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現有近2800名國際生就讀,每年出國交換生逾千人。國際處從學位學程國際化著手,透過國際組織參與、國際名校合作教學、海外教育計畫拓展等策略,強化臺大國際高教鏈結,要發展成為未來大學。請看副校長周家蓓教授的校務報報。
網路發達已到無孔不入,從空污監測、魚蝦養殖、動物保育、停車位管理乃至路燈,都可以透過機器學習和物聯網進行控管,物聯網和你我的生活關係實在密切。請看本期研究發展報導,集廖婉君教授、林宗男教授、施吉昇教授及吳沛遠教授研究之大成。
臺灣的少子化現象衝擊大學院校生存,而全球化需要跨領域人才更挑戰制式教育,楊雅惠從人才供需來看高等教育危機,也是社會危機,必須正視。
前期曾製作謝豐舟教授專題,本期續有其他領域的老師為文紀念這位總能開疆闢土的謝P。李心予教授跨生命科學及電機,姜蘭虹教授為地理學者,楊宗霖醫師來自耳鼻喉科,如此多元而歧異,卻在不同時空都和謝P交集並碰撞出火花。請看三位老師真情道來。
那波里民歌《散塔露琪亞》曾是臺灣中學生音樂課本必唱。李弘祺教授從這首歌在意大利的起源和意義,如何流行至北歐國家特別是瑞典成為特殊節日,探索其文化與政治意涵,十分有意思。
花亦芬教授帶我們看席勒的身體畫,扭曲、誇張、脆弱,呈現出困頓、焦慮、崩壞,然而詩人的臉,柔弱的目光散發出神采,每個時代、每個黑暗,對自由的追求仍是那給力量的光。
印象畫派大師保羅•賽尚的畫則是充滿光與空氣。這樣的綠意在罹患糖尿病後產生了變化,對畫家無疑是無情的打擊。請看張天鈞教授的解析。
好的產品需要保固嗎?什麼是延長保固?終生保固?需要花錢買嗎?陳聿宏教授和丁文星同學探討延長保固的策略指出,若維修成本低,則該策略可為通路商帶來更好的利潤。也可供消費者參考。
臺大2019年傑出校友遴選開始,詳見56頁公告,歡迎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