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止了兩年之後,2012年的臺大杜鵑花節又能再次以「藝術」與「知識」結合的理念展開,令人格外振奮。在經費拮據之下,李校長仍然批准了這次預算,他的理由是因為「這個活動有延續性」。除了前兩年的舞台劇之外今年又有一項新嘗試就是科學插畫展。

I.【榮格與他的小三 vs. 佛洛依德】舞台劇

2012117日晚上7點,摸黑走過臺大校園到一號館戲劇系的118排練室看「與榮格密談」(The Talking Cure)舞台劇的第四次完整排練。雖然之前臺大杜鵑花節已經上過「哥本哈根」與「達爾文之後」兩齣舞台劇,但這次卻是我第一次去看排練,實地體驗了一齣舞台劇準備的過程。

在中止了兩年之後,2012年的臺大杜鵑花節又能再次以「藝術」與「知識」結合的理念上演舞台劇,令人格外振奮。在經費拮據之下,李校長仍然批准了這次演出的預算,他的理由是因為「這個活動有延續性」,也就是說從2008年的「哥本哈根」,2009年的「達爾文之後」兩齣戲下來,這個活動已經指出提升臺大校園人文氣息的一條有效途徑,值得投入資源加以延續。今年再度演出「與榮格密談」之後,每年3月的杜鵑花節,臺灣大學上演舞台劇的傳承將更為成形。相信若能再延續個23年或35年,這個活動會像行之百年的「牛津劍橋划船賽」一樣成為一個「傳統」,成為臺灣大學的一部分。

活動要能長期延續,一定要有一個主體來承擔。我與戲劇系王怡美主任討論,王主任肯定地承諾,只要經費沒問題,戲劇系願意來主辦這個活動。我們也談到既然已經累積了3年的經驗,也許可以用這3次演出為題材,進行一個學術研討會來討論相關的議題,例如此種演出對校園與社會的影響,劇本如何選擇,將來如何永續經營

2011年日本福島核子電廠出事,讓世人重新正視核電的安全性以及人類對能源的使用限度。在我看來,核能是人類「貪婪」的象徵,也是人性的根本問題。2008年臺大杜鵑花節演出的「哥本哈根」正是在討論科學家是否應該運用他的知識,來製造具有大規模毀滅能力的核子武器。福島事件的發生使與「哥本哈根」更具意義,這也反映出臺大杜鵑花節舞台劇的深度內涵。2009年的「達爾文之後」也是在探討人與人性。

今年演出的The Talking Cure是以「心理分析」為經,佛洛依德與榮格的互動為緯。以現代的流行用語,本劇的劇名也許可以用「榮格與他的小三vs. 佛洛依德 」更貼近劇情,更為聳動。The Talking Cure是編劇克里斯多夫漢普頓(Christopher Hampton)在2003年改編約翰卡爾著作《最危險的療程》(John Kerr, A Most Dangerous Method: the Story of Jung, Freud, and Sabina Spielrein)的舞台劇作,敘述心理學巨擘榮格與其女病人莎賓娜兩人間的複雜關係。當時已婚的榮格為莎賓娜治療精神疾病,榮格在她身上嘗試驗證精神分析始祖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新療法──「談話治療」,發現受良好教育的莎賓娜有受虐傾向與性成癮的問題,在多年的治療過程中,他們的關係從醫病轉變為朋友與師徒,榮格更漸漸為她聰穎卻複雜的心靈所吸引,兩人曖昧之情最終一發不可收拾,痊癒出院,正攻讀心理學的莎賓娜於是和榮格陷入熱戀。也因為莎賓娜的研究案例,榮格才有機會正式結識佛洛伊德,但他與莎賓娜之間複雜的關係卻也間接導致師徒兩人關係決裂,分道揚鑣。

巧合的是由The Talking Cure 劇本改編的電影「危險療程」也正在臺北上演。

「心理分析」在目前似乎是過時的東西,不過「潛意識」的存在大家都可以接受,「夢」雖然是每個人的親身體驗但這方面的進一步瞭解卻仍未見。近年來,腦神經科學蓬勃發展,正是以現代腦神經科學方法來檢視心理分析所主張之「潛意識,夢,自我」的大好時機。看來,2012杜鵑花節演出The Talking Cure,也像2008年的「哥本哈根」以及2009年的「達爾文之後」一般,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

II. 「追求真實的筆尖」科學插畫展活動

大自然是科學家的畫室,透過他們精準的筆,我們重新微觀這個世界。

3/9開始,藝文中心邀請你來參加這場結合科學與藝術的展覽─「追求真實的筆尖」,欣賞格雷琴‧凱‧哈伯特(Gretchen Kai Halpert)的科學插畫。格雷琴此次受邀2012杜鵑花節蒞臨臺大,展出涵蓋植物、生物及醫學3主題的手繪作品,並搭配講座與工作坊,帶領我們進入科學家的「藝」想世界!臺大雖位於臺北大都會,卻連結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美麗校園是我們的寶藏,更是生活的場域,藝術家提醒我們那些經常忽略的景致,能透過真實細膩的記錄保留下來。好風景值得一再回味,藝術其實就發生在動手畫下的那一刻。

曾擔任自然科學插畫家協會(GNSI)前主席的格雷琴,學歷背景跨及科學與藝術。她於康乃迪克學院取得植物學學士學位,在紐黑文大學(新港大學)研究所攻讀生物學插畫,並於羅德島設計進修學院取得科學與科技插畫執照。她曾長年於耶魯大學與羅德島醫院擔任研究科學家,同時亦於羅德島設計進修學院、布朗大學、惠敦學院與各家機構開班教授插畫課,目前定居於紐約。這次格雷琴將帶著多件專為此展創作的作品來臺,包含為杜鵑花節而準備的「紐約野生杜鵑」。由於科學插畫在臺灣的發展仍待倡導,她期許能透過展覽帶給觀眾不同的啟發。

  • 藝術家網站:www.gretchenhalpert.com
  • 展出期間:3/9-25每日10:00-17:00
  • 展出地點:臺大總圖書館1F多功能展覽廳
  • 開幕茶會:3/9上午10:00,臺大總圖書館(自由入場)
  • 主題演講:3/9下午2:30,臺大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 講題:什麼是科學插畫?“What Is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 講者:格雷琴‧凱‧哈伯特
    • 線上報名:http://ctld.ntu.edu.tw/fd/reg
  • 專題演講:3/14下午6:30,醫學院基礎醫學大樓102講堂(自由入場)
  • 預約導覽:請來信hsiehningwang@ntu.edu.tw或洽(023366-4782。以上活動皆為免費,參加者並能獲得插畫紀念卡片!
  • 活動網址:http://arts.ntu.edu.tw/activity/view/sn/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