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們敬愛的校長、師長、林院長,也就是我親愛的爸爸,各位校友、各位貴賓、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非常榮幸,能有這個機會,在這裡以校友代表的身分講話。印象中,這大概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能以某種代表的身分,在學校的場合講話。

似乎學弟妹中有越來越多人,覺得在臺大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尤其是課業方面的表現,如果成績不如人,那似乎人生都沒有希望。

但我就是活生生的反例。長大過程中,我從來不是好學生。事實上,很多時候,我更像問題學生。中學時,我經常闖禍,不僅被記過,還要讓媽媽一天到晚到學校聽老師訓話、跟老師道歉。我的成績,也總讓兩位高材生父母失望。我永遠記得,有一次我考了一科100分,自己有些得意,跟爸爸報告,結果他從櫃子裡找出建中的成績單,每科都是100分。

幸好兩位臺大醫科校友的基因加在一起,打個折後,還有足夠的K書天賦可以擠進臺大。但進來後,我再也不知道唸書還有什麼意義,因此瘋狂翹課,光大一就當了15學分,而且還有兩科是0分,從頭到尾都沒去上課──我一直懷疑這可能是某種紀錄,下次可以請教務處查一下。大學部我最後唸了六年才畢業,跟我同屆同學一起領證書,只是他們拿的是碩士。

所以根本無法準時畢業,更別說當畢業生代表。事實上,如果你問當時的老師,林之晨這個學生將來會有什麼發展,他們大概只會跟你搖搖頭。

但20年前那個學業失敗、延畢兩年的臺大放牛生,到今天創辦了AppWorks,投資輔導390家新創,加總年營業額2,300億,間接創造17,000個工作,而又擔任市值3,500億、臺灣前20大集團臺灣大哥大總經理,因此被認為是可以代表校友回來講話的人。

換言之,在學校的課業失敗,只是一個領域的不成功,但人生有成千上萬個領域,不是只有學術可以追求。這幾天我一直在想,母校到底給了當年二一邊緣的我什麼樣的養分,讓我可以在畢業後展開一個至少目前為止,相對成功的人生旅程。我應該鼓勵母校加倍投入,未來才會有更多無論學業成功失敗,都有成功人生的校友。我想,至少有以下三個點我可以提出。

第一點是「匯聚怪咖」,我認為臺大應該持續聚集全臺灣,乃至於全大東南亞、全世界最怪的怪咖,並且擁抱他們的怪。回想臺大六年,我認識了許多朋友,他們都非常奇怪。有包括杜奕瑾,也就是PTT創世神在內,一群一起搞地下BBS的同好,那時我們建立的鄉民文化,到今天還在影響臺灣社會。有臺大男籃隊友,我們沒有身材優勢、沒有體保生、甚至沒有教練,但決心靠苦練與戰法,打敗那些體保生雲集的學校,我們六點開始練球,每個禮拜苦練三天,年年都繳出好成績,其中一年甚至贏得甲三冠軍。也有一群學代會的戰友,我們反對特定政治勢力金援職業學生,入侵崇高的校園自治,我們沒有資金沒有人手,但透過理想去號召夥伴,經過一次次校園選舉,逐漸改變歪風。還有一群一起創辦「衣社」的社友,每週三、五,一起穿得潮潮去台北各大夜店跳舞,我們總是穿得最酷、玩得最瘋的那群,每次秀出我們的臺大學生證,都讓旁邊的舞友們驚呆。也有一群1999年抓住達康盛事,一起放下學業去創業的法律、財金、資工、經濟系夥伴,創辦的碩網資訊,到現在還是語意分析與人工智慧領域的翹楚,已經在準備IPO。

與這些朋友在一起時,我們很少互相比較,因為深知彼此各有興趣、志向、想法,有些議題我們會辯論,但不是要說服對方信仰我們的價值觀,而是要更清楚理解彼此的相同與不同。如果我們一起工作,那我們很有信心,每個人都能把分配到的事情弄清楚、做好。我不知道臺大學生現在是不是還一樣的怪,一樣尊重彼此的怪。但回想起來,這是臺大給我第一個禮物,讓我知道我是一個獨立思考的個體,我不需要和同學一樣,可以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在路上互通有無、互相提攜。

第二點,我想是一種近乎「隨緣的教學態度」。當年臺大的教授,多半抱著佛渡有緣人的心態在教學,他講課你願意聽,那就去上,不想聽,那是你的自由。作業你要自己寫,還是要抄同學,他其實並不在乎。考試你有本事,那就過關,沒本事,那就當掉,講得更直白一點,真的要作弊,也很少老師在抓。退一步看,學習的重點是學問、素養的提升,而不是表面形式的功課、考試成績。如果真心想學,憑臺大生的資質,有什麼學不會?如果不想學,老師逼迫又有何用?所以,面對這些優異又特別的學生,該給他們的是空間,讓他們自己摸索出人生的道路。在這方面,我感恩當年母校給的環境,也鼓勵臺大如今可以更強調這樣的態度。

第三點,我想是「與真實社會最短的距離」。臺大坐落在繁華的台北市,讓當年零用錢幾希的我,有好多的機會去餐廳、活動上打工賺錢,同時認識真實的世界。從大一開始,我去德州炸雞當服務生、在Friday’s端盤子,因為同學介紹去 MTV 電視台的大大小小演唱會當後台人員,也客串過走秀模特兒、廣告與 MV 主角。到了升大四暑假,甚至跟夥伴們一起 Full-Time 創業、Part-Time 當臺大生。換言之,在臺大,我讀的不只是「臺灣大學」,更是「臺灣」大學,讓整個社會教導我當一個哲學家皇帝。時至今日,臺灣比當年更蓬勃多元,我建議母校除了鼓勵同學出國交換學生,也可以創造許多計畫,讓學弟妹們都有豐富機會,就近在真實的台北擷取各種養分,依照他們自己的屬性,發展成更飽滿全面的人格。

以上,匯聚怪咖、隨緣教學,連結真實社會,就是我認為,臺大當年送給我最大的三個禮物,也希望它們持續是母校送給所有學弟妹的禮物。在此真心祝福母校 92 歲生日快樂,並期許臺大能堅持她的特質,造福所有下一代學子,為臺灣、大東南亞,乃至於全球,孕育更多各行業的領袖。

最後,再次感謝李校長、校友會與母校的器重,讓我有了人生第一次代表學生的體驗。在此也為三位學弟妹與他們的家人祈福,並祝所有人今天都能有個美好的夜晚,健康、喜樂。(2020臺大校慶晚宴講話全文11/14/2020)

林之晨小檔案

林之晨先生目前擔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同時於他2009 年創立的AppWorks擔任董事長暨合夥人。AppWorks是大東南亞最大創業加速器與最活躍的創投機構之一,與台灣大哥大於2019年1月形成策略聯盟。

在AppWorks之前,林之晨先生是一個創業者,1999年起先後在台北與紐約共同創辦電商新創的哈酷網、AI企業軟體新創碩網資訊、旅遊社群新創 Sosauce.com,與 3D 遊戲製作新創 Muse Games。林之晨先生畢業於臺大化工、輔修經濟,於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取得企管碩士。自2009年起,他固定在 MR JAMIE 網誌發表文章,每年提供啟發給全球數百萬有心創業的讀者。

工作之餘,林之晨先生也積極貢獻社會,目前擔任TiEA臺灣網路暨電商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亞洲矽谷民諮委共同召集人、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推動小組委員等。

圖說:
圖1:2020年受邀於臺大校友總會校慶酒會分享。
圖2:個人小檔案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