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25期 2019-09
![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25期](/upload/webmgr/bm_bimonthly/img/00000000338/2024092510060566f3700d58ab9.jpg)
臺大田徑隊70週年,OB老將於5月12日登玉山慶祝,當中有逾百公斤,還有超過70歲。圖提供/姚逸瀚(後左)
-
校長開講 臺灣大學108學年度開學典禮致詞──走出臺灣 面向世界 管中閔 我代表學校歡迎所有同學加入臺大這個大家庭,welcome aboard.
-
研究發展 毒品面面觀 陳家揚 毒品對於人民健康與社會治安有莫大影響,其使用可能造成神經或其他器官的損傷、影響精神狀態而導致交通、工作意外或暴力行為、甚至致死。
-
校園新鮮師 走出課堂 全世界都是我們的教室 郭靜穎 很幸運能在美國就讀博士班期間以及回母系任教一年半來,以系友或老師的身分多次參與,深刻體認到國際交流帶給學生有別於課堂學習的衝擊與感受。
-
校園新鮮師 期許自己成為一名法律人 顏佑紘 在這篇短文裡,我分享了好幾位師長的教誨,這些話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受用無窮。
-
校園新鮮師 微觀看世界 林乃君 大學時期,我從寬廣的生物學世界進到昆蟲學領域當中,到後來開始學微生物,研究的對象越來越小。還好,這樣的學習際遇沒讓我變得小鼻子小眼睛,反而讓我能從很微小的地方看這個世界。
-
校園新鮮師 教學起手式:貴人相助法 陳玟伶 身為「從開始當老師才學怎麼當老師」的菜鳥,至今能夠面對難題、每週保持樂觀正向走進上一次讓我飽嚐挫敗的那間教室,都要感謝任教以來每一位貴人的啟發與鼓勵。
-
李弘祺專欄 思考一個大學校長 李弘祺 在今天的臺灣,一個大學的校長除了面對校内學術的發展,要領導不斷創新的研究成果的挑戰,還得負起向社會闡述大學教育的目標,建立大學對社會貢獻的形象,並開創國際視野,佈局學術交流,以及種種其他的活動。
-
賞心樂事 我的心遺落在海德堡 洪淑苓 在海德堡大學交換的日子,除了讀書、演講、參訪學術單位,偶爾也利用周末假日,到處「探險」。
-
管理新知 有關係是加分還是扣分:淺談社會聯結之優劣 張景宏 然而是不是認識越多人越好、越有利或是真的越沒關係呢?如果延伸到公司或其他機構單位的層面上,是否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
花亦芬專欄~【詩的探險,藝術的事4】 為什麼愛上一幅意義不太明確的畫?──Giorgione 花亦芬 《三位哲學家》是Giorgione作品中深受讚賞,但至今仍無法確知具體內容的一幅名畫。
-
張天鈞專欄~藝術與醫學(16) 埃貢•席勒與西班牙流行性感冒(Spanish flue) 張天鈞 28歲的席勒聲名鼎盛,在藝術發展剛跨過一道重大轉變的門檻時,卻因西班牙大流行性感冒去世,是藝術界一大損失。若當年有抗病毒藥物或疫苗,相信結局會大大不同。
-
楊雅惠專欄 歌我故鄉 楊雅惠 為故鄉寫首歌吧!一起來吧!
-
保健天地 銀髮族體適能 張逸平 世界衛生組織早於2012年提出活躍老化的概念,希望經營健康政策的介入及營造高齡友善環境,達到促進長者健康及延緩失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