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友雙月刊第24期 2002-11

封面圖說:
右2:農學院正式更名為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楊院長平世(中)與同學們於新院名揭牌後合影。右1為祕書蔡錦福先生。(攝影/李順仁)
底圖及右1:椰林大道之秋。(攝影/洪培元/農業陳列館)
-
校長開講 為學生創造有利的競爭條件──談臺大英語進階課程之實施 陳維昭 雖然國內已有其他大學也開始實施英語課程,但臺大早在多年前即已注意此一趨勢,為求周全,耗費許多時日進行籌劃和準備,而於今年正式實施。
-
特稿 臺灣大學椰林大道環境改善工程簡介 總務處 校園規劃小組 自本校立校以來,椰林大道經過多次的變動,在保有傳統的架構和景觀的前提下,椰林大道一次次變得更好、更符合時代的需要。
-
學院動態 臺大EMBA: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終身學習挑戰 李存修(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雖然全球籠罩在一片不景氣之中,但知識經濟的大方向並沒有改變,研發的重點由半導體、光電擴展至生物科技與奈米科技的領域。
-
學院動態 農業試驗場概況與未來展望 林幸二(生農學院附設農業試驗場秘書) 自民國46年8月1日起,將原有農藝、園藝、畜牧、及農業工程四個分場正式合併成立本場,改稱為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附設農業試驗場,以迄於今。
-
法律與生活 公司與投資 曾宛如(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公司法對於一般非從事營業事業之民眾似乎關係並不密切;然而,公司卻是社會經濟活動之主要主體,是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早已與公司結合在一起。
-
學術發展 農業經營管理資訊系統推廣理念與實務探討 岳修平(農業推廣學系副教授) 配合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再加上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狀況下,在在都影響了農業經營管理的理念與方法。
-
學術發展 同步量測技術於輸電線保護電驛與故障定位之研究 劉志文(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本文特對本實驗室在同步量測技術於輸電線保護電驛與故障定位之研究,做一概述與相關分析,同時探討未來電力系統保護之發展趨勢。
-
歷史的腳蹤 記《從帝大到臺大》的出版 陳維昭(臺灣大學校長) 《從帝大到臺大》是本校出版的第一本臺大人口述歷史。該書匯集了在1930年至1950年間進入臺大就學、服務的校友及師長們的臺大經驗。
-
管理新知 我國金融監理機構之理想方案 黃達業(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成為國內金融業的新主流型態後,如何落實金控公司內部監督機制便成為金融監理的當務之急。
-
保健天地 肥胖與健康 黃國晉(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研究顯示,肥胖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及部分癌症等疾病之發生有關,因此肥胖已被視為21世紀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及醫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