Jobs)提到:「在公共服務中,你可以改變世界,你可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圖3:考試院拜訪臺大合影。
當年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給留學生寫信、打電話、拍電報,希望優秀留學生能回國任職公部門,引導了不少學子歸國服務。時空轉變,公部門的角色與運作模式有了一些改變。椰林大道上的臺大人,如何在變遷的時代中抉擇適合的行列,且在傅鐘聲響,編織理想時,忖度思量。
楊雅惠小檔案
學歷:
臺大商學系1978年畢業
臺大經濟學碩士、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訪問學人
現任:
考試院考試委員
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曾任: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
中央銀行理事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臺灣經濟所所長
興趣:
音樂、文學。
合唱團指揮,獲金韻獎作詞作曲獎,曾辦鋼琴獨奏暨獨唱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