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世界一流大學,當有高瞻遠矚的大格局。陳良基副校長參加芝加哥論壇,看見芝加哥的大學如何向全球輸出他們對國際發展的觀點與使命,深感臺大也當如是,扮演帶動社會前進的啟動者,以知識突破貢獻於未來世界。請看本期<校務報報>專欄。

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就是聚焦在新一波資通訊技術M2M的開發,為迎接人類的智慧生活走在前端。該中心是英特爾實驗室第一個在亞洲與大學合設的研究中心,經過3年已有成果產出,都和人們的食衣住密切相關,分別是科技農夫、智慧機車燈與節能屋等。其中,智慧機車燈是利用普遍使用的LED燈、智慧型手機做平台,成本低又能提高行車安全。有鑑於臺灣和東南亞的機車普及,相對地所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蔡欣穆教授團隊專注於研發適用於機車的人車界面,全世界第一個會通風報信的車尾燈就是他們的傑作。更多精采內容請看「Intel-臺大給你智慧生活」專題。

為了鼓舞校園創業,臺大在2008年起開辦創意創業學程。歷史系的魏妤庭分享了她參加的創業火車之旅,臺灣各大學的學生與4Stanford大學生腦力激盪,在極短時間產出創業提案,是挑戰。黃河明以“Entrepreneurship”一詞挑戰一般人的看法,強調創業家的本事過於所謂精神,指出機會、技術、領導、團隊、及資金是必備的基本能力。

棒球國手出身、唸電機系的吳誠文,去年獲國家產業創新獎,過去7年借調工研院做的就是產學合作。今年初歸建清大,原以為得就此打住長期執筆的本刊專欄,且看他寫「聚散進退」,敘述與本刊、與棒球的緣分。

誠如吳誠文所說,人生聚散離合充滿天意與驚奇。視藥學系為第二志願的余秀瑛教授一生與藥學結緣,盡心於臨床工作,沒想到因此幫助她走入學術圈;年逾50才取得博士,反而接觸到最新發展。她也將之歸功於上天的安排,更感謝在臺大藥學系師長的造就。

3月春暖花開,椰林大道、校園各個角落,杜鵑花爭相綻放,隨風搖擺、充滿生氣。李弘祺聯想到《杜鵑圓舞曲》,1920年臺灣流行的華爾滋。來到東方,圓舞曲成了哀傷的《歸去》,又讓人聯想到與杜鵑同名的布穀鳥。李弘祺發揮他歷史學者長才,為我們重組這花與鳥的協奏。

本期健檢談三高數據的迷思,膽固醇是生命的重要物質,糖尿病是加速老化頭號元凶,脈搏壓和高血壓有何關係?請讓王治元醫師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