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考上臺大植物系,第一次踏入校門旁一號館的階梯教室,心理及精神上的震懾是我進入臺大的第一印象。

第一支舞:大學部
臺大一號館是一幢臺北帝國大學時期(1929)興建的建築,造型及室內氛圍完全不同於高中之前所處新式大樓的風格;當我在階梯教室修習植物學課程,彷彿穿越回到臺灣早期以農為主、物資缺乏的社會環境,瞬間沈浸於昔日學長姐求學的光景,師生研討切磋聲在教室裡餘音繞梁!想到能進入如此神聖的高等學術殿堂學習,一股優越感不禁湧上了心頭。


生物學科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領域,中學時經過鑑定有些天分,能進入第一學府相關科系求學,也算如願以償。然而,生活除了興趣,得面臨現實的問題,當時關心更多的是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寬廣程度。思及家庭經濟條件之主客觀因素,實無法支持我未來長期在基礎科學的研究,幾經考量並與家人和學長姐討論之後,決定從理學院轉到管理學院的會計系,作為未來職涯發展的方向。 

圖1:大一植物系班遊攝於奮起湖,1990。


既然決定轉系,就得在班上爭取好成績,因此大一除了上課、打球之外,空堂時間幾乎往圖書館跑;一早到校,先至總圖擺放書籍占好位置,放學用餐後念書到工友「搖鈴」通知熄燈,成了我大學新鮮人的日常。當時一起準備轉系、交換筆記互相鼓勵的女同學,多年後成了我另一半,更是終身靈魂伴侶。我們都受益於開放的轉系制度,也深受臺大崇尚學術自由、鼓勵獨立思考,多元發展的校風影響。 


1995年服畢兵役退伍並通過國考取得會計師資格,於Deloitte擔任審計人員,眼見資本市場越來越蓬勃,毅然辭去事務所穩定的工作轉到業界發展。2011年考上母校EMBA,就讀期間學到許多創業時必須具備的商業經營概念,也啟迪了我創業的想法!

圖2:大四會計系畢業前夕攝於傅鐘,1993。

 

舞入EMBA
臺大EMBA,在學術自由校風下,提供了一個多元且尊重差異的學習環境,並且有著非常特殊的人際交流平台。學生成員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經理人、企業創辦人、二代接班人、教授、醫師、媒體人、演藝人員、法律會計專業人員、立法委員、政府官員及軍事將領等等。有些同學在社會上彼此是同業競爭者、上下游合作伙伴;也曾聽聞同一期入學的學長姐,因彼此的商業活動正訴訟中、甚或有檢察官與律師及被告同時在學的尷尬情形。 


藉由臺大EMBA的上課機會,這些成功創業的老闆及跨國企業的高階主管,必須放下繁忙公務,收起頤指氣使的態度,暫別平日戰場上的運籌帷幄,放空自己重新坐回教室裡,安靜聆聽他人的看法,尊重不同領域的見解。平時辛苦忙碌於事業跟家庭之間的這些專業人士,每週得抽出一到兩天的時間,到校園和老師、同學實體見面上課,試想,如果EMBA只是一般傳統知識及教科書的內容傳授,大概上沒兩次課就休學了!


臺大EMBA透過管理學院多年經驗,採用哈佛個案教學課程的設計、特殊班級小組的編制安排及豐富多元的課外活動凝聚力,讓已經離開學校超過十年、二十年的這些「學生」很快感受到重回校園的樂趣,人人都想抓住青春尾巴的感覺,回味青春!不論泳渡日月潭、腳踏車環島、征服戈壁、品酒佳餚、高爾夫球比賽及學術、論壇、演講、研討等,活動不曾間斷。對於這些多半已經事業有成的人士,學位的取得似乎已非最重要的考量;然而因為參與EMBA,跟同學們經歷各式互動及相處後,體驗不同的生活、發掘新的商業模式,反而產生了更大的火花,成就了更多的各類發展機會。  


我個人印象最深刻是策略管理課程裡,應用波特五力分析,討論當時臺灣手機大廠的「機海策略」。在安卓系統陣營中面對三星高階及大陸山寨低價手機品牌興起,與蘋果手機強勢品牌多重競爭下,找出長期競爭下「終局」。讓當時還在擔任財務長的我深深體會到企業長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畢竟當時我所任職的企業,也深陷相當程度的困境。另外,也觀察到企業享受著曇花一現的短期成功,忽略後進的競爭者可能利用其他資源優勢,並採用「快老二」抄襲商業模式,未能有效防範而嚐到苦果。也體會到專業經理人在心態上,對於問題解決、突破困局的能力,完全不同於創辦人需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 


我日後的創業,除了自身經歷的發揮外,也運用不少在EMBA課程中習得的理論作為日常管理的一環。例如:學習策略管理的五力分析、BCG矩陣、行銷管理、寡占市場的賽局、破壞式創新,S曲線等等許多的管理商業理論,惠我良多。 

圖3:因新冠疫情延辦一年的EMBA 10周年校友返校活動,2022。

 

舞上雲端
2012年尚在就讀EMBA期間,我離開財務長一職,並於該年底創立了聯佳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大中華區「企業級硬碟」總代理銷售業務。並於次年創立伊雲谷數位科技,主要協助企業使用亞馬遜雲端服務。當時的雲端市場,一般人大概就會直覺想到雲端存儲空間Dropbox。


創業初期,一方面必須像傳教士般的宣揚日新月異的雲端科技發展,還要到處尋找人才,並與多所大學合作投入雲端服務軟體教育。彼時臺灣主流仍屬蓬勃發展的硬體製造,大家習慣自建機房,對於新的資訊變革沒有立即的痛點,因而較難快速採用雲端科技;我們尋找到的商業機會大多是新創、中小企業或是小型研發測試專案。當時看著每個月紅字的報表,真心佩服EMBA創業有成的學長姐,切身感受到創業承受的壓力,絕對遠大於隨時可以換工作的專業經理人。 


隨著亞馬遜雲端服務推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及人工智慧服務後,市場催化出新的數位轉型的需求,大量數據透過雲端運算各類演算法及圖像辨識能力的提升,提供許多新創產業利用雲端科技,穩定的硬體租用服務及彈性收費特性,創造新的商業服務。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全人類一起「禁足」在家裡,讓線上遠距變成日常,而加大數倍雲端服務的需求。緊接著俄烏戰爭帶動政府加強資訊安全及數位韌性,觸發公部門、金融,醫療等高度監理產業,更加速採用雲端服務。 


21年公司營收達到100億新台幣,伊雲谷數位科技亦於2022年9月13日公司成立滿9年,當日成功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伊雲谷應該算是全球第一家以雲端MSP服務成功在主板上市公司,海外收入逾50%,服務海外超過15個國家城市,可說是原生臺灣資訊服務業的另類先驅。 

圖4:創立伊雲谷數位科技滿9周年於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22。

 

不歇的舞步
臺大EMBA特殊的教學方式,讓我在離開學校一、二十年後,與眾多優秀老師及學長姐共同學習再度成長;而這數千位學長姐,在完成學業離開校園後依然持續高度交流、相互請益、維持終身學習的風氣;以及大學時期,在個人職業生涯的重新調整機會,對我工作及創業都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幫助及寶貴的養分;更在此處覓得良緣。


由衷感謝母校的栽培,豐富了我的視野,為我青春譜出美好的歲月,無怨無悔!青春或會消逝,人生舞步不歇止。我將帶著母校培育的豐碩行囊繼續闖蕩,舞出未來的精彩。(本專題策畫/管理學院黃恆獎副院長&政治學系蘇彩足教授&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法律學院楊岳平教授&生農學院李達源副院長)

 


蔡佳宏小檔案
臺灣大學EMBA會計與管理決策組碩士、臺灣大學會計系學士。1995年高考會計師考試及格。
2013年創辦伊雲谷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執行長一職。2022年9月13日伊雲谷於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曾任職精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長及總管理處副總經理,北京訊宜創新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寶成集團資深經理。榮獲2023年資訊月「傑出資訊人才獎」第三類資訊化之推動、管理與應用肯定;2021年非政府組織的亞洲企業商會(Enterprise Asia)主辦的亞太企業獎(Asia Pacific Enterprise Awards, APEA)臺灣區電信與資訊及通訊科技類別「卓越企業領袖獎」獲勝者及2019年《經理人月刊》「100MVP經理人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