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語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語系,涵蓋印度洋和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大部分語言,包括臺灣原住民在内。而臺灣南島語因保留較多祖語,歧異度高,而被語言學家視爲南島語族最可能的原鄉;黃宣範教授從語言學證據加以佐證。此外,鄭恆雄教授鑽研布農族語逾40年,發現布農族語的動詞變化、時式與時態最爲複雜,也佐證了臺灣南島語在南島語典型特徵的「焦點結構」,保存得最爲完整。語言反映人類的認知系統,臺灣南島語的焦點不以「人」為唯一中心,還有其他生物、自然與空間,這在人類語言當中極其獨特,也再次凸顯臺灣南島語的重要性。

臺大自臺北帝大成立「土俗人種學講座」以來,對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之研究未嘗中斷,近年來基於東南亞是地球上族群分布、語言及文化薈萃的區域,人類學系也將田野地擴展至東南亞。不同於語言學抽絲剝繭式的考證,謝世忠教授期望透過跨文化比較研究,爲人類族群文化搭建起對話的橋梁。從對遇、刺激、啟迪當中,承受多元文化衝擊的歷練,進而能包容異己,乃至由衷感動。此即人類學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