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日本返國一趟,順道與許久不見的大學朋友們見了個面。這次大家約在淡水的一間台式料理店聚餐,每道菜餚價格約200元左右,算是相當經濟實惠。才一見面,大夥就沒在客氣,劈頭就是一堆垃圾話互虧對方。這種小聚會,不外乎就是聊聊各自的近況、或是其他同學現在的發展來佐餐。清蒸魚、炒空心菜、酥炸肥腸等佳餚一道道送上來後,我們立刻大快朵頤,好不盡興。看著大夥一邊吃飯一邊聊天的模樣,讓我想起學生時期。

大學時,我們這群宅男,住同一間房間、幾乎修同樣的課、甚至一起加入系上籃球隊,每天都生活在一塊;加上流病團體報告、出隊服務時也經常被分在同一組別,算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難兄難弟。像是突然想起明天要小組報告,前一晚才臨時抱佛腳,全寢室通宵達旦以極驚人的效率完成案例討論、數據統計、投影片等所有作業;或是晚上看NBA重播看得太起勁,近午夜還飆腳踏車去總區打籃球打到筋疲力盡等等。這些愚蠢及單純,大概就是我們這夥人大學時期每天的生活寫照!

在這些生活點滴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起吃宵夜的時光。畢竟都是大男生,晚餐沒多久就又餓了,因此吃宵夜便成了我們「書香寢」的固定行程。每天晚上約10點半左右,就一起到男一舍地下室吃宵夜。學生最缺的就是錢,所以宵夜也只能是20元的雞絲麵、肉燥飯,要不就到福利社買包泡麵或水果。偶爾想吃得奢侈點,才去光顧宿舍外頭停駐的攤販,買包熱烘烘的鹹酥雞或加熱滷味回寢室來解解饞。在寢室內,大夥一邊吃著宵夜、一邊天南地北打屁聊天,從同學的八卦、NBA、最新一期漫畫等等無所不談。這些回憶,彷彿昨天才發生過, 歷歷在目,想著想著,我的嘴角不禁上揚。

「欸,宗仰你在想妹喔,你有沒有要吃這道菜啊?」宗翰的問話讓我頓了一下,這才把思緒拉回現實。看著眼前滿桌菜餚,果然大家已經不是以前那種精打細算的窮學生了!這樣的改變讓我有些莞爾,時間過得真快。有幸的是,我們都還是一樣的好朋友,在這10幾年當中不曾改變。

 

康宗仰小檔案

臺大公共衛生學系學士;美國Savannah College of Art & Design, MFA。自由插畫家,與多間兒童讀物出版社、臺灣教會公報社合作。繪本作品有《咱的囝仔咱的歌》(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出版);《搶救消失的風景線-海中王者的悲劇》(小螢火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