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與本校學術合作座談
3月30日,中研院與本校於該院分生所舉行學術交流座談,雙方就如何加強學術交流合作事宜,以及可能衍生之教授合聘、學生數量、競爭或競合等問題進行溝通。會中並決議委由本校李嗣涔教務長、吳靜雄主任委員與中研院總辦事處莊英章處長、學術諮詢總會吳金洌執行秘書進一步洽商相關細節。
此次座談會由中研院主動邀集,雙方均期待能在既有二十多年的合作基礎上,加強尖端研究及人才培育的工作,一來強化大學之基礎與應用教育功能,同時提昇台灣的國際學術水準,創造雙贏。(取材自《臺大校訊》616號2001年4月18日1版)
■有水坑174號試驗地案 本校提說明
關於南投縣鹿谷鄉內湖國小擬遷建本校實驗林地有水坑174號試驗地一事,本校於3月21日提出說明。說明中指出臺大在民國89年3月即針對有水坑進行實地評估,並提出有安全疑慮之結果,而後經教育部邀集專家討論地質鑽探報告,亦未能排除其潛在危險。基於安全考量以及該地為柳杉種源試驗地,本校校務會議於民國90年1月13日決議不同意撥用,同時提案認養內湖國小,提供該校教學支援、教師進修等服務以及一定名額之獎學金等。(取材自《臺大校訊》614號2001年3月21日4版)
■台北清水校園購想出爐
您知道瑠公圳流經臺大校園嗎?您知道本校所在行政區「大安」之得名由來嗎?為創造臺大親水空間,紀念瑠公圳對台北盆地發展之貢獻,今年初校務會議通過「瑠公圳臺大段親水空間復原計畫」,並得到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同意,由臺大提供水路用地,水利會資助所需經費。
該計畫內容包括農場設置湧泉池花園、校園內瑠公圳水路生態之復原及醉月湖美化等三大主題,水路總長約2公里,校規會初估整治需時3年,經費達1億6千萬元左右。
藉著水路復原,營造臺大獨具歷史內涵的親水校園,不讓康橋專美於前。農工系甘俊二教授及土木系林國峰教授據此提出規劃構想,全文請上網查閱5月2日出刊之《臺大校訊》,亦歡迎各界踴躍建言,甘俊二教授:kce@upland.ae.ntu.edu.tw;林國峰教授:gflin@ce.ntu.edu.tw。(取材自《臺大校訊》618號2001年5月2日4版)
■圖書館推出林文月教授手稿資料展
圖書館繼去年舉辦王文興教授手稿資料展後,再度於4月12日推出【林文月教授手稿資料展-臺大近代名家手稿系列展之二】,除了展出林教授研究中日文學多年所累積的豐碩成果之外,同時展出她的國畫與鉛筆畫作品,讓您一窺這位作家學者的藝術才華,機會難得。展期自即起日至6月30日止,地點在圖書館五樓特藏組「特藏資料展覽區」,另有配合推廣之專題演講及影片播放,活動內容詳見網址:http://www.lib.ntu.edu.tw/exhibition/。
林文月教授為本校中文系名譽教授,也是知名的散文家。文筆清麗,深受讀者喜愛,並獲得國家文藝獎等眾多獎項之肯定與榮耀;創作而外,亦翻譯日本著名古典小說《源氏物語》等書。月前將其創作及翻譯手稿、畫作,甚至大學求學時期的筆記等,慨然捐贈圖書館典藏。(取材自本校圖書館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