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演義》、《劫後「天堂」》探析中國晚清至民國時期社會文化景況

出版中心近日推出「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第二作《福音演義──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探討晚清西方傳教士與華人基督徒小說家,如何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中進行「福音演義」。另一本為「史學叢書」 第六本《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則剖析中國對日抗戰期間,蘇州在其繁榮經濟背後的形成原因。

《福音演義》
探討晚清基督教小說涵蓋面最大的一部著作

傳播「福音」是西方傳教士來華,以及書寫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核心目標,《福音演義──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研究晚清時期具代表性的漢語基督教小說,分為「翻譯編」及「創作編」。上編「翻譯編」分析首部漢譯德文基督教小說《金屋型儀》、以儒家經典評點基督教寓言的《勝旅景程》、想像天國樂園的兒童小說《安樂家》;下編「創作編」考察把英國建構成「無上之國」的《是非畧論》、演義聖經的史傳體小說《約瑟紀畧》,以及兩部藉基督教思想為中國社會革故鼎新的「時新小說」──《無名小說》及《驅魔傳》。

本書探討基督教的福音如何透過中國小說的形式敷演成文,推陳義理;分析這批漢語基督教小說如何利用中國文學的敘述資源(如章回體、夾敘夾議、小說評點等),藉以改寫《聖經》,譯述西方基督教文學,與中國本土宗教對話、與中國的社會文化處境互動等,從而歸納出作品所採用的跨文化的敘事策略,以及文學與宗教傳播的緊密關係。每一章從作品的敘事結構及特徵出發,於宗教思想及文學形式之間穿梭往來,多角度探析西方傳教士與華人基督徒小說家的書寫策略,如何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中進行「福音演義」。

《劫後「天堂」》
一覽蘇州抗戰動盪時期的「畸形繁榮」

「一旦發生的歷史事件,即使可能被遺忘,或是被重新詮釋,都不可能被絕對掩蓋,更不可能就此消失。」蘇州,這個過去被視為人間最富庶的天堂,在中國對日抗戰期間遭受摧殘,已不再是過去的景象。這動盪的8年當中,身處淪陷區的蘇州百姓是如何渡過的?

《劫後「天堂」》透過蘇州的茶館、菜館、旅館與煙館等四種休閑行業的研究,呈現抗戰時期蘇州「畸形繁榮」的城市生活,扭轉了過往對淪陷區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工商與金融萎縮等的既定印象。從大時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從畸形的繁榮見民眾的消費習慣與集體心態。此外,《劫後「天堂」》透過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徑,重新評估汪精衛政權的性質,釐清其角色與影響力,為民國史研究寫下新的一頁。

書名:福音演義──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
作者:黎子鵬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ISBN:978-986-350-244-9
定價:450元

書名: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
作者:巫仁恕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ISBN:978-986-350-236-4
定價:320元

臺大出版中心書店

◆校總區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圖書館地下一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水源校區書店:
地址:臺大水源校區澄思樓一樓(10087 臺北市思源街18號)
電話:(02)3366-3993分機18
傳真:(02)3366-9986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校史館書店:
地址:臺大校總區校史館二樓(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3366-1523  
營業時間:星期三~星期一9:00~17:00、週二9:00~15: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