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新體育館迎接千禧年

於民國84年動工興建的臺大新體育館目前進度已完成60%以上,預計最快可於明年底完工,屆時將成為國內另一處體育發展的重要據點。新體育館佔地面積12,939坪,樓高40公尺,包括地下兩層、地上六層,地下一層至地上三層為各項運動設施如游泳池、健身房、技擊館、多功能球場及主球場等,另外還有教學研究中心、200人國際會議廳及看台1,000席等,地上四至六層為固定觀眾席3,500個、慢跑圈、記者室等。地下二層則為機房及停車場。除地下二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其他皆為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最特殊的是屋頂採透光薄膜巨蛋圓頂造型,兼具力與美的呈現。(取材自《臺大校訊》1999年4月21日1版)

■落實勞動服務大家一起來

5月1日勞動節當天,陳校長與全體師生一起勞動服務,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社區之關懷,以及創造整潔美好之校園環境的共識。自87學年度起正式實施的服務課程,首創將學生社團校外服務項目納入課程範圍,計有十個隊次獲選示範實施,結果深獲好評。(取材自《臺大校訊》1999年5月12日1版)

■本校生物技術學程開課

籌畫多時的「生物技術學程」在87學年度第一學期正式開課,該學程以整合本校原有之分子生物及生物技術課程,建立分子生物學為基礎課程,另外並增設各種專業及特別系統課程,以補生技產品研發實務之不足。凡三年級以上學生即可提出申請,最低學分數為20,分成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核心實驗(校總區)/生物技術、實驗(醫學校區)、第二級及第三級課程、特別系統課程、各系專業課程等領域。未來將針對生技研發之外的產業經營管理等開設第二學程,屆時文法及管院的參與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是以本學程既有其專業性,亦達到全方位教育的目的。

從民國87年行政會議通過設置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籌備處起,在蔡嘉寅教授領軍之下,加速推動教學之策畫及增進與產業界互動的工作,生物技術學程得以在87學年度順利開課,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也通過校務會議,目前已呈報教育部審核中。(取材自《臺大校訊》1999年4月28日&5月12日1版)

■臺大醫院策略聯盟造福地方

臺大醫院4月19日與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簽約合作,跨出本院建構「臺大醫院醫療群」的第一步。該基金會所屬的亞東醫院和遠東聯合診所,將可獲得臺大技術支援提昇醫療品質,臺大各項醫學研究也將因而擴大參與族群,有助於促進國內醫學進步。為落實聯盟意義,雙方將共組管理委員會,確保醫療品質及教育研究的空間。(取材自臺大醫院《院務通訊》1999年5月16日817期)

■臺大醫院心肺同步移植創首例

國內首宗心肺同步移植手術於3月29日在臺大醫院順利完成,患者林惠貞小姐在經過一個多月修養後於5月20日出院,醫院在當天為她舉行了重生慶祝會。這宗國內首次移植成功的案例,象徵著國內器官移植手術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由於術後止血不易,加上肺部易受感染、排斥或併發其他病症,心肺同步移植較其他器官移植手術困難很多。(取材自《中國時報》1999年5月20日5版)

■資訊系ACM大賽勇奪亞洲第一

本校資訊系今年代表國家參加第23屆ACM國際大專程式設計比賽,獲得第十名,比去年進步二名,且連續兩年保持亞洲第一。三名參賽者為資訊系二年級學生龔律全、陳康本、林軒田所組成的「Vamn」。儘管這次成績表現不若原先所預期,但領隊的資訊系傅楸善教授表示,比賽能夠鼓勵學生從事軟體創作,激發學生潛能,達到經驗交流的目的,對積極發展軟體產業的臺灣而言是相當有助益的。美國舉辦ACM大賽已有30年歷史,今年首度在非美國本土的荷蘭舉行,參賽隊伍多達62隊。(取材自《中國時報》1999年4月20日4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