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民國95)年3月26日,是本校傅故校長孟真先生110歲冥誕紀念日。感念傅故校長領導台大期間,為台大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資產,本校特將傅故校長在任內所發表有關治校與辦學理念及作法的文章,輯為一冊,名為《臺灣大學的辦學理念與策略》,不僅回顧往史,更策勵來茲,在本校朝向頂尖大學發展之際,意義尤其重大。
傅故校長在民國38年1月20日就任本校校長,至民國39年12月20日,因腦溢血病逝於台灣省議會議場,領導本校未滿兩年,在短暫的任期內,對本校的制度、課程、師資、招生等各方面多所興革,進而為台大自由校風之樹立、人文精神之發揚,奠定穩固的基礎,留下可貴的精神資產,其中最為人所傳誦的經典,就是民國38年在本校第四次校慶所發表的演說詞。在這次校慶演講中,傅故校長提出「敦品」、「力學」(後改為「勵學」)、「愛國」、「愛人」與學生共勉,這四點期望後來成為本校校訓,也是本校的核心價值。傅故校長強調「敦品」以「立信」為先,不能立信,則不能求真理,所以立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也是組織社會國家的根本;「力學」以獲得學問為要,並從中積累人格,即由學術的培養達到人格的培養。至於「愛國」與「愛人」,乃是以維護並發揚中國及世界文化,效法宗教領袖無私的大愛精神,為人類創造最大福址為目的。對照台灣社會現況,宛如先生所言「邪說橫流」的時代,而大學生往往只求文憑,更是辜負了青春與將來的人生。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從而導正社會風氣,傅故校長並引用西方哲學家斯賓諾沙的話:「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期許師生以促進學校進步、探索宇宙真理為共同的理念;這句豪語所代表的理想,數十年來已然成為台大最高的精神指標。
傅故校長對台大影響最為深遠之處在於革除日治時代大學的工具性,建立大學純粹為學術教育的自主性。先生指出大學任務有三:教育、學術研究及事業建設,而以學術為中心,用這中心發揮教育的力量,所以大學教育是學術的教育,「教與學的自由」則是學術進步的必要條件,他強調「辦大學為的是學術,為的是青年,為的是中國和世界的文化,這中間不包括工具主義,所以大學才有他的自尊性」,由此可見其辦學主張。我對傅故校長堅持學術自由與教育自主的理念感佩至深,所以從去(民國94)年6月22日接任台大校長以來,一再揭櫫「教育的卓越」、「研究的卓越」及「關懷社會」三大願景,推展全人教育,追求學術卓越,落實社會責任,真正實踐「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校訓,以不負傅故校長對台大人的期許。
傅故校長是二十世紀最富盛名的文史學者之一,也是極為傑出的教育行政家,更是劍及履及的知識份子,足為後世典範。在這本書所收錄的各篇章中,我們看到傅故校長針砭我國大學制度弊病,見地獨到,並經由比較各國優絀,提出具體改進方案;我們看到傅故校長力排校園外各種勢力的干擾,堅持學術獨立自由;我們也不時從傅故校長對同學的談話中,感受到他關心學生讀書、選課、宿舍乃至飲水問題,特別是他干犯當局力保學生,其愛護學生之情,可見一斑。早在民國36年2月,傅故校長在《世紀評論》上發表<這個樣子宋子文非走開不可>一文,批判當時行政院長宋子文,全國各地報紙紛紛轉載,使行政院長辭職。傅故校長的直言不諱,其所展現的知識份子的風骨,令人景仰。
溫故可以知新,在經過半個多世紀之後的今天,重讀傅故校長當年辦學理念與策略的相關文章,我個人深受啟發,尤其對於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價值與真諦,頗有深刻體悟,期能賦予其時代意義,謹此勗勉所有台大人,一秉追求真理的精神,關懷生命的情操,認真扮演時代先驅者的角色,以引領社會風氣與國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