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即將迎來50週年。作為臺灣唯一設置於大學內的人口研究中心,我認為記錄自1976年成立以來的歷史是極具意義的,也希望這些歷史能夠為國立臺灣大學的校友所知悉。
這篇文章是基於官方文件、照片以及本人在中心工作的回憶撰寫而成。我希望藉此機會,感謝那些在中心成長與變遷過程中做出貢獻的人們,特別是創辦人、歷屆主任、同仁以及千禧年前的早期工作人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著重介紹:(1)中心創立的過程;(2)參與的機構與重要人物;以及(3)對社會變革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出版物、活動及其貢獻。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成為傳承人口研究知識的珍貴資源,並進一步影響與人口及性別相關的公共政策。特別以此文章獻給對人口與性別研究有貢獻的前輩,感謝他/她們在開疆闢土的關鍵時期為人口議題所付出的努力,幫助臺灣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榜樣。
圖1:《人口問題與研究》期刊封面。
中心成立經過
臺灣的人口在日治時期因死亡率下降而大幅成長,國民黨政府來臺後,自1951年起人口又因生育率下降而緩慢成長(楊靜利、涂肇慶、陳寬政,1997年,頁19),這些現象引起了學者專家的關注。臺大於1973年10月成立「人口研究中心」籌備委員會,邀請人類學、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公共衛生學、農業推廣學、農業經濟學教授擔任委員,暫由教務長魏火曜教授兼主任委員,並假本校研究圖書館大館四樓設置研究室與辦公室。1976年2月獲教育部核准納入臺大,於同年8月正式成立[1],由魏火曜教授擔任第一任主任。[2]
中心出版的第一本刊物是《人口問題與研究》(圖1)。誠摯感謝當年學者們對人口研究的支持,不僅在教學研究方面樹立了研究典範,也向官方和社會各界強調了人口研究的重要性。
主編魏火曜教授在序言中如此寫著:
「政府於五十八年發表其人口政策,公認人口增加需要調節,以後各界極力推行家庭計劃……政府又為加速發展經濟,有效利用勞動力,提高國民所得,安定社會秩序,有関財經內政各部會以及省市府,先後設立有關人口問題或人力資源的調查研究單位,積極地由多方面進行研擬人口與人力問題的對策。……國立臺灣大學擁有文理法醫工農六個學院,四十一個學系與四十三個研究所,以及多方面的專家教授,為研究人口與人力的諸問題,是最適當的學術機構。…… 人口研究中心……能夠做的第一件工作,是編印本書「人口問題與研究」供大專各系科教學之用。」(VI-VII)
該書由魏教務長召集的跨學科團隊,邀請了各領域背景的學者撰文,呈現了跨領域合作的特色:
魏火曜-臺大教務長,兼人口研究中心主任委員。
孫得雄-臺大農業推廣學系兼任教授,臺灣省家庭計畫推行委員會執行秘書。
廖正宏-臺大農業推廣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吳聰賢-臺大農業推廣學系教授兼主任,人口研究中心委員兼執行秘書。
劉克智-臺大經濟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學研究所研究員。
吳新英-臺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兼主任,兼人口研究中心委員。
李亦園-臺大考古人類學系教授,兼人口研究中心委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
尹建中-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范珍輝-臺大社會學系教授兼主任,兼人口研究中心委員。
華 嚴-臺大經濟學系教授兼主任,兼人口研究中心委員。
王澤鑑-臺大法律學系教授兼主任,兼人口研究中心委員。
楊國樞-臺大心理學系教授,兼人口研究中心委員。
陳拱北-臺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魏炳炎-臺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兼附屬醫院院長。
張坤崗-臺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科兼任副教授,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鄉村衛生組組長。
陳喬治-臺大農業推廣學系與社會學系合聘兼任副教授,美國紐約人口局駐臺代表。
這些作者中包括創立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的孫得雄教授,他積極推動全省家庭計畫的實施,從民眾的接受程度來看,這項計畫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孫教授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並與國際人口學家Ronald Freedman教授(1917-2007)保持密切聯繫。Freedman教授是密西根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在孫教授之後赴密西根大學攻讀學位的還有林清祥、張明正、林美玲、余漢儀及林秀雲等人。隨後,許多在臺大完成高等教育的年輕畢業生跟隨前輩的腳步,前往密西根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及夏威夷大學進修人口研究。
本人加入人口中心是上個世紀的事。我於1971年從美國取得地理系碩士後來到臺灣,頭三年不太適應,連國語都不太會說。翌年很幸運進入地理系擔任講師。1973年,參加了美國夏威夷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 EWC)舉辦的第四屆人口暑期研討會(Fourth Summer Seminar on Population),與來自南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臺灣的學者交流。本人得知夏威夷大學地理系擁有三位人口地理學專家,而主辦會議的東西中心的人口研究所(Population Institute)更是匯集了來自美國、紐澳及南韓的眾多人口學者。當時地理系主任Roland Fuchs正好帶著全家來到臺大地理系擔任訪問教授。於是我便不假思索地申請了夏威夷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成為東西方中心人口研究所的附屬成員(affiliated member)。
人口暑期研討會每年舉行。1976年,臺大農經系畢業的江玉龍和廖正宏參加了這個研討會,從他們那裡我得知臺大設有人口研究中心。回臺後,我收集了城鄉人口遷移的相關資料撰寫論文,並深入閱讀了吳聰賢、黃大洲、劉清榕、蔡宏進、廖正宏、及尹建中等人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對我論文的概念化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此後,我也成為臺大地理系第一位開授人口地理學課程的老師。
總而言之,臺大人口研究中心早期的成員多來自農推系及農經系。由於人口研究議題涵蓋出生、死亡、遷移、婚姻及生態等多元議題,參與的學者來自不同學院,包括生農學院、文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及法律學院,這種跨學科的發展展現了包容性和多樣性。量化研究也是人口中心的強項,人口統計及早期地理資訊系統成為進行人口研究的必要工具,而農推系、地理系、公衛系及社會系對此有著豐富的貢獻。在歷任主任的穩健領導下,中心在這五十年裡穩定發展,校內外同仁合作無間,且能找到積極負責的組員[3]。
由於臺灣在推廣家庭計畫的成效顯著,國際學者經常來訪,亦有不少開發中國家的人士來中心參觀。中心成立初期僅有一位專任組員,研究計畫數量有限,主要活動是委員例行性會議,演講及接待國內外訪賓。出版《人口學刊》是首要任務,而編輯委員團隊的實力非常強大(圖2)。
圖2:《人口學刊》編輯委員團隊。
趕上中國研究熱
我對中國研究的認識始於1986年,那年我赴香港大學地理與地質學系參加兩岸三地的學術會議,意識到臺灣不應在中國研究的舞台中缺席。1990年,我在休假期間於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一年,結識了許多從事中國研究的地理學者,在他們的推薦下,我前往雲南大學、廣州中山大學、鄭州大學、北京大學及人民大學拜訪當地學者,與他們深入交流,探討人口、地理及婦女研究等議題。當時正值臺灣居民前往大陸投資及旅遊的熱潮,兩岸學術交流也自然地逐漸展開,而人口中心正好趕上了這波中國研究的浪潮。
1994年,人口中心為了慶祝成立20週年,舉辦「海峽兩岸人口現象的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圖3)。
1998年,在江東亮主任的鼓勵下,我申請了外部經費,籌辦了數項活動,包括購買書籍、組團訪問大陸(圖4)、開授相關課程,並邀請大陸學者來臺演講等。
1999年,我與宋郁玲共同編寫了《中國人口、城市與區域發展》一書。特別感謝地理學系及城鄉所幾位研究生,在組團考察及編輯這本書過程中給予極大協助。臺大校友馬潤潮[4]在序言中指出:「歐美的名校如牛津、萊登、哈佛、加大伯克萊及密西根大學,皆有一流的中國研究中心,臺大不應落於人後。」自此,兩岸學術交流更加頻繁,臺灣學者赴大陸講學、移地研究及參加研討會成為常態。2008年12月20日,我還參加了「中國人口科學發展三十年」高峰論壇暨復旦大學人囗研究所三十年所慶。
圖3:1994年,人口中心成立20週年,舉辦「海峽兩岸人口現象的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
圖4:1998年,邀請大陸學者來臺演講。
1985年臺大婦女研究室的誕生
1977至1980年間,在我蒐集博士論文資料需要前往農村進行訪問調查時,臺大農推系給了我很大的幫助。1983年,我在夏威夷大學取得地理學博士,論文題目是Female Migration in Taiwan: A Study of Process, Adaptation and Linkage(《臺灣女性遷移研究:過程、適應與連結的探討》)。我運用了人口地理學者Mabogunji提出的《城鄉遷移理論》(A Theory of Rural-Urban Migration)來解釋臺灣的城鄉遷移,這個理論非常貼切,並補充了以往臺灣城鄉研究中未包括女性的不足。當時,夏威夷大學地理學系的五位博士論文委員都是男性,他們不斷質疑我為何要把論文焦點放在女性城鄉移民。幸運的是,我申請到福特基金會獎助金(Ford Foundation Grant),得以帶領臺大地理系學生在苗栗縣及雲林縣進行入戶訪談,共拜訪了807戶農民,並成功訪問了90位住在新北市(當時的臺北縣)的女性鄉村移入者。
透過研究城鄉女性遷移人口,我才了解到美國地理學界對女性遷移的關注並不多,而美國社會科學界的相關討論才剛剛起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的論文初稿落入亞洲協會(The Asia Foundation, TAF)代表謝孝同博士(Dr. Shel Severinghaus)手中。亞洲協會早在1970年代就開始支持呂秀蓮女士推動女性主義相關活動。到1980年代初,資助計畫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資助婦女研究的學術機構,另一是資助推動女性權益的婦女團體(官有垣,2004年,頁236)。[5]
接著便是「臺大婦女研究室」(Women’s Research Program, WRP)的誕生。歐美先進國家為了改善婦女地位,早在七十年代就相當重視婦女研究。聯合國更將1975至1985年間定為「婦女十年」(Decade of Women),以促進世界各國關注並調整不合理的性別角色與地位。位於舊金山的亞洲協會總部也因此將「女性關懷」(Women’s Concern)列為重點議題之一,並支持改善婦女地位和增進兩性關係的會議。臺大婦女研究室的成立得到了亞洲協會的大力支持。1982年,謝孝同博士來訪人口中心,由我這位當時擔任中心執行秘書的工作人員接待。謝博士當時正在物色臺灣學者參加國際研討會,並表達支持人口中心舉辦婦女研究相關會議的構想。於是,中心在1984展開籌備工作,籌備委員會由林瑞穗、陳小紅、陳希煌、廖正宏、蔡宏進與我組成,決定以「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為主題,於1985年3月14日至15日舉辦研討會。我們邀請了當時擔任總統府資政的李國鼎先生於3月14日作專題演講「臺灣婦女人力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圖5)。六個月後出版論文集上下兩冊,共739頁。
圖5:1985年舉辦研討會,邀請李國鼎資政專講婦女的經濟貢獻。
同年9月,臺大婦女研究室正式成立。[6]成員包括了中研院周碧娥、交通大學顧燕翔、臺灣大學崔伊蘭及姜蘭虹。婦女研究室的成立在臺灣社會引起了一定的轟動。也因為1987年解嚴,許多新興婦女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媒體對此報導甚多。最近翻閱以前的資料,當年對婦女研究室的報導頻繁出現在報紙及雜誌,如《遠見雜誌》、《中國論壇》、《宇宙光》、《婦女雜誌》、《繽紛》及各種通訊等,還有《中華日報》、《中國時報》、《民生報》、Free China Journal、China News、China Post、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等。報章雜誌對臺大婦女研究室的宣傳超過我們的預期。從長遠來看,婦女研究室並非當時外界所理解的「借用臺大人口中心的一間辦公室」,而是一個正在迅速壯大的婦女研究領域。
隨後,清華大學於1987年成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並於次年舉辦「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研討會」並出版相關書籍。[7]此後,人口研究中心的婦女研究室與清大社人所合作,於1988年7月舉辦兩天半的「婦女暑期研習會」。同年8月,社人所在李亦園院長及劉兆玄校長支持下,成立了「兩性與社會研究社」。到1980 年代末,臺灣的婦女研究已超越了提倡新女性主義的階段,逐漸形成了臺灣本土的婦女研究方向。[8] 1990年,婦女研究室也創辦了《婦女與兩性學刊》和《婦女研究通訊》,並持續以不同形式出版。這些出版物的延續,歸功於2000-2007擔任婦女研究室召集人的林維紅教授。此外,她在國際和兩岸交流方面付出了許多心力。
亞洲協會的資助從1985年開始,一直延續到1989年。幸運的是,1990年張珏老師接任婦女研究室召集人,她的廣泛人脈和募款、組織能力使婦女研究室得以繼續運作。我將臺大婦女研究室的草創及經營,視為「學院內」的婦運。1997年,我與張珏為推動「婦女與性別學程」在校內奔走,成功說服校務會議的委員投下同意票,使學程順利通過。張珏於1989年開設「兩性關係」通識課程,該課程在2010年更名為「性別關係」。
在張珏任內,婦女研究室的早期研究員包括胡幼慧、余漢儀、崔伊蘭、林維紅、畢恆達、李貞德、吳嘉苓、張錦華等人。在她的領導下,婦女研究室開創了網路研究員的模式,成立了「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致力於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覆蓋各級大專院校、高中職及中小學。此外,在江東亮主任的支持下,張玨老師及各委員的努力下,經過校內外評鑑委員的推薦,最終將“性別”一詞加進中心的名稱,成為「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1999年揭牌儀式時,許多嘉賓出席,陳維昭校長也蒞臨致賀(圖6)。自此,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每五年都進行一次評鑑(圖7)。
圖6:1999年以「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掛牌。
圖7:接受評鑑,不斷成長,圖為中心成員合影。
結論
臺大婦女研究室的成立,顯示出臺灣社會觀念的逐漸轉變。教育部開始訂定性別平等相關法規,加上1996年彭婉如遇害事件引發了婦女團體共同發起「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這些事件標誌了臺灣社會對性別議題的重視。經過學術界的努力,國科會設立了一個跨領域的學科,以H24為代號,用以涵蓋人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中的性別研究。我們由衷感謝支持婦女組織及相關計畫的團體,感謝持續引領婦女研究室的歷任召集人,還有加入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的新成員們。特別是臺灣人口學會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合作,讓我們能夠持續推動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讓它成為臺大最具前瞻性和活力的研究中心之一。
經過將近五十年的努力,中心在出版品方面已建立了豐碩成果,主要刊物包括《人口學刊》、《女學學誌》、《婦研縱橫》等。前兩者已列入國科會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的正式名單。此外,我們也不定期出版專刊及學術論文。為了因應電子化時代的來臨,中心還提供了豐富的網頁內容,便於查詢人口、性別資料及活動訊息,網址為: https://homepage.ntu.edu.tw/~psc/Default.html;婦女研究室網址:https://gender.psc.ntu.edu.tw;《女學學誌》網址:https://jwgs.psc.ntu.edu.tw。
我們堅信透過不斷的努力與創新,中心不僅能成為臺大的驕傲,更將為學術界和社會做出卓越的貢獻。希望這篇文章能夠鼓勵年輕一代的領導者,承先啟後,如同一位學者所言:”Leading the future can mean protecting the past and building something new.”繼續讓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發揚光大。
註:
[1]《人口問題與研究》增訂版,人口研究中心編印,1976.12月,VII頁。
[2]魏火曜教授(1908-1995)於1948至1953擔任臺大醫院第三任院長,1953年起接掌醫學院院長達19年。1968年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七屆院士。1972年轉任臺大教務長七年餘。
[3]令本人印象最深刻的組員為楊麗秀、江若珉、陳淑美、黃佳媛、余玥貞,以及現任的陳盈真。
[4]臺大外文系畢業,到美國轉唸地理,任教於州立愛克倫大學地理系。
[5]很巧的是,兩種類別不同的機構,所獲得的支持經費不相上下。官有垣(2004),《半世紀耕耘――美國亞洲基金會與臺灣社會發展》。臺灣亞洲基金會委託研究,臺北:智勝文化。頁244-245, 249。
[6]回顧1985 年的首屆婦女研究會議,確實滿足了新興婦女團體的期望,感謝她們熱心參與並全力支持這次活動。隨後出版的《國立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臺灣婦女研究文獻目錄》(1990年),當年有婦女新知雜誌社的貢獻,才較為完整。
[7]徐正光、宋文理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10月。其中一篇「現階段台灣婦女運動的經驗」由周碧娥、姜蘭虹撰寫(頁79-101)。
[8]張秀蓉著編,《關懷客家 放眼天下—徐正光學・政經歷》。新北市:客家委員會。2023,頁133。
姜蘭虹小檔案
畢業於香港大學地理與地質學系,兩次赴美求學,獲碩、博士學位。1972年起在臺灣大學地理學系任教至退休並獲頒名譽教授,曾任教於美國夏威夷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地理學系。曾擔任多項學術行政工作,包括臺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臺大理學院副院長及屏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