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92期 2014-03

圖/張天鈞
黑冠麻鷺(Malayan night heron, Gorsachius melanolophus),原被IUCN指定為瀕臨絕種鷺科鳥類,但近年族群在都市綠地有大幅成長。體長約45公分,頭上有黑色的冠羽,因而得名;獨居樹林底棲性,主食有蚯蚓、昆蟲、青蛙、蜥蜴、魚等。
在臺大,黑冠麻鷺習慣棲息於榕樹和樟樹,尤其喜歡在榕樹上築巢。通常不怕人,加上特殊的擺動脖子動作,這幾年成了臺大校園寵兒,有「校鳥」的稱號。看黑冠麻鷺的熱點前3名依序是醉月湖和數學系之間區域,圖資系館和一活中間,以及出版中心圖書館門市和農藝館包夾的草地上。(摘自袁孝維、詹芸豐、蔡佩軒『臺大校園黑冠麻鷺之族群調查與行為生態研究』)
-
校務報報 參加「Global Urban Challenge」有感 陳良基(學術副校長) 在參加完臺大85週年校慶後,當晚即與校內主管同事一行9人,前往芝加哥參加由當地Chicago Council及3所大學──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和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共同舉辦的大學校長論壇。
-
研究發展~Intel-臺大給您智慧生活 關於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 臺灣的機車多,交通壅塞時擦撞難免,不過現在只要為愛車配備一盞智慧車尾燈,就可以感測週遭環境、隨時警示後方駕駛保持安全距離。
-
研究發展~Intel-臺大給您智慧生活 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研究成果與展望 為展現、推廣及擴散中心的研究成果,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每年會在年底或隔年年初舉辦年終成果發表暨交流會,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12月8日。該年展示以食、住、行三方面為主軸。
-
研究發展~Intel-臺大給您智慧生活 新一代車輛安全系統 蔡欣穆
-
老臺大人 藥學一世情 口述.照片提供/余秀瑛 1955年北二女高中(現在的中山女中)有兩個保送臺灣大學的名頟,我是其中之一。
-
李弘祺專欄 杜鵑花,歸去與杜鵑圓舞曲 李弘祺 母校的椰林大道上面佈滿了一叢叢的杜鵑花,每年3月綻放,爭鮮競艷,美不勝收。
-
吳誠文專欄 聚散進退 吳誠文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杜甫的千年之嘆順著時光的長河流到了今天的我們身上,相見與離別不斷重演,形成了聚散的輪迴。
-
黃河明專欄 從Entrepreneurship談企業創新 黃河明 在前幾篇專欄中,我多次提到管理和專業管理者對於企業和產業的貢獻,臺灣在工業化追趕的過程中,得到管理新觀念和方法的導入,因而縮短了學習的過程。
-
創意創業學程 OnTrack: Hackathon on Train 魏妤庭(歷史系) 因緣際會,闖進創業火車,兩天搖搖晃晃在火車上,看著五彩繽紛的便利貼蔓延火車車窗,居然覺得不奇怪,空間果然是由人使用而定義。
-
校友情與事 醫學系萬祥玉教授捐贈母校300萬美元 林秀美 Lui & Wan Foundation創辦人、旅居紐約的本校醫學院校友萬祥玉教授,於1月11日慷慨捐贈300萬美元(約9000萬台幣)給本校醫學院,希望鼓勵更多女性投入醫學研究。
-
保健天地~體檢知多少 健康檢查與新陳代謝症候群~抗老化醫學的基礎 王治元 健康檢查的目的在於預防未知的疾病風險,例如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