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11期 2000-09

航行在太平洋上的鑽探船「果敢號」。(提供/魏國彥)
-
校長開講 迎接知識經濟時代 高等教育經費不容縮水 陳維昭 認為新政府對教育的輕忽將嚴重影響高等教育之發展,茲事體大,隨即於7月14日邀請各國立大學校長來校商討因應之道,並於7月15日召開記者會發表嚴正聲明
-
學院動態 王榮德教授談職衛所過去與未來 詹長權(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所長) 發現並確定職業病的病因,就是王教授1982年學成歸國後計劃推展環境職業衛生的第一步。缺少了這一步,將難以喚起臺灣人對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的重視。
-
學術發展 新世紀高速鐵路之振動及安全性 楊永斌(工學院院長) 高速鐵路的出現,進一步縮短了城市與城市間的距離;進入新世紀之後,具有快速運輸能力的高速鐵路,預計將成為各國大眾運輸的主流。
-
學術發展 國人自製研發骨折固定器之展望 林晉(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因此我們思考如果有機會的話,國內是不是能夠自己來研發製造呢?
-
學術發展 台大一號心室輔助器 周迺寬(台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 等待心臟移植前,如果再次急性心衰竭時,那就需要機械性輔助器系統(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
-
學術發展 白浪滔滔我不怕 海洋鑽探向前行 魏國彥(地質科學系教授) 眺望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海洋開發與探索的世紀,海洋鑽探必然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
特稿 同船共渡——專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暨校友聯絡室主任徐木蘭教授 林秀美 任教於工商管理學系及商學研究所的徐木蘭教授,於去年(1999)8月1日接任本校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及校友聯絡室主任
-
歷史的腳蹤 台大法學教育的蛻變 王泰升(法律學院教授) 經由無數師生持續的努力,以及歷屆系主任的領導下,臺大法律系已確立其「臺灣法學的領航者」的地位。
-
保健專欄 抽血能檢驗出哪些問題? 蔡克嵩(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 依靠科技發展而獲得的高敏感度,血液的檢驗可以察微而杜漸,真正的做到早期之預防與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