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的學校」之夢》探討臺灣人主體,如何在帝國競合之間展現
臺灣在清代納入中華帝國的邊疆,19世紀開港後開始受到大英帝國的影響,隨後於19世紀末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這些帝國勢力盤根錯節,英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師於1885年設立之「臺南長老教中學校」即為這三大帝國相互交錯的特殊場域。在如此時空背景中,「臺灣人的學校」之夢逐漸浮現。
「臺灣人的學校」之夢想,與「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之類的目標比起來,是非常渺小的願望,然而連這樣渺小的願望,也不斷被高牆厚壁所阻撓。為了傳教而創設臺南長老教中學校的英國人宣教師、身為殖民統治者規範教育制度框架的日本人、戰後以「祖國光復」名義來臺的中國國民黨,以及身為「西方陣營」盟主支持國民黨政府的美國人,上述各以不同國家為後盾的人們,有時看似為了實現夢想而走在一起,卻在關鍵時刻背叛、踐踏夢想。在各帝國複雜交錯而重層的暴力之間,「殖民主義」是什麼、「種族主義」是什麼、「同化主義」是什麼、「自治」是什麼、「極權主義」是什麼,這些問題便浮現出來。
書中時序自鴉片戰爭至太平洋戰爭大約橫跨一百年,全書共分三部,先以馬提昇、伊藤博文、李春生、馬偕家族、高長家族、林茂生等個人史為開端,在世界史的脈絡中描繪出英國人宣教師、日本人官僚及臺灣人基督徒等各群體之輪廓;其次以臺南長老教中學校的歷史為窗口,一窺英國與日本兩大帝國之間的競合而形成垂直關係的重層暴力,及與之對峙的「臺灣人」主體面貌;最後在探討極權主義式的運動如何攻擊基督教系學校,並將攻擊運動延燒到日本帝國全體的經過。
本書作者駒込武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近現代史及日本殖民地教育政策。近期關注英國宣教師在日治時期臺灣與朝鮮展開教育活動的背景、其與當地民眾的互動情形,及與日本政府的外交關係。著有《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大出版中心出版)等書。
圖說:1945年慶祝臺灣光復紀念大會,當時林茂生與林獻堂都有上臺演講。
《「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上)(下)(上下冊不分售)
駒込武 著
蘇碩斌、許佩賢、林詩庭 譯
2019年04月
平裝/ 21*14.8cm / 952頁/單色(黑)/中文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叢書 19,20
ISBN:978-986-350-338-5
GPN:1010800327
定價:1100元
臺大出版中心書店
◆校總區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圖書館地下一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水源校區書店:
地址:臺大水源校區澄思樓一樓(10087 臺北市思源街18號)
電話:(02)3366-3993分機18
傳真:(02)3366-9986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校史館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校史館二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3366-1523
營業時間:星期三~星期一9:00~17:00、週二9:00~15: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
- http://www.press.ntu.edu.tw
- 線上購書:博客來/三民書局/讀冊生活/灰熊愛讀書/國家書店/誠品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