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感染肆虐全球,從2020年迄截稿日6月11日已超過1億7千萬人染疫,370多萬人死亡。相對於世界各國疫情之嚴峻,臺灣因有2003年SARS經驗所建立完整的公衛系統及法規,加上邊境管制得當,人們生活如常。直到今年4月爆發華航機師群聚感染事件,疫情升溫,本土病例快速增加,5月11日雙北進入二級警戒,5月15日提升至三級警戒,5月19日指揮中心宣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這一段時間全國醫護人員全力動員抗疫,疫情考驗的不止是醫(科)學,更關鍵的是人性。個人將重要心情轉折記錄分享,希望這一場無硝煙的戰爭能早點落幕。

誠實面對、同心抗疫

面對突如其來的社區感染,臺大醫院行政團隊及一線同仁在5月15日即動員起來,做好各項措施應變,特別是降載服務量,勢必引來民怨,但是非常時期,只能請非緊急醫療的診斷、治療及住院的患者體諒。

去年一整年的好成績讓很多人疏忽、鬆懈了,惡化的狀況也讓很多事後諸葛亮開始獵巫,人性之惡,表露無遺。對此,個人有如下的感想:

(1)敬畏誠實是對疫情最起碼的態度。法國作家卡繆的小說《鼠疫》有句名言:「這一切裏面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問題,與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只能誠實。」此次的破口,導因於防疫旅館及部分民眾的不誠實,心存僥倖!

(2)重大疫情不是政府、醫院在背地裡偷偷努力就能消滅,必須動員社會全體民眾一起配合。

(3)防疫不能搞成地域及人的歧視。公布足跡是為了疫調、為了防疫,並不是因為這些人犯了什麼錯。

(4)專業交給專業人判斷,要相信專業而非謠言。

(5)保護好自己,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對醫護人員最大的支持。

(6)事非經過不知難,不要隨便指責別人,畢竟顧身體 vs顧肚子,很難兩全齊美!

沈住氣、不怕麻煩、積極處理

5月19日,釋迦牟尼佛誕生日(農曆4月8日),俗稱浴佛節。原本該是平安喜樂的一日,但在前一天晚上獲知有工務室同仁染疫。我們除了馬上進行密切接觸者篩檢、陽性住院隔離處置外,也同時展開更完整的疫調,並採取如下措施:(1)全院各單位分艙分流上班;(2)依風險辦理全院普篩;(3)全院醫療再度降載,停止常規醫療業務,除緊急用藥及手術外,暫停一切非緊急醫療行為;(4)盤點醫療及行政人力,並於癌醫成立第二檢驗站。為確保本院後續能有安全環境為國人服務,上述衝擊醫療量能的措施,實屬不得已。

墨菲定律有言,越不想發生的事就越會發生(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面對這沒有硝煙的戰爭,即使我們嚴陣以待,但是可惡的病毒還是從非醫療單位入侵,醫院誠然是一社會的縮影,也顯示敵人已經進入巷弄鄰里間,防不勝防! 

面對這場戰疫,我們不能怕麻煩,因為越怕麻煩,只會越麻煩;所有了不起都是源於不怕麻煩。我以所尊敬的政治家邱吉爾名言:「千萬不要浪費每一場危機」(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和同仁共勉,一起加油面對,不管戰疫還要多久,我們不是沒有恐懼,而是要用勇氣戰勝恐懼,持之以恆相信:這只是黎明前短暫的黑暗而已。普篩後,我們一線同仁陸續去注射疫苗,然後回崗位繼續作戰。

Hospitals need help and cooperation

5月29日,臺大醫院收治確診病人超過150位、還有31位在加護病房,其中有50位是重症。急診室超載,狀態非常混亂,再這樣下去會淪陷,急診室希望能停止接受救護車轉來的病人。可是救護車司機大哥說:「他在路上開了很久,送過兩個醫院都不收,才轉送來臺大」,我們已經看到人球出現了,但臺大不能拒絕送來的病人,如果臺大醫院關閉急診,對臺灣的衝擊會很大。SARS在和平(醫院)事件之後,病人都送到臺大,到最後臺大只好關閉急診。為避免重蹈覆轍,故當下發文疾呼。

有人說醫院拒收,是這樣嗎?要收治確診病人,設備、空間跟人員都要到位,需要時間準備,何況抗疫如作戰,人力並非急就章就能上戰場。另外,第一線的醫療壓力很大,除了新冠肺炎之外,還有其他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癌症病人需要手術、加護病房。政府想盡快提高量能,但與醫院實際有落差,如果不正視這個問題,醫療系統會崩潰。邱吉爾說:「千萬不要浪費每一場危機(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有時候是因為經過危機,你才會當作一回事。

中央指揮中心過去一年很盡責,做到超前部署,可是我們並沒有做到預防社區感染的超前部署,而今只能亡羊補牢。我們需要回過頭,很誠實、很務實才能度過這波危機,「No magic, just basic」。孟子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令雖好,沒有落實,是無法發揮任何實質效力的。

大量檢測、防疫關鍵

防疫成功有兩種模式,一是極權,二是有彈性的執行力。我們之前做得很好,堪為典範,但現在病毒已經在社區裡進行巷弄戰,必須改變戰術。我的建議是:第一,要針對高風險對象做擴大篩檢,在做完篩檢後,要有配套措施,比如迅速的隔離流程與量能。第二,還是要呼籲民眾,保護好自己就是對醫護的支持,是對社會最大貢獻。

在疫苗未廣泛施打形成群體免疫時,大量檢測是目前防疫很重要的工作,特別是臺灣疫苗施打率偏低,而疫情尚未趨緩下,如何縮短檢驗時間、提高檢驗量能,且取得精準的檢驗結果,是防止疫情擴大的關鍵。其實去年7月我們團隊和徐承志教授及大江基因公司發表了全自動PCR檢測系統(Nature Biotechnology, Vol. 38, August 2020, p932-933),也捐了一台給CDC,只是因為臺灣疫情相穩定,個案不多,而沒有派上用場。

目前各醫院所使用的PCR核酸檢測儀為半自動式,仍需要人工操作,對醫檢人員工作量和心理壓力都大,感染的風險和出錯率相對增加,而我們所研發之全自動PCR檢測系統,全程自動化機械手臂操作,不僅可大大降低人力負擔,檢驗量能更大為提高,一天就能完成2千例,而所採用的qPCR檢測技術準確率則高達99.99%。臺大新竹分院已於6月4日正式啟用,日檢驗量估可提高5.8倍,也會受理竹苗地區篩檢站以及其他醫院的檢體,並提供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台元科技園區的企業員工普篩協助。在社區感染加劇時,大量檢測是防堵疫情擴散最有效的方法。

最難風雨故人來

而接種疫苗以達到群體免疫或至少降低重症風險,已是普遍共識。

6月4日下午暴雨來襲,在風雨中日本送給臺灣的124萬劑AZ疫苗抵達,謝天謝地,臺日友誼正應了清朝孫星衍的名句:「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

我不是哈日族,我兒子才是!但是我喜歡到日本旅遊,好讀日本戰國史及近代史,愛看NHK的大河劇。日前在臉書寫「一燈照隅、萬燈照國」,很多人問我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日本最有名的兩位和尚之一的最澄(天台宗開山祖師,另一和尚為空海,創真言宗,兩人相差7歲)所說,一燈指的是個人,只要各人做好本分,就可以照亮整個團體,集結起來甚至可照亮國家(萬燈)!

1949年日本戰敗,當時最有名的國士-安岡正篤(Mashio Yasuoka, 1898-1983)即是以「一燈照隅,萬燈照國」為口號,成立了弘揚東方傳統文化和討論時局的「師友會」,整句話的重點有二:(1)每一個日本人一絲不苟的做好本分,就能對社會進步有所貢獻;(2)為民族打拼,日本人敬業樂業的精神,源於對自我民族的尊敬。

文化及文明才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指標,安岡先生對日本二戰後的影響非常深遠,他是我喜歡的王陽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信徒,著作等身,日本「平成」年號,也是出自他的建議,寓意「外平內成」,這是他給日本未來的戰略遺囑,這位「歷代總理的指南角色」,另外有個「正姿勢」的知名論述。

正姿勢先生

《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韓信因戰功彪炳被太史公譽為國士無雙,戰後日本重建歷史中,也有一位號稱「昭和教祖」或「灰衣主教」的知識分子-安岡正篤,對政界商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被稱為國士。

安岡對王陽明學說有深入研究,他認為「致良知」就是對人事物都應該探究其根本,而「知行合一」則要將學術理論運用到人生及社會的實踐當中,如此才能體驗生命、創造自我。他從陽學的分析中創建自己的思想主張:人物學。人是社會的根本,歷史演進歸根究底都是人的活動,特別重視人的「德」與「格」,提倡知識、見識、膽識來提升人性,將理論轉化為執行力。

從吉田茂、池田勇人、佐藤榮作、田中角榮、福田赳夫到大平正芳,只要碰到難題,就向他請益。1960年岸信介因美日保安條約修改被日本人認為喪權辱國而下台,時任內閤長官大平正芳用「寬容與忍耐」應對此事,媒體以其為「低姿勢」。池田和大平就教安岡,得到的答案是「高或低都非所宜,應該是用正姿勢」,為政者只有用「正姿勢」才兼具歷史和道德高度!從此他有正姿勢先生的稱謂。

他對日本企業文化也影響深遠,住友生命保險創始人新井正明有一次前晚聽了安岡演講,隔天早上一字不差的複述於全體員工的學習大會,大家熱烈掌聲,新井得意中卻看到安岡坐在最後一排,新井立刻到安岡面前道歉未先説明這是老師的演講內容。安岡安慰他:「太令人感動了!你能把我的內容用自己說法講出,每個人要成長進步,就要先學做哲學小偷,如此的道聽途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疫情擴散,人心惶惶,政治人物彼此指責,所以我才寫一燈照隅、萬燈照國及正姿勢先生,希望每位人民做好自己本分,政治人物要有正姿勢,不要上、下或歪姿勢。

吳明賢小檔案

現任:

臺大醫院院長

臺大醫學院內科特聘教授

臺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

臺灣內科醫學會秘書長

臺灣醫學會理事

《臺大校友雙月刊》總編輯

學歷:

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1982-1989)

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1995-1998) 

專長:一般內科學、腸胃學、分子生物學、醫學教育、流行病學

圖說:

圖1:新竹臺大分院檢驗醫學部副主任陳乙順操作檢測系統。(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圖2: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6/4啟用「高通量全自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系統」核酸萃取區之機械手臂執行自動分注試劑。(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圖3:日本贈送臺灣124萬劑AZ疫苗,於6月4日風雨中火速抵達。

圖4:安岡正篤先生,是為日本國士,又有正姿勢先生之稱。(翻攝自安岡正篤先生講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l7lUpzL8Hk)

圖5院長個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