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樓的會議室望出去是美麗的中加州海岸,沙灘、岩澗與蒼松勁柏競爭著如畫視界的焦點與主導目光的地位,然而地位未定,容易使人迷惘,陷入沈思。加州聖塔克魯斯(Santa Cruz)南端的加比托拉(Capitola)帶著那麼一點名聞遐邇的「十七哩路」(Seventeen-Mile Drive)的迷人神韻。但是為什麼要千里迢迢來到這個地方討論半導體測試技術,從早到晚繞著幾個艱澀的問題打轉?窗外薄霧細雨竟日不去,把眼前畫布染成灰色一片,而太平洋彼岸的臺灣島逐漸浮現在灰色畫布的中央。島上飛過一群向北的雁鴨;它們南北飛,而我東西飛。南北與東西到底各自具有什麼樣的與生命糾結的意象,各自宣示什麼樣的宿命?旅程的終點卻總又是無限循環的另一個起點,南北如是,東西亦復如是。半導體產業從太平洋這頭帶著滿身的疲憊往西飛,但是之前它也曾在美國大陸東西岸之間徘徊。

「很美的景色,是不是?」打斷我思緒的是從奈良來的藤原教授,依舊穿著他的灰褐色西裝外套、深色西褲與黑色皮鞋,頭髮梳理整齊,臉上帶著靦覥的微笑;相較於多數與會者的休閒打扮,顯得有點拘謹。

「啊,藤原教授你好,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

「很高興又見到你,吳教授。很可惜這麼好的會議,來的人卻不多。」

「是啊!這次臺灣只有三個教授來。工業界呢,要不是我邀請了三個資深主管來談一些臺灣的經驗,是一個人也沒有的。」

「日本現在是很緊張的,不但是工業界沒有人來,很多學校也都發出了旅行禁令,還好我們學校尚未禁止我到加州來。」

我想的是金融海嘯與產業景氣的因素,原來他提的是豬流感在日本引起的恐慌,我馬上想起日本人審慎地處理所有問題的態度。縱然相識已十幾年,也經常一起開會,藤原教授在我面前仍然一貫地拘謹,不茍言笑,從他的身上我經常看到整個日本的縮影。

「對了,你有收到我實驗室的論文集嗎?」藤原教授看似順帶一問,但是我知道他對論文數量是非常在意的。

「有啊!你實驗室論文表現很好,我該好好向你學習。」我回答後藤原教授露出開心的笑容。

短暫的休息之後會議繼續進行,台上的講者滔滔不絕,藤原教授正襟危坐,我則望著窗外太平洋,心思隨波起伏。去年6月我曾與幾位同事一起來到加州矽谷的史丹佛研究院(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RI)上課,學習他們的研究管理方法。SRI三天課程結束後,我們也參訪了史丹佛大學、Google公司、柏克萊加州大學等單位。誠然在SRI所學無多,只是年復一年臺灣不斷派人來美國學習如何作研究,而美國人似乎還不會有派人到臺灣學習如何作研究的念頭。研究能力之於國家競爭力,或如美麗沙灘與蒼松勁柏之於加州海岸,是關鍵要素還是可有可無?即使半導體產業此刻似已無奈西向,東行的朝聖者仍然年年在加州落腳。

「我們這樣的測試驗證方法可以確保系統的品質與可靠度,當然這是依賴我們多年的研究經驗發展出來的方法。」台上來自矽谷的講者終於作了結論。

一個機構或單位究竟有沒有好的研究能力是不是有跡可循?我們可不可以只用幾個指標(Indicators)評估一個研究機構的研究能力?我自問自答,低頭在紙上塗塗寫寫,設計了五個簡單的指標,分別是「資金運用(Funding Mechanism)」、「研究題目主導權(Initiative)」、「研究人員(Researchers)」、「薪資(Salary)」、及「學術參與(Technical Activities)」:

1. Funding Mechanism:研究經費是否充足且有適當的使用彈性?

2. Initiative:研究計畫是否由研究人員發起(而非上司指定);是否由領域專家評估決定(而非僅由管理階層決定)?

3. Researchers:研究人員質量是否均符合需求;是否被適度激勵?

4. Salary:研究人員是否有薪資保障(不需賺錢養活自己)?

5. Technical Activities:研究人員是否獨立發表質量均優之學術論文;是否積極從事學術溝通(如研討會)?

我用它們比較了上述機構以及臺灣的研究型大學(TU)與法人研究機構(TR);下表是我給的主觀的粗估,表中分數「5」代表最符合。

組織

指標

SRI

Google

史丹佛

柏克萊

奈良科大

TU

TR

F

3

4

5

5

4

4

3

I

4

5

5

5

5

5

3

R

4

5

5

5

4

4

3

S

4

4

5

5

5

5

3

T

3

2

5

5

4

4

2

Total

18

20

25

25

22

22

14

在指標F中,SRITUTR均受到政府預算限制,但TU的國科會經費比TR的經濟部經費限制少,對研究相對有利。至於指標I,由於大學強調學術自由,行政主管向來不干預教授研究或教學;TR在前瞻研究(Research)部分可能得向學術界借鏡。我覺得TR在指標R也有相當的改善空間,因其所謂研發人員大多為工程師與技術員,而較少具獨力研究能力與經驗的研究人員;這並不全然是外界吸引力(薪資水準)的關係。指標S的問題主要是人員如果背負為自己籌措薪資的壓力,則他們只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立即可以取得收入的工作。大學教授是不必煩惱自己薪資的,所以他們作研究有其他的動機與誘因。最後是指標T,雖然對TU我仍不滿意,但至少多數教授已成為獨立的研究人員,可以在全球頂尖的期刊發表論文,在頂尖的研討會演說,並公開與同領域學者討論。

午餐後我與中央大學的李教授緩緩走入畫布中,盡覆針葉與毬果的步道蜿蜒於高大的松木間,在林中宛若與世隔絕,與從會議室遠眺時感覺截然不同,蓋見樹見林之別也。

「應該陪你再多待兩天,看盡附近美景,可惜我晚上得先搭機回去,趕後天教評會的升等審議。」李教授帶點歉意地說。

「你的論文表現這麼好,應該沒問題的。祝你成功!」我知道臺灣的教授也身處論文數量的壓力中。

然而面對史丹佛與柏克萊時,我倒不需去算他們的論文。中加州海岸的美麗來自於沙灘、岩澗與蒼松勁柏結構成的如畫視界。

 

吳誠文小檔案

吳誠文,1971年巨人隊少棒國手,為國家捧回世界少棒冠軍盃。臺南一中畢業後,考進臺大電機系,1981年從臺大電機系畢業,1984年負笈美國深造,1987年取得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電機與電腦工程學博士。學成返國任教於清華大學電機系,2000-2003兼任系主任,2004-2007擔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鑽研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與測試和半導體記憶體測試,卓然有成,2004當選IEEE Fellow2007年借調至工研院主持系統晶片中心,以DSP(數位訊號處理器)技術及其技轉為起點,要協助臺灣建立自有品牌,與國際大廠競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