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沉默我不再詢問 當你的笑容變得陌生
你的哀愁我再也不介意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今晚的約見你已體會 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
我們因不瞭解而相識 我們因瞭解而分離
 
在人潮中不必說些什麼 因為我們再也聽不見
我們在聲浪之中淹沒 在聲浪中淹沒
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 這是不見傷感的分手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散場電影

這是【木吉他】合唱團的經典名曲<散場電影>。成員當中有一位臺大人-陳秀男,1979年考進大氣科學系。有一天上課,系主任周根泉教授看到他,調侃說道「陳秀男,我在電視上看到你的機會比在課堂上多」。

臺大大氣瀟灑走一回

出生在加拿大,5歲時隨父母回臺定居。父親陳幼石先生是臺大農化系校友(1951畢),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學成後至加拿大進行博士後研究,再回母校任教,曾被國民黨徵召參選中彰地區第一屆第一、二次增額立委。

當年大考填的是「志願」,而非興趣,和楊峻榮一樣,陳秀男轉而寄情於音樂。升大二那年暑假參加金韻獎比賽,初試啼聲即受矚目,升大三時受邀加入【木吉他】,灌唱片,課外活動更多了,他也樂此不疲。對於課業,都選修有把握的,但求過關。考前就窩在圖書館裡臨時抱佛腳,書桌上泛光的綠燈罩是最美好的記憶,後來還去買了一座類似的燈具回家擺著。

也難怪老師對這個學生沒什麼好印象。「我和一般大學生不一樣,正課上得少,社團倒參加不少,如吉他社、再興校友會,忙著辦演唱會、畫海報;這就是我的大學生活」。如果少了社團經驗,他的校園生活還真的乏善可陳。

那一屆同學轉系的多,進來時20多人,1983年畢業時只剩十來個。同班同學互動不多,比較密切的都是再興的臺大幫,像是降轉外文系的宋國民,經常出入台一旁的小蜜蜂電動玩具店,又像是念電機的林永松,現任臺大資管系副教授。其中對他最具影響力的莫過於飛碟唱片老板-陳大力。1975年考進臺大商學系國貿組,不是榜首,可也名列前茅,「做事嚴謹,很難共事」,這是他的觀察。可是兩個男人卻麻吉得很。

受到【木吉他】夥伴李宗盛慫恿,他在當兵時開始創作。李宗盛寄給他個人製作的第一張專輯-鄭怡的《小雨來的正是時候》,「他很興奮地告訴我,這行太好玩了!要我趕快加入。」不過那時陳秀男一心想出國念書,只是在攝影或繪畫間舉棋不定,於是退伍後去了一趟美國,探訪同學,繞了一圈又回到臺灣,剛好喜瑪拉雅唱片來找,這才進入流行音樂界。

遇見伯樂-陳大力

國外代理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將西洋音樂翻製成中文版發行,由於非興趣所在,一年後即離職,然後進入飛碟,面試他的就是陳大力-和他前半生音樂生涯唇齒相依的學長、夥伴兼老闆。有一回聊天得知,陳大力在面試前打聽過他這個人,得到的訊息是「很混」,居然還是用了。為什麼?陳秀男到今天仍沒敢問。

人生職場最幸運的事無非是遇見伯樂,而他就是幸運。既非科班,又談不上才華,居然能作曲?他說要歸功於陳大力對他的賞識與信賴。「他是很特別的一個人,想法、作風都很低調。當時他是副總,我是他的特助兼國內處協理,除了作曲也參與管理。躬逢其盛,我們合作的那段日子可以說是國語流行音樂全盛期。」

由於需要量大,陳秀男平均一年要創作數十首,有時等不到靈感,被陳大力嫌慢,緊迫盯人,於是下班後陪他哼哼唱唱,超有效率的在兩小時內把歌寫好,這就是兩人合作的開始。在合作的過程中,沒學過樂理、也不懂樂器的陳大力,無俚頭的曲法經常讓陳秀男哭笑不得,卻也佩服有加。雙陳合體加上獨立作品,陳秀男總共產出300多首歌,倆人合寫的<瀟灑走一回>、<選擇>、<大海>至今傳唱不輟,獨立作品<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新年快樂>也十分膾炙人口。

現在是單曲年代,不在意專輯整體性,往往一張專輯有多個製作人,只要一首歌爆紅就算成功。但對陳秀男而言則否,他堅持自己寫的歌要自己操刀製作,為的是完整呈現想要傳達的主題或概念,林慧萍、金瑞瑤、郭富城的專輯都有他的斧鑿,特別是為郭富城製作了11張專輯,口碑甚佳。他很感謝合作的藝人,透過他們的美聲與歌迷們有很好的心靈交流。

不過和創作比起來,製作過程更不浪漫,甚至是與現實妥協的結果。如<瀟灑走一回>,這首為配合電視劇《京城四少》創作的片頭曲,找來當紅的葉倩文主唱,卻因不討喜,他在香港錄音間煞費周章才讓大明星開口,而且只唱一遍。而由王傑和葉歡合唱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則由兩人分別錄音,再透過剪輯合成。「那時葉歡剛出道,為了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在王傑錄音完之後,靈機一動,讓新人葉歡來合聲,結果反應很好,很神奇吧!」這還不算什麼,他說藝人喜好強烈,製作人與歌手在錄音室吵架的所在多有。

開音樂工廠募新血

在飛碟被轉手後,陳大力因身體微恙,赴加拿大休養,他則自行成立製作公司「藍海」,與日本波麗佳音合作。待陳大力回國創立擎天唱片,他又追隨了他6年。現任當然娛樂顧問。看盡流行音樂起落,深感人才斷層嚴重,2009年,陳秀男決定「走幾步回頭路」,開設創作工廠,募新血,教詞曲,全力培養幕後人才。

人,才是根本,臺灣的流行音樂大起自民歌,就是有很多優秀的創作人,他說年青人有心聲要抒發,經過時間累積能量,在某個時間點上爆發流行,說民歌是革命不為過。但也就因為環境好、賺錢容易,量變造成質變,他批評,「新歌很多,但有哪幾張是我願意掏錢出來買的?很少!為什麼?因為不夠用心。」加上唱片業產值下滑,讓許多人抽腿,如此惡性循環,前景堪憂。

但是,對同業將唱片業式微歸咎於下載氾濫,陳秀男不表認同,「以前錄音帶時代也可以對拷,這些人是不會買唱片的,我們從來沒賺過他們的錢,現在也一樣,我們應該要自問:到底花多少精神在製作產品?」而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態度更讓陳秀男不以為然。他說拍電影、做唱片和其他文化事業都是燒錢的行業,近年韓國得以在影視音樂上大放異彩,係因國家大量栽培人才出國留學,反觀臺灣,撥給國片輔導金100萬元,杯水車薪。現在臺灣還要面對來自對岸人才與資金的強力競爭,「黃舒駿也曾說臺灣目前只在歌詞領先,再不自立自強,流行音樂主導權很快會易主」。他以美國Walmart為例指出,Walmart超越老牌的K mart,營收蟬連全球企業第一名多年,仍兢兢業業,不因是世界第一而自滿,向來引領華人流行音樂風騷的臺灣,要警惕。

他並未期待政府,他只想提供對流行音樂有興趣的年青人一個磨練的環境。是什麼力量讓曾經在別人眼中很混的陳秀男產生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他說也許是電影“The Bucket List”(中文片名《一路玩到掛》),觸動了他稍嫌遲鈍的感性神經。電影故事大意是:一個蓋了醫院的富翁和一個大學畢業的汽修黑手,兩人在生命末期相遇,以一個月時間共同去達成想做的事,不論輕重、瘋狂也罷,就是不要徒留遺憾。這部電影讓自覺不夠感性的他稍稍有些體驗,「通常做音樂的人沒辦法擔任管理階層,可是我可以,我不愛看小說,吃東西也不覺得特別有感動,這在創作時蠻困擾的,因為我想要起伏很大、熱情澎湃」。

去年,他終於所有行動,成立Music garage即是他的「人生清單」之一。他預期快則半年即可驗收,「能有一群志同道合共同圓夢,做完這一段就可以退休了」。

 

陳秀男小檔案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畢業

經歷︰1999-2005擎天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5-1997藍海音樂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1987-1995飛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特助兼國內處協理

得獎紀錄:1992∕金鼎獎唱片類∕最佳作曲人獎∕瀟灑走一回

1992∕第四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瀟灑走一回

1994∕唱片評鑑大獎∕年度十大專輯製作人獎(劉德華∕一生一次)

1994∕唱片評鑑大獎∕年度十大專輯製作人獎(郭富城∕夢難留)

創作作品:

葉蒨文:瀟灑走一回∕曾經心疼/真心真意過一生/選擇∕明月心

劉德華:一生一次∕真情難收∕一輩子的錯/情歌∕不用人陪

郭富城∕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夢難留/渴望∕愛你

王傑∕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

小虎隊∕放心去飛∕最愛你哭泣時候的眼睛/驪歌/男孩不哭/新年快樂(&憂歡派對)

吳奇隆∕追夢

林憶蓮∕哈囉寂寞

張雨生∕大海

林子祥/決定

林志穎∕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戲夢

劉德華/一生一次

製作之專輯:

劉德華∕一生一次∕真情難收

郭富城∕對你愛不完∕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渴望

小虎隊∕青蘋果樂園∕逍遙遊∕再見

林志穎∕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今年夏天戲夢

姜育恆∕跟往事乾杯

葉蒨文∕瀟灑走一回∕明月心∕永遠

林憶蓮∕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都市心

葉歡∕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王傑∕伊能靜∕溫兆倫∕呂方∕林子祥∕葉蘊儀∕

 

圖說:

圖1:陳秀男於2009年成立Music garage,期彌補臺灣流行音樂人才青黃不接。(攝影/彭玉婷)

圖2:大學時參加金韻獎比賽,獲重唱組冠軍,搭檔劉成章,後就讀東海。

圖3:與金韻獎得主合照,前排持獎盃為陳秀男。那年獨唱組冠軍也是臺大人,歷史系的鄭人文。前排左3是陳秀男的妹妹陳麗莉,圖左4位女生組團參賽。

圖4:大學時即出唱片,圖為木吉他首張專輯封面。

圖5:木吉他成軍後公開表演,左起:陳永裕、鄭文魁、李宗盛、陳秀男、張炳輝。

圖6:全家合影於大哥婚禮上,左起:陳秀男、父--陳幼石、大嫂--呂翔(臺大法律系)、大哥--陳俊男(臺大農化系)、母--陳京子、妹--陳麗莉(東吳音樂系)。

圖7(小檔案用圖):非音樂科班,但憑興趣、認真與熱情,陳秀男成為流行音樂界成功的作曲家與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