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歷過的最寒冷的冬天是在舊金山的那個夏天。」
雖然沒有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句話的確出自於馬克吐溫(Mark Twain),但是在舊金山(San Francisco,老華僑稱三藩市)常常有人引用這句話來警告遊客或者嘗試削減他們心中的疑惑。年復一年,在七八月酷暑期間初次從外地來的遊客通常對舊金山灣寒冷的海風全無防備;他們一開始不解,後來才漸漸明瞭原來盛暑時節的商店裡擺滿的冬衣是當季(或者,其實是全年無休)為他們準備的。店家們知道這些急欲踏上金門大橋一覽灣區風光或只是想漫步於漁人碼頭感受街頭藝人熱情的鄰州內陸來的同胞們或甚至是遠方國度來的遊子,他們共同的語言是:「這裡好冷啊!奇怪,現在不是夏天嗎?」
勉強撐了半小時後他們還是乖乖的走進店裡去買一件帶有紀念意義的舊金山外套。事隔數年再度造訪舊金山時,總也有些人早已把教訓拋諸九霄雲外,於是家裡便有不只一件帶有紀念意義的舊金山外套。我這輩子造訪舊金山已不記得有多少次(也許不亞於我也喜歡的有濃烈個性的港都高雄吧),當然已經學乖了,所以即使是6月在已經揮汗如雨的臺灣,我出門時也是記得要帶件外套的,「因為目的地是舊金山啊!」
其實我這輩子第一次出國時,抵達的異國城邦就是舊金山,那是1971年的8月,於前往賓州威廉波特市參加世界少棒賽途中全隊在此短暫停留,拜訪位於唐人街的華僑公所和會館,順道參觀市區幾個著名景點。我們的領隊林全興先生會選擇在舊金山停留,除了奉命拜訪僑胞外,其實還有個我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原因。我們在1971年春天、臺南市少棒代表隊成立之初,本來隊名叫「幼獅」,結果臺南的球迷鄉親們不喜歡這個名字:「蝦蜜?又輸?改啦,趕緊改啦!」
不僅球迷抗議,媒體也起哄報導,領隊先生於是召集大家討論改名,而當年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公認是日本職棒東京讀賣巨人隊的一壘手王貞治先生,再加上美國職棒舊金山巨人隊在大聯盟亦赫赫有名,大家因此七嘴八舌都說巨人隊好,甚至還有人幫忙算筆劃:「巨人兩個字一共7劃,正好代表南部7縣市,lucky seven!」
林全興先生很滿意的接受大家的意見,於是「巨人少棒隊」就在掌聲中出現在球迷面前。那一次在舊金山停留的兩天中,當然也沒有錯過巨人隊的主場球賽,只不過事隔42年,球賽細節已像濃霧中的金門大橋,雖然確定它的存在,卻也只能隔著濃霧想像它的風采。
颯颯的冷風、櫛比鱗次的摩天高樓、隔著海灣對峙的奧克蘭運動家隊主球場(Oakland-Alameda County Coliseum)與巨人隊主球場(AT&T Park-但是我們當年造訪的老球場是南邊一點,後來轉成美式足球49人隊主球場,預計2014年拆除的Candlestick Park)、以不可思議的角度上下起伏的市區街道、穿梭於鬧區的遊客最愛的軌道纜車(Cable Car)、屹立近80年不畏強風地震的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扮演過黑道大哥歸宿的惡魔島(Alcatraz Island-不知道當年為什麼沒有成為我們綠島的姐妹島)、寫滿20世紀初華人移民血淚史的天使島(Angel Island)、中華美食餐館林立的唐人街(Chinatown)、當街宣示的彩虹旗與公開護旗的市長、與洛杉磯彼此謙讓而無法去除的全美流浪漢之都的殊榮、鮮花爭奇鬥艷而遊客絡繹不絕的花街(Lombard Street)、樂迷引頸期盼的初夏爵士音樂季、擠滿遊客卻找不到漁人的漁人碼頭等等,舊金山有數不清的鮮明的特色。但是不管歷史怎麼演變,這個城市所代表的整個舊金山灣區的「金山」精神似乎一直維持著,即使後來金礦已經移到緊鄰的南灣矽谷,舊金山在灣區的領袖地位可從未改變。
只是,我對舊金山灣區的深刻感觸倒不僅只來自於它的颯颯冷風,獨特的風景名勝,或舊金山巨人隊的豐功偉業,與我的工作一輩子牽扯不斷的矽谷對我影響也很大。這個與舊金山血脈相連,灣區的另一顆充滿金山精神的明珠也是許多現代華工(華人工程師)的家。矽谷延續舊金山的拓荒淘金歷史與冒險精神,孕育出了一家又一家新的科技公司。這些公司的共同特質是勇於開拓與嘗試新技術及新商業模式,勇於挑戰高風險與高不確定性,勇於當產業的先行者,勇於重金邀集全球菁英。具有這種鮮明特質的城市,不要說臺灣沒有,即使是在美國或甚至全球亦可謂獨樹一幟,它的特質也許是源於100多年來舊金山灣所孕育的東西交會的獨特基因。2011年11月15日,總部位於矽谷聖塔克拉拉市(Santa Clara)的英代爾(Intel)慶祝它發明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40週年(1971年英代爾發表世界第一顆微處理器,就是我初次踏上美國國土的那一年)。然而隨著半導體產業漸趨成熟及全球產業版圖轉移,矽谷已從昔日作為全世界半導體產業中心慢慢地褪去了半導體的光環,取而代之的是資訊網路與雲端應用服務產業的霸主陸續崛起,例如雅虎(Yahoo)、谷歌(Google)、蘋果(Apple)、臉書(Facebook)、eBay、YouTube等。時間巨輪飛轉,金礦仍然停留在舊金山灣區,華工仍然遍地都是,高速公路、機場、海港(奧克蘭港)仍然繁忙擁擠,舊金山仍然保有它的領袖地位。
艷陽恣意揮灑光與熱於初夏的金門大橋,我再次站在早已成為觀光景點的舊金山灣口北邊高地的歷史要塞上,近觀微霧中火紅的金門大橋並遠眺市區櫛比鱗次的摩天高樓,川流不息的金門大橋與颯颯的冷風依舊,處處遊人如織,震撼的畫面猶如1971年8月初見時,感覺沒有多大的改變,只是已不敢回首當年的男孩站在這裡時是不是也曾被激起一股莫名的雄心大志。歷史的長河裡有像英代爾的微處理器與我們的年華一樣變動快的,也有像金門大橋與舊金山的領袖地位一樣變動慢的。變動慢的對變動快的而言可能看起來像亙古不變的真理一樣,難以理解;而變動快的對變動慢的來講可能看起來像飄移不定的流雲一樣,難以捉摸。一個偉大的城市之所以偉大,總是因為它擁有一些變動慢卻鮮明的特質,對於稱頌它偉大的人們而言,記憶因此得以刻畫成歷史,真理的哲學意涵得以永世被不斷揣摩領悟。舊金山因著許多變動慢而鮮明的特質,很自然的成為眾多著名電影及電視影集主要的取景地點,把無數人的記憶刻畫成了歷史。
面對舊金山灣時,旅人常常會萌生明朝文人楊慎的感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而當他們離開舊金山以後,內心又不自覺的湧現美國歌手Tony Bennett的浪漫與牽掛:
「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
High on a hill, it calls to me,
To be where little cable cars climb halfway to the stars;
The morning fog may chill the air, I don't care.」
吳誠文小檔案
吳誠文,1971年巨人隊少棒國手,為國家捧回世界少棒冠軍盃。臺南一中畢業後,考進臺大電機系,1981年從臺大電機系畢業,1984年負笈美國深造,1987年取得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電機與電腦工程學博士。學成返國任教於清華大學電機系,2000-2003兼任系主任,2004-2007擔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鑽研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與測試和半導體記憶體測試,卓然有成,2004當選IEEE Fellow。2007年借調至工研院主持系統晶片科技中心,規劃推動3D-IC設計與測試技術之研發工作與產業推廣。2010年將系統晶片科技中心整合至資訊與通訊研究所,並接任該所所長,要協助臺灣建立自有品牌,與國際大廠競逐天下。
圖説:
圖1:1971年8月於前往賓州威廉波特市參加世界少棒賽途中,我們全隊在舊金山短暫停留。當時在金門公園拍照時,其實並未注意到背景花草顯示的圖案就是鼎鼎大名的金門大橋。
圖2:2010年7月在舊金山巨人隊主球場入口,左後方雕像是巨人隊60年代傳奇勝投王Juan Marichal的招牌投球姿勢。即使穿著冬衣,當天觀看球賽時大家仍然縮成一團,難擋海灣吹進來的寒風。
圖3:站在舊金山灣口北邊高地的歷史要塞上,近觀微霧中火紅的金門大橋並遠眺舊金山市區櫛比鱗次的摩天高樓,很容易會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