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電機系前身為日據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機工學科」, 於光復後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則於民國36年與57年分別設立。本系改制後共經歷十四任系主任,分別為曾啟新教授、李舉賢教授、盛慶來教授、許照教授、馬志欽教授、郭德盛教授、于惠中教授、陳俊雄教授、張進福教授、吳靜雄教授、李嗣涔教授、許博文教授、貝蘇章教授及王維新教授。本系涵蓋領域,包括通訊、信號處理、控制、計算機、電力、半導體、電子電路、電磁波、光電、醫學工程、及電腦輔助設計等,為全國電機系中,涵蓋電機領域最廣的一個系。自民國81年本所光電組獲准成為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及86年通訊與信號處理組以及電波組奉准成立電信工程學研究所之後,本系及以上相關領域研究所已於86年8月1日成立為電機學院,以因應電機領域的高速發展與產業界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臺大電機系是目前全臺灣各大學科系中,歷史最為悠久,規模也最為龐大的科系。大學部及碩、博士班在學學生總計達一千二百多人。共有專任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計六十八位,其中六十六位具有博士學位,大部分年齡在三十至四十歲之間,在各個專業領域中均有傑出之研究成果及深厚之學術造詣。另聘有兼任教授約三十位,同時並自行培訓與積極延聘優秀年輕師資,陣容堅強。每年均有近六十位教師榮獲國科會之研究獎勵,其中並有二十四位曾獲傑出獎,三位曾獲十大傑出青年,師資之優高居全國相關系所之首位。電機系及各研究所依專業性質區分為十個教學分組,涉獵領域甚廣,每年度專題研究計畫均超過一百多件,總經費則高達新台幣一億餘元,贊助與委託單位包括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防科技學術合作小組、中山科學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以及中華電信公司、聯華電子、臺灣積體電路、聯合光纖、旺宏電子…等各公民營單位。每年發表SCI學術論著約150篇,其中在IEEE/IEE等國際最權威期刊發表之學術論文更超過半數,成就直追美國前十大電機系。優良之研究風氣及豐碩之研究成果,對臺灣高科技產業貢獻良多。 而在學生方面,電機系久居第二類組的第一志願,學生素質自不在話下。在教學方面,大學部課程設計極富彈性。系上除了必修科目外,並將電機領域規劃成五大類的複選必修課程,既深且廣的教學環境,絕對足以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
臺大電機系自創立以來,已培育出許許多多傑出的人才,歷屆校友至今在產官學研各界中均居領導地位,對本土科技的推動發展不遺餘力,而對於經濟建設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在邁向二十一世紀建設科技寶島的努力之下,將以一步一腳印的務實精神,在理論與實用的研究上,不斷精進,並致力改善教學課程的品質,培養學術界與工業界的領導人才,推動臺灣成為科技島,躋身世界之林。
1997年8月1日電機學院成立,歷屆校友返校慶祝,人才濟濟,共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