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卓越
◆ 臺大成功研發12分鐘驗癌儀器
集合臺大六大領域之教授、醫生和研究人員所組成之團隊,研發出可在12分鐘內診斷病毒或癌症之多功能可攜式診斷儀,獨步全球,可為現代人自主健康管理的有力裝備。
這項稱為「即時多功可攜式定點診斷用儀器【Vsensor NTU】」的發明,過去一年來針對(1)高致癌性人類乳突瘤(子宮頸癌)病毒、(2)腸病毒71型、(3)肝癌專一性、(4)肺癌專一性、(5)流感病毒以及(6)敗血症等六項嚴重威脅民眾健康之病症進行臨床試驗,證明Vsensor NTU具有接近100%靈敏度。
本研 究團隊召集人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中心林世明教授,他表示該儀器只要增加適當的模組就能擴充功能與特性,可併入筆電與影像電話,達到個人化預防保健與醫療診斷,以及定點照護(point-of-care)之功能。
◆ 臺大與Intel合設研究中心
本校與全球頂尖的半導體公司Intel,經由國科會促成,已於1月26日正式在校園中成立產學合作研究中心,將攜手挑戰未來10年最被看好的M2M(machine-to-machine)產業關鍵技術。
所謂M2M,即是把所有的物件或機器彼此互相連結以交換資訊,並令其自主做出正確決定,對於節能減碳、智慧運輸、健康照護、糧食供應、防災防恐、智慧生活空間,可望改善全體人類之生活環境與品質。有更多改善。研發中心主任陳良基教授強調中心的特色為前瞻研究與產業應用兼具,以及跨領域技術整合。
◆ 臺大與葛蘭素史克藥廠合作防癌
臺大醫院1月13日與葛蘭素史克(GSK)藥廠合作成立「臺大醫院-葛蘭素史克藥廠臨床研發中心」;過去臺大醫院即因具備國際級的臨床研究水準吸引GSK於3年前合作成立臨床研發中心,基於成效卓著,雙方盼進一步合作,重點包括癌症治療新藥及預防癌症復發疫苗的臨床研發。
3年來,兩造在抗原特異性免疫療法(Antigen Specific Cancer Immunotherapy ASCI)此一劃時代的新型研究藥物研究卓有成效,未來將持續進行包括子宮頸癌、輪狀病毒、禽流感、及帶狀皰疹的疫苗研究,以及心血管疾病、乳癌與肺炎治療等用藥的臨床試驗等。
◆ 臺大成功加入歐盟FP7-Net4Society計畫
由本校沈冬教授與中山大學政治學所所長廖達琪教授合作之歐盟科研架構計畫-社會經濟人文領域國家聯絡據點(EU-FP SSH NCP)甫成立一年,已於2010年成功加入FP7-Net4Society計畫,成為國內第21個成功參與該計畫的組織。
歐盟科研架構計畫 (European Union-Framework Programme, EU-FP) 之社會經濟人文領域國家聯絡據點 ,扮演歐盟會員國研究團隊與我國人文社科研究人員之間的聯繫、溝通與媒合角色,任務在於輔導國內加入歐盟計畫,並與各主題型國家聯絡據點辦公室形成夥伴關係,共同擬訂執行計畫。
而Net4Society計畫的主要目的在建立歐盟與第三世界的社會經濟人文主題國家橫向網絡,強調跨國家、跨領域之合作,並系統地培訓SSH NCP專業經理人,其終極目標則在加強歐盟研究整合及建立歐洲研究區(European Research Area, ERA)。第二期計畫自今年2月1日起執行,為期兩年,會員國將擴展為63個國家,各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們若有興趣加入這個目前學術界中最國際化的合作計畫,歡迎上SSH NCP網站了解詳情:http://sshncp.nsys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