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發展進入本世紀,新一波浪潮來襲,外部處於前所未見的國際競爭,對內則面臨臺灣經濟轉型和少子化。然基於社會責任,臺大亟思教學創新,讓所培育之人才能發揮影響力貢獻社會。教務處以創意創業創新的三創生態為架構,持續精進通識教育及多元語文課程,重整課程以建立更多跨域專長,善用科技數位化課程,以及專業課程英語化等。請看本期校務報報。

失智症人口隨著高齡化,每年以一萬人增加中,但現行照護資源與實際需求已產生極大落差。蔡貞慧教授和謝敏蘭社工師提出照護體系之建立與社會制度配套建議,要扭轉失能照顧為使能措施,吳佳璇醫師則從症候分級分類提出治療與照護的具體作法;期能讓臺灣失智症照護也有2.0。

臺大有資工系也有資管系,兩系的差別在於資管系的人所寫的程式特別需要配合商業流程。孔令傑教授指出,從近年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蓬勃趨勢,企業應體認到對資訊科技的掌握,關係到企業競爭力核心的營造,乃至是創新商業模式之依據。

遠距照護也是受惠於資訊科技發達的服務產業,於今已進入第四代。余峻瑜教授和何奕倫教授探討其模式的進展和差異,希能從中尋找營運管理之方,強化系統之及時性與反應性,進而優化服務強度。

被奉為中國科學史研究的開山祖師,李約瑟基於他對西方科學發展歷史的嫻熟而能開闢研究新徑。李弘祺教授有幸於年輕時即結識之並多有往來,且看李弘祺教授側寫這位大師的學者風範。

校友楊雅惠從學者、教師到考試委員,未離開本行經濟學,但在科班之外,也從來沒有放棄最愛的興趣,音樂。臺大培養了她兩個專業。如何從玩票晉升為專家?且看她在專欄的分享。

張天鈞教授在醫學專業之外,在繪畫及藝術領域更卓有長才,本期從梵谷畫作抽絲剝繭,理性探討梵谷的死,至為精闢。

股骨頭壞死是好發於青壯年男性的髖關節疾病,王子康醫師按程度不同來介紹手術治療方法,並強調唯有對造成病因之習慣及問題以教育矯正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