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三月從香港開始爆發SARS,由於這個來自於變異種病毒的新興感染,讓醫界的治療面臨考驗,全球民眾也面臨受感染的恐慌,而各界都一致公認『增強免疫力』是最佳的自保方法。我們的皮膚、黏膜、淋巴細胞以及抗體等等都是屬於免疫系統中的一環,都是對抗外來病原的防禦系統,保護我們能在遇到種種病原體時不至於生病。良好的免疫功能可以幫助對抗外來的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或是不正常的腫瘤細胞;能調節身體,減少種種過敏疾病和自體免疫疾病;也在器官移植時也可以減少感染,增加成功率。「免疫力」,指的是人體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過程,而免疫系統和免疫細胞就是人體最好的防禦系統和國防武力,在體內固守崗位,進行一場場永無休止的防禦戰爭。

人體的守護機制:免疫力

人體的免疫力大概可以分成兩類:一類稱為「先天性免疫力」,又稱「自然免疫力」。通常細菌、病毒或黴菌等病原體要侵入人體,都必須通過皮膚、黏膜等屏障,當皮膚或黏膜出現外傷,或是病原體的感染力較強時,這些病原體便會進入人體,而引起一序列的反應。一旦免疫細胞聚集時,皮膚便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巨噬細胞和中性白血球會先出現將病原體吞噬,再利用細胞內的酵素進行病原體分解及清除的工作。

第二類則稱為「後天性免疫力」或是「適應性免疫力」。其主要的成員包括淋巴細胞,可依其表面標記及功能的不同,分成B細胞及T細胞。專門製造抗體的B細胞,可經由抗體將入侵的病原體清除掉。而T細胞則依其功能的不同又分成T輔助細胞及細胞毒殺性T細胞,T輔助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在分泌一些細胞激素,經由這些細胞激素的作用而進一步引發接下來的免疫機能,包括幫忙B細胞製造抗體。活化細胞毒殺性T細胞則可將一些感染病原體的細胞殺死而清除。

免疫力失控下的過敏疾病

免疫力其實跟許多疾病都有密切的關聯,如幫助人體對抗外來的感染和體內腫瘤細胞的產生,都跟免疫系統脫不了關係。由近幾年整個社會的整體健康情形來看,可以發現各種深具危險性的感染疾病如腸病毒、登革熱等,幾乎是每年出現從未間斷過,就連SARS這最新的傳染疾病,也與個人免疫力強弱息息相關;至於較無立即威脅性的過敏疾病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目前常見的過敏疾病,大約可以分成在嬰兒期便出現的異位性皮膚炎、在天氣忽冷忽熱便容易出現症狀的過敏性鼻炎,以及最為眾人擔心的氣喘等幾種過敏疾病。雖然這些過敏疾病的症狀都各不相同,卻都是因為體內的過敏免疫反應過強所造成的。這幾年來過敏疾病增加十分快速,氣喘的發生率由1974年的1. 3 %增加到1994的10. 8%,在20年間增加了約八倍左右。而在1996年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在台灣全島的氣喘發生率約為7%,而都會區平均約為13到14%左右,2004年新出爐的報告也約接近15%。雖然這幾年來氣喘增加的速度有達到高原期而呈現緩慢增加的趨勢,但是在包括台北市、台南市和高雄市的都會區都大約維持在13到14%,也是相當驚人的數字。另外,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則約為6%,而過敏性鼻炎則在學齡孩童佔了約三分之一。所以整體來說,過敏疾病已經成為小朋友健康上一個嚴重的問題。此外,大家也可以察覺到一些特定的腫瘤疾病如肺癌、乳癌和直腸癌等的發生率也是有一直增加的趨勢,而這些都跟免疫功能有關。簡單來說,腫瘤之所以會發生與體內的免疫細胞降低也有關,因為體內細胞發生異常的突變而導致癌變的機會其實每天都有,所以免疫細胞其實負責監測這些異常細胞的產生。如果免疫功能不佳,便容易導致癌症的發生。

三步驟提昇免疫功能

既然免疫力是如此重要,那要如何提升免疫功能呢?簡單來說是要有足夠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和愉快的心情等。

一、足夠的營養:

(1)蛋白質:可幫助抗體生成和細胞活化,所以足夠的蛋白質是很重要的。

(2)微量元素:鋅、鐵、鎂及硒等微量元素都是活化細胞和協助細胞作用的重要因子,所以常在綜合維生素中添加這幾種微量元素。

(3)維生素、抗氧化劑:包括具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C、E、β-胡蘿蔔素、SOD等都可以增加免疫功能,有抽煙習慣的人更是需要。維生素A可促進吞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的作用力,強化免疫功能。最佳來源是天然的維生素和抗氧化劑,所以平時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4)脂肪酸:指的是深海魚所含的ω-3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EPA和DHA。ω-3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直接促進免疫功能,並降低發炎反應,所以平常可多吃一些深海魚類。

(5)益生菌:研究顯示在補充如乳酸菌或是比菲德氏菌等益生菌後,可以增加吞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等免疫作用的能力,並可抑制腸道中壞菌生長、促進腸胃的蠕動消化功能。

二、適當的運動:

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證據顯示,如果每天能夠有適當運動的人或是動物,其體內的免疫功能會有增加的情形。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每天真的能夠實際地進行一些適當的運動,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和加強免疫力。但是也要提醒大家,雖然適當的運動能夠促進體內的免疫力,如果運動過量造成體力過度消耗時則反而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如果以個人的建議,我會特別建議游泳運動,因為游泳可以達到全身運動的目的,又可以降低過敏和增加肺活量,所以其實是個相當好的運動。

三、疫苗的按時接種:

近年新的疫苗研發如SARS疫苗、流行感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子宮頸癌等一直都是大家努力的目標。對疫苗接種的建議,還是會強調較嚴重甚至會危害到生命的疾病,還是需要接種疫苗;尤其是那些年紀較輕或是年長者,因為免疫力較差,最好還是接受疫苗接種較好。其實,生活中的感染疾病是促進免疫功能的大自然促進劑,但是有些較嚴重而且疫苗效果相當顯著者,還是建議應該加以接種。

四、愉快的心情:

也許大家都容易忽略掉這點,其實保持心情愉快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已經證明,免疫細胞的活性在保持心情愉快的人體內較高,同時對抗外來的感染也較強。

季節交替,不論是感冒或是過敏疾病又逐漸增加,各個年齡層的患者都有增加的趨勢。如果能夠注意每天需要有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和愉快的心情,都是保持一個完整的免疫力和身心健康的不二法門。(本專欄策畫:台大醫院骨科部江清泉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