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第11所學院誕生 生科院8月1日揭牌

生命科學院(以下簡稱生科院)暨院內二系七所於8月1日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成為本校第十一所學院。有鑑於生物基礎研究及應用科學領域,已非培養傳統的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人才所能勝任,因此臺大重新整合理學院和生農學院部分系所,成立生科院。

本學院包括大學部二系與七個研究所,二系為生命科學系和生化科技學系,前者由理學院的動物學系、植物學系與漁業科學研究所組成;並由此三單位重整成為五個研究所,分別為「動物學研究所」、「植物科學研究所」、「漁業科學研究所」、「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及「分子生物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生化科技學系」、「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與「生化科學研究所」等,則由理學院生化科學研究所與生農學院農業化學系農產製造組合組。

今年報名甄試生命科學系與生化科技系的優秀學生超過1,800人,而報考生命科學院各研究所之人數也比往年倍增,如生化科學研究所及分子生物與細胞學研究所的錄取率,分別只有10.3%與5.5%;可見生命科學已成為年輕學子熱門的選擇。

生科院首任院長為原動物學系教授林曜松,林院長執教多年,致力於培育國內生態學人才並推動生態保育相關工作,曾任動物學系主任,目前仍擔任「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當天揭牌儀式後並舉行「低膽固醇蛋」研究成果發表會。潘子明教授以本土分離之紅麴菌株培養紅麴米餵飼雞6週,結果其所生產之雞蛋膽固醇下降約15%。潘教授此項新發現,將可提高一般民眾對雞蛋的接受度。(取材自《臺大校訊》2003年8月6日第713期)

■推動「樹人希望工程」東森得易購捐款500萬

東森得易購為協助優秀青年順利就學,於7月29日率先捐款500萬元予本校「勵學獎學金」,陳維昭校長於代表接受該筆捐款時,對東森回饋教育的熱忱表示感謝,並呼籲社會各界能正視高教經費的問題。

陳校長指出,由於大學院校數量不斷膨脹,導致各校所能分配的教育經費年年縮減,以臺大為例,近十年每位學生所分得的經費總額從20多萬降至14萬,遠遠不如亞洲的日本(東大2百多萬、大阪1百多萬)、香港(中大95萬)、韓國(30餘萬),對我國高等教育品質的影響值得社會各界關注。而物價指數又逐年提高,大學只有以調漲學費作為因應。

東森媒體集團創辦人王令麟表示,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原則,得易購推動「樹人希望工程計劃」,每年投入3,000萬基金,協助優秀人才之培育及就業。而臺大和東森媒體集團有密切產學合作關係,東森得易購周董事長和集團許多幹部均為臺大培養的精英,該公司的營運模式和管理制度更直接受惠於臺大管理學院教授的指導;飲水思源,故捐款500萬元,感謝臺大栽培。他希望這筆助學金能發揮拋磚引玉效果,鼓勵更多企業界捐助,讓考上大學的優秀青年都能順利完成學業,成為社會未來的棟樑之才。

由於921地震之後,許多學生宥於經濟因素而輟學,本校因此特別成立勵學獎學金,幫助家境清寒的優秀學生繼續學業。(取材自《臺大校訊》2003年8月6日第713期)

■臺大登山社慶四十週年 年底快樂重聚

臺大登山社自民國52年,由王兆復及一群熱愛大自然的伙伴們登高一呼,成立至今已四十年。這群年紀差距達四十年的登山社畢業社友們,將於12月28日在校總區舊體育館,舉辦一場快樂的聚會,大家一起來高唱山歌,見見多年不見的老友,也認識同樣愛山的新朋友們。此外並有文物攝影展,小山活動等,保証帶給你許多快樂的回憶。

 竭誠歡迎所有曾參加登山社的校友們,帶著你的家人一齊來參與這場盛會。當年林中小伙伴,今日依然風華不減?

目前籌備情況請見山谷登山會網站:www.ntumcob.org及榛樹林之歌網站:www.mountain.org.tw

聯絡人:孫小姐(H)(02)2776-2860  

Fax:(02)2721-6710

E-mail:ntu_mtner@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