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樂效應思維》探究雅樂身心效益之說在今日學科視野下的意義

漢傳統音樂的審美常因其對身心的安頓提昇而受讚賞,包括「耳目聰明」、「氣盛化神」、「英華發外」等等。本書探究雅樂身心效益之說在今日學科視野下的意義,採用跨學科的對話方式,不僅由古書的文字,也由音樂心理學、音樂治療、腦造影、樂音聲波頻譜分析、起乩轉識調查等等今日學科研究之發現,與古書的文字來回映照。

《雅樂效應思維──〈樂記〉身心審美的當代解讀》一書指出,〈樂記〉的說法一方面呼應今日不同學科對於「音樂如何影響身心」的理解,一方面還點出該影響之運作原則;甚至更進一步提出具體的操作方式,以及相應的思維感知系統;為今日對音樂身心影響的理解瓶頸,開啟一扇突破的窗口,也為傳統身心審美展開一套理論系統。

本書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分析法,包括古籍思想分析、樂音聲響分析,以及跨領域的整合性分析。後一項其實為一艱鉅的工程,牽涉到不同學科各自的要求、不同的目標、觀念、方法,甚至語彙。在一本有關音樂審美的著述中涵蓋此項工作,實為極大野心;稍一不慎可能使討論繁雜而失焦。不過,若要呈現身心審美在科學發達的今日之時代意義,那麼相關的實證科學與經驗學科之發現便不容忽略,也不能不處理〈樂記〉主張與這些相關學科發現之間的關係。有鑑於此,本書對於相關學科(如心理學、音樂人類學、哲學等等)之討論皆鎖定於特定「議題」,並以之與〈樂記〉之對應主張交叉對話,以便釐清後者在今日的意義。

本書作者王育雯,現任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長年致力於音樂與身心靈關聯之探討。早年研究的是西方藝術音樂及其美學;此後醉心於古代典籍的智慧,特別是其中有關人心運作,以及音樂如何對身心產生正面影響的看法。多年來持續禪修靜坐,並由其中獲益極大;通過自身內在經驗以及相關文獻探討,體會古人智慧與今日科學的相通之處,從而投入本書之研究。著作包括古琴的身心意義、漢傳統音樂的審美觀、樂曲及錄音分析,以及有關音樂時間性的析論。

《雅樂效應思維──〈樂記〉身心審美的當代解讀》
王育雯 著
2019年05月
平裝/ 21*14.8cm / 256頁/單色(黑)/中文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ISBN:978-986-350-347-7 
GPN:1010800773 
定價:360元 

臺大出版中心書店

◆校總區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圖書館地下一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水源校區書店:
地址:臺大水源校區澄思樓一樓(10087 臺北市思源街18號)
電話:(02)3366-3993分機18
傳真:(02)3366-9986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校史館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校史館二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3366-1523  
營業時間:星期三~星期一9:00~17:00、週二9:00~15: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