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求學生涯,上課這件事情的確占據了學生時期絕大多數的時間與精力,年紀大了回過頭看,會覺得,啊!那時候是不是應該多做一些其他事情,學習不只是在課堂,更在於實踐與叩問,在田野與人情。很多年過去,經過研究所洗禮,現在站在教書這個位子回頭看大學求學那段日子,這個問題應該這樣問:青春的我們所學為何?從每一次的學習中發展出來的批判性思考為何?我們怎麼善用(take the most advantage of)每一次的學習?不論可能有多不喜歡或輕忽它們,同時假設我們勢必會全心全意投入每一堂我們非常喜歡的課,然而真的嗎?半途而廢怎麼辦?愛到一半不愛了怎麼辦?心有餘而力不足怎麼辦?學分數爆表、時間不夠用怎麼辦?有人生無法預料之事怎麼辦?社團愛情課業無法三全怎麼辦?也許大學時候的我們都像衝浪客,這些學習路上的心境與情緒起伏是一波波的浪,能夠游刃有餘取決的不只是技巧,還有心性與策略。不輕忽每一次選上的課,不小看每一次做取捨的機會,不小看每一道浪的驚喜與 lessons learned

學生的反饋激盪出研究的不同想法,也是教研相長。(圖為國際學生提供)

 

大學時代,身邊優秀的同儕,不分系所,都相對早慧,這個優秀包括學業和活動參與,很多人在大一以前就具備很強的思考潛力,批判性強,論述能力強,進了大學以後,在環境與同儕的刺激和促成下,把這些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有些人透過學業、有些人透過社團、有些人透過社會歷練,思考能力的打磨,每個人歷經的路程不同,長短不同,快慢不同。對我而言,求學過程中,我是在相對後期才摸索到做中學以及批判性思考對我的重要性與啟發,求知這件事情開始變得有趣、有意義而且能夠做到反身性思考,是能夠內化與運用知識,不斷問為什麼,在細節中挖掘與追求邏輯,研究開始變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一個想法會擴散出去,會牽引下一個問題與解答,環環相扣。讓事情變得好玩,人們才有動力去分享,永遠抱持著好奇心,人們便會不斷地追問與尋求答案,這些都是人性,都是非常自然而然的過程。當時我要申請博士班請教系上一位老師,她告訴我,念PhD是妳在develop and practice your intellectual curiosity。我慢慢理解到,當學習與研究內化成一種生活態度,不是應付考試應付外在的要求,思考會開始清晰與銳利,有目標有策略地提問與解答,學習取捨知識,並且善用手邊的資源。

記得大學時代的一門農經大四必修課「農產價格」,授課老師張宏浩老師剛從Cornell University學成歸國,教科書是幾年後我到 Ithaca 唸書時在院圖書館發現:啊!原來就是這一本。前面幾週的圖形、模型、理論,老師講得很清楚,有趣的是期末報告,自己組隊找題目,搜集第一手問卷資料(primary data),驗證上課的東西。其實不太記得做了什麼,但記得我們做出來的東西有點難解釋,感謝當年老師沒有很犀利;其實犀利不是壞事,被評論者往往會學到最多東西。這裡有一個關鍵:我們該如何批判自己研究的正當性,用evidence-based的角度詮釋結果與侷限,而理論跟實務之間的異同是什麼,當兩者出現分歧,何者會是我們客觀的參照點以及論述基礎,而不單只是就AB。在「做」資料的過程中,「學」到一些思考。另外,經濟系陳虹如老師的「經濟發展」一課,期末報告以指定讀物The end of poverty: How we can make it happen in our lifetime為主,讓我在前往美國就讀研究所時,彷彿是依循著這本書的guidepost,想繼續朝發展經濟學這個領域精進。在美國求學過程,最大的收獲應該是擔任研究助理,協助執行多個美國農業部跨領域計畫,在「做」推廣計畫(extension project)的過程中,「學」到何謂研究,「學」到如何運用所學所知甚至所未知來回答一個可能沒有答案的研究問題。曾經參與過的跨科際跨區域整合型計畫包括:選擇改良後砧木以改善蘋果樹所面臨的病蟲害風險以及後續經濟評估、保育耕作對有機蔬菜栽培的經濟與環境效益評估 、農特產品之全美聯邦性作物保險計劃對作物收入與收穫面積的影響,以及多年生高經濟價值水果作物之風險管理策略。這些計畫參與的經驗,不同於課堂上的學習,我學會收斂與專注研究問題,從問題去學習可行的解決方法與辨識適合的研究框架。

 

 

 

 

 

實地參訪能讓學生對現狀有更接地氣的理解。

 

多年後,回到母系服務,教書給了我另外一個很大的啟發,在美國就讀研究所期間所參與的研究計畫變成我的上課素材,而在上課過程中與同學們的討論則給了我研究的靈感與想法;在「教」課中,激盪出不同的「研」究想法,在學生給予的反饋中,思考多了不同的面向。不只是教學相長,也是教研相長。學習與研究互相交織,相互影響,這不只是對我,我希望對學生來說,研究也不見得是枯燥至極、非常遙遠的事情,求學過程中,不斷反覆辯證知識,老師給的、教科書給的、網路給的、or whatever sources給的知識,也是一種研究;研究應該是一種態度,讓思辨落實在學習裡面,這件事情本身應該是好玩的。在「消費經濟論」一課中,我讓學生在期末自由發揮任何跟消費經濟相關的主題,同時報告要求以學術論文的架構為基礎,我希望他們在嚴謹和有趣之間取得一個好的學習平衡。在「農業金融」一課中,除了按表操課的 lectures,從第一年開始,每年都會帶學生參訪全國農業金庫,以及邀請農業信用保證基金的董事長來演講。這兩個活動的安排,是希望在通常沿用自國外學理的農業金融管理理論之外,讓學生了解臺灣獨有的農業金融制度環境與歷史,而實地參訪與專業實務界人士的演講能夠給學生更接地氣的理解。另外在國際專班「農業政策分析」一課,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學生們往往討論熱烈,他們樂於分享所想所知,丟一個問題出來,學生會自行形成一個討論圈,然後我再從他們的分享中帶出我想傳達的觀念。

學習、研究、教書/講授,我希望在未來的學術生涯,能夠不斷滾動以及重新組合這三個動詞,持續對學生、學校,以及學術社群帶來有意義有火花的分享。(本專題策畫/生農學院王淑珍副院長&資訊管理學系蔡益坤教授&物理治療學系鄭素芳教授&生命科學院鄭貽生副院長)

 

 


何率慈小檔案

現任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助理教授,美國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碩士與博士,曾任美國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農業與糧食政策、作物保險、風險管理、酒類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