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健作從日本的美術學校苦學畢業,來臺灣依親。初到之時,就被跳蚤蚊蟲咬個半死,拼命拿砂子搓身體止癢。大嫂見狀,不禁笑說:「真可憐!趕快洗一洗,我拿藥給你擦。」她從壁櫥拿出來放在榻榻米上的,正是「萬金油」。健作後來「打開蓋子聞了聞,然後用手指沾了一點擦在紅腫的部位。本來發燙、紅腫的地方,剎那間就舒服了許多。」

健作是小說主角,出現於臺灣前輩小說家楊逵1936年的作品<頑童伐鬼記>。與其說健作的大嫂偏愛萬金油,不如說,七十幾年前,楊逵發表這篇小說的當時,萬金油已廣為人知,才會被拿來入作。

楊逵在小說裡,不只一次提到萬金油,而且,萬金油的功效愈來愈大,除了止癢,還可以止血。健作的姪子次郎跑到垃圾堆裡玩,誤踩了玻璃碎片,血流不停,「小腳小指頭幾乎快斷掉似的懸垂著」,痛得哇哇哭。大嫂抱著次郎到客廳,一面用尿布擦乾次郎的腳,一邊說:「健作,拿藥來!」這時,健作拿出來的,又是萬金油。

楊逵當時所寫的「萬金油」,並不一定是現在大家熟知的「虎標萬金油」。1930年代,虎標萬金油的偽造品叢出,把虎標萬金油換成「猩標萬金油」和「番頭標萬金油」的山寨版也有。

在現代臺灣人的眼裡,虎標萬金油這種漢方膏藥,似乎自始就是臺灣原生種,可能猜測從清代中國傳來,事實不然。虎標萬金油既是南洋輸入的舶來品,也是日本時代才出現的家庭常備擦劑。

看創辦人名為胡文虎,就知道萬金油的罐子蓋子上的老虎打從哪裡來了。胡文虎祖籍福建永定,父親離鄉僑居緬甸仰光,經營「永安堂」中藥行,1908年,父親去世,26歲的胡文虎和弟弟胡文豹接掌永安堂。隔年,胡文虎到泰國、日本轉了一圈,視野大開,瞭解中西藥業,回仰光後,研發出好幾種藥,其一就是萬金油。

到了1920年代,虎標萬金油在東南亞已屬知名商品,到處有永安堂的分行和藥廠,廣告也大版大版登上報紙,總部更遷往英國殖民地新加坡。

目前資料無法判斷,1920年代,臺灣是否有個別人或商店使用或販賣虎標萬金油,但1930年是確知的一年,臺北大稻埕永樂町(今迪化街)的中藥名店「乾元」取得總代理,5月間推出促銷活動,買一罐30錢的萬金油,可以免費到永樂座戲院看影戲。而且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這一年,胡文虎來過臺灣,拜訪了艋舺的愛愛寮。施乾先生在此收容乞丐,親自刷洗他們的身體、幫忙理髮,也教他們編草笠、草鞋,讓乞丐走出愛愛寮時,有自立謀生的能力。胡文虎在東南亞一直以散財做慈善和教育聞名,參觀愛愛寮之後,也「慨捐五百圓」。

胡文虎前腳才走,不知何故,萬金油代理權很快換人,1930年底改給了同在永樂町的楊裕發商行。此時,臺灣的報紙開始出現許多虎標萬金油的廣告。

現在大家認知的萬金油只是一種擦劑,從老廣告上看,以前的萬金油卻有吃進肚子的「服法」,說是「將此油取三分用茶或滾水沖服」,治療範圍又從中風、霍亂到感冒、止咳化痰,戰前的萬金油真是神奇多了。

萬金油的廣告本身也頗有特色,一律用漢字,顯然鎖定臺灣人顧客群,排除日本人。部分廣告內容也不直接訴求產品藥效,而是大談人生道理,說教勸善,題為「努力」,要人惜取光陰,「凡屬國民無論士農工商須於年輕時代發揮其智能努力其事業老來晚景可無慮安享其娛樂矣」。

這種訴諸品行道德的廣告,與現今的形象廣告,衛生紙裡談愛情,汽車裡談家庭價值,精神有幾分相似。不過,早在虎標萬金油之前,1920年,翹鬍子仁丹也曾推出過「金言」系列廣告,除了引用世界各國的金律格言,沒有其他字句論及商品本身,雖未直接推銷,卻營造了正派的企業形象。

虎標萬金油的廣告也表露特有的草莽氣質。譬如1931年,有臺灣人賣某某油,冒稱是胡家的兄弟,胡文虎氣得登「無恥者之無恥」的廣告,大罵「冒姓假名。認人作父。其人格之墜落。固令人齒冷。而招搖混騙。漁利殺人。其罪更不容於誅。」

又譬如說,臺灣的仿冒歪風惹毛胡文虎,1934年,乾脆派遣專人來臺,長住秘密調查,再向警察舉發搜捕偽造品,逼使三個偽造主謀者登報謝罪。一般大老闆到此大概就會歇手,胡文虎卻還再補一拳,登廣告啐罵「狼子野心貪利忘義」才甘心。類似這樣「重鹹」的廣告內容,在日本時代可說是「獨樹一格」。

1934年,虎標永安堂跟臺灣總經銷楊裕發商行便不歡而散。隔一年,胡文虎索性在臺北市太平町三丁目(今延平北路2段之南京西路到民生西路之間)設立永安堂的臺灣支店,並派新加坡本店的職員來駐店管理。此舉顯然不能有效嚇阻,之後仍有偽造仿製的情事,不過,愈有商人甘冒不法,愈知道夯的商品在哪裡,也可見虎標萬金油在臺灣受歡迎的程度。

作家鍾文音(1966年生)曾說,「我母親非常偏愛虎標萬金油」,那氣味「幾乎是我對母親身體氣味的記憶」。鍾文音還説,玉蘭花的香,讓她有窒息感,衣櫃的樟腦味讓她逃之夭夭,「唯獨虎標萬金油是聞之開心」。或許,鍾文音的幾句話可做為虎標萬金油風行臺灣80年的一個註解。

 

陳柔縉小檔案

作家,常見專欄和著書。1986年法律系司法組畢業後,未走主流的司法道路,進入《聯合報》和《新新聞周刊》,當記者,跑政治新聞。為探究威權政治本質之一的「關係」,辭職著書,寫出《總統是我家親戚》(本書後增修版改名《總統的親戚》),是瞭解臺灣社會階層和政治關係的經典之作。最近幾年,連續寫出臺灣歷史的相關著作,更開拓一般人對臺灣史的視野;《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曾獲《聯合報》非文學類十大好書、新聞局最佳人文類圖書金鼎獎,《宮前町九十番地》曾獲《中國時報》開卷中文類十大好書、誠品達人選書第一名。目前以發掘日本時代臺灣社會生活為研究主題,相關著書有《囍事臺灣》、《臺灣摩登老廣告》,最新作品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以新聞導體的敘述方式講故事,夾議夾敘,兼帶考證,旁徵博引,在細縫處嗅出時代氣味,勾勒出一幅幅庶民生活史。

 

圖說:

圖1:萬金油廣告滿篇文字,而且還很勵志。

圖2:1920年,仁丹出現大量格言廣告,圖為英國格言「謙恭比美麗更具吸引力」。

圖3:「乾元」藥店是虎標萬金油最早的臺灣總代理。

圖4:根據1930年的廣告,萬金油可以沖水內服,非常驚人。

圖5:虎標萬金油風行,市面就出現山寨版萬金油。

圖6:胡文虎痛罵仿冒偽造者,用詞強烈。

圖7:虎標永安堂派人來臺追查仿冒,最後逼使非法偽造商人登報謝罪。

圖8:作者小檔案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