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於2013年10月出版與特藏資料相關的3本書,其中有一冊是與琉球大學赤嶺守、豐見山和行、高倉良吉等教授與學者群、以及沖繩公文書館史料編集班專家合編出版的『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琉球關係史料集成 第一卷』。該史料集成預計逐年出版,為5冊一套之琉球史料套書。由於沖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嚴重空襲,史料文物毀失殆盡,因此史料之收集出版,對於沖繩相關歷史之研究,意義重大。琉球大學國際沖繩研究所乃於該史料集成出版第一卷之際,舉辦相關會議「台湾大学所蔵琉球関係史料刊行の成果と課題」。此會議之目的,一是為研討有關琉球史料之翻刻問題,另一主要目的則希望能讓各界了解琉球大學與臺大圖書館此一深具意義的史料翻刻出版合作計畫。
本校圖書館為該史料原件之典藏單位,也是合作編輯者,獲邀出席。本館乃由陳雪華館長與實務上參與編輯的筆者共同出席。
在會議前日,琉球大學安排了參觀博物館與重要史蹟首里城,讓我們深度了解沖繩的歷史,對於『琉球史料集成』之出版意義有更為深刻體會。
本文目的在呈現此行所見沖繩試圖於戰後廢墟中重建的理念及其實踐,是為學術之外的見聞分享。
沖繩縣立博物館
沖繩縣立博物館全名為「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其中博物館的展示充分貼近沖繩的歷史與自然,美術館則不限與沖繩歷史相關的作品。該館座落在熱鬧的市街中,充分利用博物館內、外空間,展示與沖繩相關的歷史文物和自然環境。該博物館的外觀造型呈現首里城壯觀的意象,正面設有停車場將博物館與道路隔開,讓行經者可以比較完整地欣賞(圖1)。
館外搭建傳統家屋與庭院的展示屋,呈現於高溫與高濕度的環境中,通風而適合人居、以及抵擋暴風雨侵襲的建築智慧(圖2)。
走進館內展示區,牆面設計海洋景觀的螢幕,地面採用透明玻璃,於玻璃下展示礁岩海域的生態造景(圖3);讓參觀者在進入時即開始體驗海島環境。
在展覽品的安排方面,分為禁止拍攝的歷史文物區、以及容許拍攝的生活用品文物展示區(圖4),讓參訪者可以拍攝一些照片,不致於空手而歸。此外,亦以互動的資訊技術,展示前往中國的進貢船與中國冊封使者之船的航線和泊船的港口。
該博物館另設置一兒童體驗區,以DIY遊戲結合文化歷史教育,提供製作結繩的道具與教學,讓孩子了解古人如何以結繩記事(圖5)。
浦添市美術館
浦添市美術館(圖6)是以收集展示沖繩傳統漆器藝術品為主的公立美術館。在我們參訪時,正展出借自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漆器特展「南への風:沖繩・台灣 近代沖繩の美術‧工藝」。該館重要的典藏品亦為漆器。
那霸市歷史博物館與族譜專室
沖繩的一般房舍,屋頂上均設置有獅子雕像。雖然那霸市歷史博物館位在百貨公司為主的高樓大廈內(圖7),大廈屋頂上是否有裝置獅子雕像不得而知,但在大樓的前廊立有一對獅子雕像,說明指出該類獅像乃是從遙遠的東方經西域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至日本,人們相信獅子可以消災解厄並為人祈福,沖繩人稱之為シーサー(音 ‘seasar’)(圖8)。
那霸市歷史博物館分為常設展與非常設展二區。常設展區首先以文字表列呈現琉球王府時期的國王迭替,並呈現自王府時代至廢藩置縣的歷史轉折。主要展出與沖繩歷史相關的文獻文物,包括琉球王國時期的古書、古寫本、地圖、各階級的服裝等,以及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首里與那霸之舊貌照片。非常設展區則是特別企劃;在我們參觀時,正展出錦繪(亦即一般稱的「浮世繪」)特展,名為「那霸市歷史博物館企劃展 年初錦繪展──在琉球一睹江戸文化之菁華」。
在那霸市歷史博物館旁的族譜專室,收藏了沖繩在琉球王國時期的族譜,或複製自私人或取自其他機構典藏。由於琉球與中國歷史關係密切,該類族譜內所記錄的家族,甚多是中國姓氏,並記錄來自中國的省別地區(圖9)。
首里城
首里城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遭到美軍大轟炸,夷為一片廢墟。1950年代,利用廢墟之地,創建了琉球大學。但是1958年因為文化復原的訴求,重建守禮門等;為了全面復原首里城,甚且拆除了琉球大學校舍。1992年進行首里城主體建築的復原工作,2000年首里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首里城位在山丘之上,故於原址重建,才能展露居高臨下之勢(圖10)。
首里城的重建,參照了明治時期所拍攝的老照片,所以許多解説牌會附上歷史照片以為對照。
主體建築和城牆均為新建材,極少數是舊城牆石塊(遺構石積),嵌在新製的城牆石積之中(圖11)。該城堡的城牆外廓建築,尚在進行中。
此外,有一王府點心的付費體驗專區,讓到訪者重溫王府時代的飲食文化,除了精緻的傳統茶點,並有專人講解文化背景。雖是重建,仍處處可見其細微精到,故能以重建之物獲選為世界遺産。
琉球大學圖書館與琉球‧沖繩史料
琉球大學圖書館是沖繩史料的蒐集、保存與提供利用之重要機構。圖書館內設有「沖繩開架資料」專室,以及閉架典藏的「鄉土資料室」(圖12、13)。不過,雖然是在閉架區,使用者仍可在登記後,入內瀏覽閱讀。由於該館對於沖繩史料與圖書的蒐集有成,曾獲日本國立大學圖書館協議會頒發表揚狀。
此外,該館還設有珍貴典藏書庫,收集多種文庫資料,包括「沖繩學之父」、曾任沖繩縣立圖書館館長的民俗學暨言語學者伊波普猷文庫,也包括於日本《帝國大學報》發表〈在臺灣的政治自由〉的矢内原忠雄文庫等。
琉球新報社新聞博物館
琉球新報社自設有新聞博物館,展出實物展出、報紙與歷史事件、報紙與大自然災害等不同主題。實物的展出為與報紙印刷術歷史相關文物,包括鉛字排版印刷的鉛字、電報機具、以至於現在的電腦排版印刷等(圖14)。報紙與歷史事件的展出包括「沖繩之戰」當時的報紙與記者、以及一些重大社會事件、歷史轉捩點介紹(圖15)。報紙與大自然災害的主題展出包括2011年發生的311海嘯災難報導。此外,亦儘量完整地蒐集戰前戰後的各種報紙,彙集排列為數甚多的報紙標題原貌,提供對報業發展歷史全貌性之瞭解。
沖繩縣立公文書館展覽室
沖繩縣立公文書館設有展示室、典藏庫房、修復室、圖書室,以及屬於沖繩文化財課的沖繩史料編輯班。
該公文書館的展示室以圖文搭配,分階段呈現沖繩大約自廢藩置縣之後至今歷史上的大事,另也展出戰前的地籍地圖,該地圖迄今仍是地界判定的參考依據(圖16)。特別的是,可透過電腦瀏覽戰前的沖繩空照圖。沖繩經過戰爭的洗禮,文物盡失,故僅能努力向國內外募集資料;空拍圖即為自海外徵集複製所得之典藏。對於琉球王國時期的史料,也向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的抄本『歷代寶案』取得影本,向中國檔案館複製清朝的軍機處檔案文書。
參訪心得
因為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遭受轟炸的破壞,現存於博物館中的寫本、古書與少量文物,是僅存的碩果。沖繩人因為過去曾有一段並非純粹歸屬日本的歷史,透過學者與文化界極力要找回歷史,挑起了沖繩人的文化意識。為了重建歷史樣貌,沖繩竟可以不惜拆除建於首里城廢墟上的琉球大學,然後憑著明治時期的老照片,重建首里城。不僅考證詳細,建築內的裝潢陳設,乃至附設的點心品嘗區等,都讓到訪者隨處感受到歷史文化。此外,重建的首里城,與其他各歷史博物館、美術館、沖繩縣立公文書館,以海報、電視牆互通資訊,將文化氣息連成一氣。
沖繩以其自然與人為景點已賺取大量觀光收入,尤其首里城能以非真實版的史蹟,獲認定為世界遺產,應是基於其對歷史重建考證史實、以及重建後的用心維護經營。我們只有深深的感動與讚嘆。
後記
此次邀請臺大圖書館館長與筆者前往交流的是日本琉球大學國際沖繩研究所,提供經費邀請的是豊見山和行教授的計畫,籌畫與率領工作團隊參與討論的包括赤嶺守教授、西里喜行教授、上里賢一教授等。另琉球大學圖書館伊澤雅子館長亦率領圖書館同仁特別舉辦交流座談,加上負責行程中的接待與導覽的前田舟子先生、富田千夏先生(琉球大學)、堀川輝之先生與宮里弥杉先生(沖繩縣文化振興會公文書管理課)的盡心盡力,使我們此行獲益良多,謹在此一併致上最深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