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年有三位校友獲頒第十二屆醫療奉獻獎,他們是王林添汝、阮玉梅及韓良俊。王林添汝是台北醫院(臺大醫院前身)助產學科班出身,在魚池鄉衛生所服務四十多年,從她手中接生的嬰兒有兩萬名之多;阮玉梅畢業於本校護理系,畢生致力於倡導長期照護社區化,為理念鞠躬盡瘁;而甫於今年自本校牙醫系教職退休的韓良俊教授,則率先推動拒嚼檳榔運動,宣導口腔癌防治不遺餘力。三位杏林人,各自在崗位上發揮專業,濟世救人,其胸襟令人欽佩。以下為他們的事蹟簡介,資料取材自《為醫者畫像-第十二屆醫療奉獻獎特刊》,感謝厚生基金會提供。

■魚池鄉民傳宗接代多靠她-王林添汝

王林添汝於1914年出生於彰化,1934年從彰化高等女子學校畢業後,考入台北醫院附設助產士看護婦養成所,1936年學成,旋即赴日進修一年,回國後考取助產士資格,返鄉開業。

生在臺灣婦女受教權不彰的時代,王林添汝有幸接受高等教育,成為當時極少數大學畢業的助產士。1933年,林女士在南投縣魚池鄉鄉長的遊說下來到該鄉衛生所擔任護士,從此展開她長達四十一年的助產生涯。

回想過去,一個人或頂著寒風趕夜路,或冒險被惡犬追逐,還曾因騎鐵馬出意外導致流產…..;她不畏寒暑,無分晝夜,為地方默默奉獻了大半生。

1974年林女士退休後,有子承志,長子王輝生由於從小隨著母親出外接生,耳濡目染,也選擇習醫並專攻婦產科,目前在日本開業。(感謝王輝生醫師自日本傳真相關資料以為佐證)

■推動長期照護溫柔的手─阮玉梅

阮玉梅彰化人,1949年生,1971年自臺大護理系畢業,在台北公共衛生教學示範中心接受訓練後,擔任公衛護士。1975年進入中台醫事技術學院護理系任教。

多年的臨床經驗讓她深感社區護理工作之不足,阮玉梅遂與同窗陳心耕(時任衛生署保健處科長)等人開始進行居家護理的計畫,而於1993年成立了「長期照護專業協會」,作為護理人員交流經驗的管道,並建構一套居家護理課程培訓人才,以提昇長期照護之品質。

由於會務繁忙,阮玉梅疏於照顧身體,前(2000)年因久咳不癒,就醫後發現罹患肺癌,而於去年2月辭世,得年52歲。壯年即逝的阮玉梅留給護理界及曾受惠於她的病人無限的懷念。

■向檳榔宣戰的牙科硬漢-韓良俊

韓良俊醫師,1936年生於台南市,受到父親行醫濟世的薰陶,包括韓良俊在內的五兄弟後來都成為醫師。韓良俊專攻牙科,從牙醫系畢業後,赴日取得齒學博士學位,歷任本校牙醫系教授、主任及研究所所長。曾任衛生署牙醫諮詢委員會主委,目前擔任國家衛生研究院「檳榔與口腔癌」研究小組召集人。

執業數十年,韓醫師發現國人口腔癌發生率越來越高,於是開始研究檳榔與口腔癌的關係,對於國內檳榔族的與日遽增以及政府的坐視不管極為憂心,遂提出「檳榔亡國論」呼籲國人重視其嚴重性。韓醫師還率先於醫學院開設「檳榔學導論」課程及「口腔檳榔病特別門診」。

目前仍在臺大看診的韓醫師,自許要做全職的義工,繼續推動拒嚼檳榔運動。

■協助九二一災後重建有功 總務長陳振川獲頒貢獻獎

本校總務長、土木系教授陳振川博士,以其在土木工程之專業學養協助九二一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有成,日前獲頒行政院「民間重建貢獻獎」肯定。

陳教授1976年畢業於本校土木系,美國萊斯大學土木工程碩士(1980)、西北大學土木工程博士(1984)。1985年返校服務,2001年8月起兼任本校總務長。曾任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院長等職,現為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

陳教授在九二一震災發生後積極投入災區重建,除了對於震損集合住宅之修繕補強工作有傑出之貢獻外,更推動震災廢棄物資源再利用於中二高工程,創國內運用之首例,為處理九二一震災廢棄物建立案例。

自接任總務長之後,陳教授亟思於促進校園空間之合理利用,以營造一優質的校園環境為要務,除成立經營管理組,以整合資源有效運用,並訂今年為環境工程品質年,推展其人本之永續校園理想。(取材自本校網頁;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網頁)